官方微信 App下载

蓝色河畔

查看: 7333|回复: 12

盘点各地如何过冬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20

主题

597

回帖

1万

初中一年级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12-20 11:26:24|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河畔

x
1.北京
  过去北京有冬至混沌夏至面的说法,因为冬至这一天的气象正像混沌初开,所以人们用吃混沌的方式来应和天象,而在南方,混沌变成了汤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在江南一些地方,冬至这一天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小豆、糯米饭。相传共工氏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他死于冬至这一天。他死后变成一种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小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天煮食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赤小豆是常用的中药,可以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赤豆饭2.jpg

赤豆饭.jpg



蓝色河畔App可在各手机应用商城下载安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120

主题

597

回帖

1万

初中一年级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12-20 11:26:25|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 显示全部楼层
2.河南
  在中原河南一带,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出生在河南南阳的医圣张仲景,他曾经在湖南长沙做过太守,当他告老还乡的时候,适逢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可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相亲衣不遮体,有不少人长了冻疮,烂了耳朵。他心里非常难过,就叫他的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风散寒的中药材,放置在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一样的食物,放在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百姓服食以后,他们烂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都模仿着煮着吃,于是形成了冬至捏“冻耳朵”的习俗,以后人们就称它为“饺子”,也有称之为“扁食”或“烫面饺”。


驱寒娇耳汤1.jpg

驱寒娇耳汤2.jpg

驱寒娇耳汤3.jpg

驱寒娇耳汤4.jpg

蓝色河畔App可在各手机应用商城下载安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120

主题

597

回帖

1万

初中一年级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12-20 11:26:26|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雪狼湖 于 2012-12-20 11:39 编辑

3.宁夏
冬至吃“头脑”。
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古怪的名字——“头脑”。五更天当家的早早地忙活起来,把松山上的紫蘑菇洗净、熬汤,熬好后将蘑菇捞出;羊肉丁下锅烹炒,水汽炒干后放姜、葱、蒜、辣椒面翻炒,入味后将切好的蘑菇加在肉丁上再炒一下,然后用醋一腌(清除野蘑菇的毒味),再放入调和面、精盐、酱油;肉烂以后放木耳、金针(黄花菜)略炒,将清好的蘑菇汤加入,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就做好一锅羊肉粉汤了。这锅汤红有辣椒,黄有黄花菜,绿有蒜苗、香菜,白有粉块、粉条,黑有蘑菇、木耳,红黄绿白黑五色俱全,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吊炉三尖饼子
吊炉三尖饼子2.jpg

吊炉三尖饼子1.jpg

茴香饼子

茴香饼子.jpg

羊肉粉汤1.jpg

     冬至,老百姓叫鬼节,粉汤饺子做好后先盛一碗供起来,还要给近邻端上一碗。早上吃不下饺子,就买吊炉三尖饼子、茴香饼子泡着粉汤吃。羊肉粉汤黄萝卜馅饺子,对银川人来说是司空见惯的饭食,外地人一吃却赞不绝口。在外地很少见这样香辣可口的饺子,这也算是银川的一种特色风味小吃吧。


蓝色河畔App可在各手机应用商城下载安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120

主题

597

回帖

1万

初中一年级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12-20 11:26:27|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 显示全部楼层
4.江南
冬至节吃红豆糯米饭
在我国的江南水乡,在冬至之夜有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不过,这个疫鬼最怕红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红豆糯米饭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红豆糯米饭1.jpg

红豆糯米饭2.jpg
蓝色河畔App可在各手机应用商城下载安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120

主题

597

回帖

1万

初中一年级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12-20 11:26:28|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 显示全部楼层
5.重庆
  重庆人有冬至吃狗肉的习俗。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既滋补食品,也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狗肉.jpg


蓝色河畔App可在各手机应用商城下载安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120

主题

597

回帖

1万

初中一年级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12-20 11:26:29|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 显示全部楼层
6.上海
冬至家家吃汤圆
旧时上海,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上海人在冬至这一天习惯吃汤圆,来庆祝冬至的到来。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各种馅料,做好的汤圆用来祭祖以及互赠亲朋。
上海冬至吃什么?上海冬至家家吃汤圆。上海人在冬至这一天习惯吃汤圆,来庆祝冬至的到来。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这个了,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各种馅料,做好的汤圆用来祭祖以及互赠亲朋。摆上新酿的甜米酒,花糕拼成一桌热热的吃。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意思是说,吃了冬至的汤圆,便又长了一岁。“汤圆”是上海冬至必备的食品,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因为“圆”有“团圆”、“圆满”之意,以此寄寓对来年合家团圆的祈福。清朝记载,江南人用糯米粉做成面团,里面包上精肉、豆沙、萝卜丝等。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在冬至的家宴上,除了新酿的甜白酒、新蒸的花糕外,汤圆是必不可少的节令食物。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汤圆1.jpg


汤圆2.jpg

   上海人冬至祭祖扫墓
上海人过冬至还有祭祖扫墓的习俗。旧时上海人在赤冬至喝甜米酒,吃花糕、糯米粉汤圆之前,还要在桌子上把肉块垒起来祭奠祖宗。有点类似于清明,只不过清明时节,在上海是要吃青团的。也许每逢祭奠祖宗的时候,便会和鬼联系起来,于是便要人们早点回家了。
有网友说冬至扫墓,据说要全鸡、全鸭、蹄膀、豆腐、青菜、全鱼、鸡蛋 去上坟的,全鸡全鸭说是要留头留尾额的鸡鸭,老祖宗一定要祭,不祭不发财。


冬至祭祖扫墓.jpg



冬至祭祖扫墓2.jpg



蓝色河畔App可在各手机应用商城下载安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120

主题

597

回帖

1万

初中一年级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12-20 11:26:30|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 显示全部楼层
7.杭州
一天三顿吃年糕
杭州人喜欢在冬至这一天吃年糕来庆祝。每逢冬至,都会制糕来祭祖或者馈赠亲友。在饮食上,三餐都会做不同风味的年糕,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肉丝炒年糕等等种类繁多。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图吉利,寓意年年长高。


年糕1.jpg

年糕2.jpg

年糕3.jpg

蓝色河畔App可在各手机应用商城下载安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120

主题

597

回帖

1万

初中一年级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12-20 11:26:31|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 显示全部楼层
8.苏州
饺子
传说中,河南名医张仲景因记挂穷乡亲们,冬至那天,在南阳东关空地上搭起医棚,向穷人舍“祛寒娇耳汤”(“娇耳”即现在的饺子),使人吃了以后只觉浑身温暖,两耳发热。

Tips 祛寒娇耳汤
做法先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等煮熟后,将羊肉及药材捞起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再下锅煮熟。每人一大碗汤,两双娇耳。
馄饨
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除了形态相似,“馄饨”也与“混沌”谐音。
汤圆
在江南地区,汤圆是冬至的必备食品。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的汤圆又叫“冬至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汤圆又分“粉团”和“粉圆”两种,《清嘉录》曰:“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

羊肉
北方不少地方有冬至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效。事实上,在江南地区,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进补,所吃的正是驰名中外的吴中藏书羊肉。
萝卜
民间有言:“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又说:“冬季萝卜赛过小人参。”在冬至夜,正适合炖上一锅热乎乎的萝卜排骨汤,一家人团团圆圆,过这个历史悠久的“亚岁”节。

萝卜.jpg


萝卜2.jpg


      宜于冬季进补的食物不少,大致可分为平补、温补、滋补三大类。一般说来,温补宜用热性食物,用于气虚;滋补宜用寒性食物,用于血虚;无气虚血虚则宜用平性食物,是谓平补。
     ◆平补 猪肉及其肝、肾、肺等,蛋类、母鸡、鸭、豆腐等,芹菜、萝卜、桂圆、蘑菇类,蜂蜜、蜂乳等。滋补甲鱼、鲫鱼、淡菜、海带、海蜇、梨、橘、苹果、香蕉、百合、芝麻、绿豆、赤豆、豌豆、黄花菜、银耳、燕窝等。

蓝色河畔App可在各手机应用商城下载安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120

主题

597

回帖

1万

初中一年级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12-20 11:26:32|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 显示全部楼层
8.苏州人
吃馄饨忆西施。由于苏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吴国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袭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苏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遗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单”更是考究,延续着渊远的吴地风情,形成了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独特意义。

冬至馄饨2.jpg

冬至馄饨1.jpg

      在古城苏州的大街小巷的超市内,冬酿酒堆得像座“小山”。一年只酿造一次的冬酿酒,桂花香郁、甘甜爽口。苏州自古有句俗话,冬至不喝冬酿酒是要冻一夜的。“老苏州”们回到家,桌上摆好的“圆夜饭”不仅丰盛更是有“意思”,无论是冷盆热炒还是鱼肉牲禽,都换了雅名成了“吉祥菜”,“元宝”(蛋饺)、“团圆”(肉圆)、“鸡”(扑扑腾),“金链条”(粉条)、“如意菜”(黄豆芽)、“吃有余”(鱼)等,形色相似,处处渗透着姑苏传统节庆的喜气和寓意。
蓝色河畔App可在各手机应用商城下载安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120

主题

597

回帖

1万

初中一年级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12-20 11:26:33|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 显示全部楼层
9.杭州人
  吃年糕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年糕1.jpg


蓝色河畔App可在各手机应用商城下载安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120

主题

597

回帖

1万

初中一年级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12-20 11:26:34|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 显示全部楼层
10.台湾人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九层糕1.jpg

九层糕2.jpg

九层糕3.jpg

蓝色河畔App可在各手机应用商城下载安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120

主题

597

回帖

1万

初中一年级

Rank: 8Rank: 8

发表于 2012-12-20 11:26:35|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 显示全部楼层
11.武汉
  腊鱼腊肉腌起来
“冬至到了,五毒归了藏,老武汉家家户户忙起来,腌制腊鱼、腊肉,这时正是好时候。”上周,87岁的老汉口万生鼎,向记者绘声绘色描述起老武汉人腌腊货的热闹景象。“将肉买回切成2斤左右的条块,把鱼沿肚子剖开把内脏淘尽,将盐、花椒撒于肉上腌在盆里,几日后挂于屋外风干就可以了。越干越好,越干越香!”
晒腊货,也是个幸福的过程,“要瞄着天气,抢着太阳,不然咸潮收得慢,长了绿霉,就拐了唦。”“仲冬天气肃风霜,腊鱼腌肉尽出缸。生怕咸潮收不尽,天天高挂晒台旁”(清代叶调元《汉口竹枝词》),那是冬日寒冷中最热闹的景象。农家还习惯把鱼肉垂吊于灶台出烟口上,以烧饭时的灶烟熏烤,“要的就是那个腊味加熏味。”肉腌好了,每天做饭时割一点腊肉,切成片放在锅里榨出油,然后用油炒菜薹,满屋即飘腊肉香,这样炒菜省油又好吃,尤其那肉渣更是香酥可口,可以从春节一直吃到正月……

腊鱼腊肉1.jpg

腊鱼腊肉2.jpg

腊鱼腊肉3.jpg


腊鱼腊肉4.jpg

腌制腊鱼腊肉的习俗,一直传到了今天。可老武汉过去腌制的东西,还有些板眼是正咱的大多数人不晓得的,“过去老武汉做生意的,开行开店的,都会在冬至时特地腌上一个猪脑壳加一个猪尾巴、一条鲤鱼、一只公鸡,这叫‘猪头三牲’,是专门用来迎春接福‘开财门’时用的。等到大年初一清早,设香烛、蜡纸、猪头三牲,向财神爷的所在方位磕头‘出方’,寓意做生意有头有尾,富贵吉祥;而穷人这时会‘轰’地一下过来‘抢方’,把三牲端着就跑,这时,主家不追、不撵、不骂,反而十分欢迎,连声说:‘越抢越有,越抢发’……”

除了腌制腊鱼腊肉,老武汉人还会在冬至天灌腊香肠,那时的肠衣,都是各家各户自己做,“先订一些猪小肠回来,用盐一捏,用竹篾片把肠壁上的浆汁刮下来,然后把一头系着,把另一头拉着一吹,整个肠衣鼓起来,亮汪了的。把肠衣晾在竹竿上吹一晚上,第二天用切好的腌好的肉馅拌上盐、胡椒、香油,插上专门灌香肠的筒一点点灌,一边灌,一边用针把下面肠衣中的气泡放掉,以防把肠衣撑破……”
普通老百姓家自己做的香肠干净又实惠,而上世纪30年代,讲究一点的老武汉人,却格外偏好去冠生园买做好的腊肠,“那里的肠衣是用羊肠做的,灌出来的香肠是广式口味,蒸好切成片端上桌,那叫一个香……”
冬至“消寒”,蛮有讲究

灌腊香肠2.jpg


灌腊香肠.JPG


冬至这一天,阴极阳生,人体内阳气蓬勃,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从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因此,冬至前后是饮食进补的最好时间,不仅强健身体,还能消寒。

蓝色河畔App可在各手机应用商城下载安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825

回帖

947

小学五年级

Rank: 6Rank: 6

发表于 2013-3-3 16:45:25|来自:江苏省徐州市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在过年的时候  日行万里   把这都吃个遍儿!
蓝色河畔App可在各手机应用商城下载安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河畔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