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有偶然 发表于 2018-8-21 14:18:19

潮汕文化车 || NO.2 潮汕爷爷奶奶辈的“七夕”

烛光晚餐、甜蜜约会是大部分现代情侣的选择。虽然老套,但也不失浪漫。可你想过吗,以前物质条件没有这么优越的年代,情侣们是怎么过“七夕”的?就说你的爷爷奶奶,他们当年是怎么过的?

答案——当然是看戏了!


昔年汕头老市区影剧院分布图汕头开埠之后得风气之先,电影、戏院、照相馆等西方文化娱乐纷纷登陆。1909年,英国人首开在汕头埠放映无声电影之先河,至20世纪三十年代,汕头陆续创建了新观、中央、大光明、新华、群众等戏院。

彼时,弹丸之地的小公园周围戏院扎堆。北面国平路有大观园戏院,再走几步就是群众电影院。东北面民族路有新观电影院。西南面至平路头有大光明影剧院,这四家影剧院与小公园步行距离就几分钟。再向东面延伸,没多远,又有五家影剧院。



新观电影院


工人影剧院

外马路和利安路转弯角是新华电影院,再沿着利安路往南穿过跃进路就是工人文化宫,里面有露天电影院,还有与工人文化宫自成一体的现代建筑的工人影剧院。中山一横有市工商联影剧院,再往前走就是中山公园内大同戏院。



群众电影院

当年对于我们的爷爷奶奶辈而言,平时都是省吃俭用,可能只有等到“七夕”,才舍得花钱和心上人一起去看一场戏,为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

那时候,戏院堪称是汕头年轻人的恋爱场所。女方对于是否接受看电影的邀约是相当慎重的,如果接受一个小伙子的电影票,等于默许了他的求爱。我们的爷爷奶奶那一代人,或许就是借助着一张戏票开始踏上相恋的旅程。



1950年代的新华戏院,陈传忠藏戏院的多寡,往往是一座城市发展程度的表现。在昔年汕头的戏院中,比较知名的是“三大”戏院,这“三大”戏院不是指汕头埠排名前三的戏院,而是因为三家戏院的名字都有“大”字,即大观园、大同和大光明。

大同戏院,也称为大同游艺场,地处月眉坞边角(即现在汕头市博物馆所在地),原为荒滩,未有中山公园,先有大同。据鄞镇凯先生调查,大同在1926年就开始营业,比中山公园建成开放早了两年。1953年改为全民性质,由公园管理处主管经营。1950年后,大同主体建筑是用竹搭成,原是竹座椅,后来大观园戏院改建,其木椅转让给大同,使大同设备得到改善,一共有1800个座位。
大同戏院原来是露天的,每当碰到雨天,观众便狼狈不堪,于是坊间流传有“大同演戏天就知,戏台一搭雨就来”,“锣鼓响,雨大点”,“戏一歇,雨就歇,戏台拆,雨就歇”这些俗语。


1963年,解放军战士在汕头大同戏院为潮剧演员进行军事训练。马乔摄
大同是多功能娱乐场所。抗战胜利后,戏院的广告上写明“潮剧、电影、话剧、烟火,一切娱乐,应有尽有,新设坐位,诸君光顾,请早定座……”据说大同全盛时曾有8台戏同时演出。表演之外,还有灯谜、赌棋等等,以及一种近似于现在彩票的赌法——赌字。

在表演间隙,戏院经营者会进行赌字。参与者都是事先在戏院内购买了千字文中的前36个字中的若干个,赌字时,主办方会拿出两个密封的箱子,一个里面装着36个球(其中红球8个,白球28个),另一个箱则装着写有千字文中的前36个字的球,每球一字,赌时由一人用左右手分别同时从两个箱各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的话,同时摸出的字球即是中彩之字,36个球摸完之后,8个红球所对应的8个字即是中彩字,买中者按中彩字数多少领取奖金。


汕头市在大同戏院举行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会,图为主席台。王瑞忠摄


汕头市在大同戏院举行欢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会,图为戏院内将下乡的知青。王瑞忠摄

几十年来,大同艺事不断,同时又成为汕头各界召开大会的会场,也是潮剧演员训练、表演的主要场所。1969年“7·28”台风,大同戏院遭受严重损坏而停业。1977年在公园内另择址兴建公园电影院。


大光明戏院

位于至平路的大光明戏院建于1932年,最早是电影院,原名至平戏院,曾一度改作弥敦戏院。据说弥敦(Sir Matthew Nathan,1862—1939)系英籍犹太裔军人,弥敦在1900年获委任为黄金海岸总督,成为首位担任大英帝国殖民地总督的犹太人。此后,他又历任第13任香港总督和第13任昆士兰总督等,在港督任内,弥敦曾拓展区内交通,又对九龙和中西区加以发展,现今香港弥敦道即以他名字为名,至于为何以弥敦为戏院之名,则暂时未知。

1933年元旦,戏院改名“中皇”,首映《人道》、《银星幸运》等片,盛况空前。日军入侵汕头后,又易名为“中煌”,沦陷期间日军夺占戏院作为宣传机关,使用日本产的罗兰牌放映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共荣会接收戏院继续放映影片。抗战胜利后,戏院由原来的负责人黄震东接收,继续营业,并改名大光明。


大光明戏院旧址

当时“大光明”三字,系由汕头著名残疾书法家潘公明所书,潘家系汕头名医世家,潘公明系潘家七子,自幼无臂,以脚书写,同样遒劲有力,甚有气势。大光明戏院楼房门面仿造欧美建筑,有座位1100多个,软皮座椅,行距约90公分,华丽舒适,是当时汕头最好的正规化戏院,其在《汕头指南》上作的广告写道:“汕头第一电影戏剧殿堂,声光俱佳,座位舒适,设备堂皇,全市之冠。”正如老辈人所说的“影院有架有势,专做给有架有势的人看”。

1950年后,戏院的工人组织职工管理委员会,接管戏院,先后由李菊如、杨焕辉任职管会主任,经营电影,兼营戏剧。1956年戏院公私合营,开始以上演戏剧为主,潮、越、粤、汉、京、闽南诸剧种和马戏团都曾在该院演出。1965至1967年间,大光明、大观园两家戏院实行联营。文革期间,戏院易名红旗戏院,1974年9月,因群众电影院改建,放映设备和部分人员移来大光明,放映电影,至1978年2月复名。1987年,戏院全面装修、扩建,更换设备。内装空调,附设录像放映、电子游戏、咖啡茶座、小卖部等。
大观园戏院

大观园戏院位于老市区国平路,建筑为贝灰结构,于1929年潮阳象头人李茂源集资创建,1934年落成营业。占地面积1929平方米,舞台宽敞堂皇,有1389个座位.座位为阶梯式设计,戏院还有包厢,底层分前座、后座和边座,观众座位是以千字文为顺序排行码的,即是天、地、元、黄、宇、宙……为一、二、三、四、五、六行……大观园戏院内隔音设备极好,在没有扩音机的年代,非常难得,每有新戏,一票难求。


1959年在排练大观园戏院演出《松柏长青》期间,潮剧院一团邀请剧中原型革命母亲李梨英前来观看,讲述革命故事。马乔摄

1950年后,政府接管大观园,并派工作组进驻戏院,1952年成立戏院联管处,为国营企业,1955年,戏院扩建后花园,园内设有小亭台、石椅条,摆饰花木,还设小卖部,出售汽水、瓜子、橄榄、柑桔、雪条、糖果饼干等零食饮料,是演出前及中间观众休憩的好去处。“文革”期间,大观园改名为“人民戏院”,1978年9月,汕头市在大观园举办业余文艺会演出,是“文革”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市性业余文艺演出盛会。1980年恢复“大观园”原名。




1962年,潮剧演员在汕头大观园剧场小花园练功,马乔摄

1984年8月,汕头市为进一步招商引资,举办了为期十天的“鮀岛之夏”音乐会,把经贸活动推向高潮,受到各界的瞩目。这一颇具规模的音乐会主要演出场所就是在大观园,潮汕本地和京穗等地艺术家1400多人参加了演出。


刘和隆汉乐社在“鮀岛之夏”音乐会演出后合影,陈嘉顺藏
 
因戏院建筑陈旧、舞台严重损坏,存在安全隐患,经鉴定为危房,无法继续承担文化演艺功能。经市政府批准,大观园戏院在上世纪80年代停止团体演出活动。

大观园戏院被誉称“潮剧殿堂”,是汕头当年唯一的专业性戏院。如今在广东潮剧艺术博物馆的橱窗中,有一件根据1956年大观园修建的设计图纸按1:40比例制作的展品尤为引人关注,正是大观园戏院的建筑模型,由原广东潮剧院舞美设计赵曙明制作。


原大观园戏院建筑模型

模型重现了当年大观园戏院的原貌,让许多来这里参观的老潮剧戏迷倍感亲切。有空时不妨带上爷爷奶奶来看看,相信这个戏院曾经承载了他们不少的青春记忆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潮汕文化车 || NO.2 潮汕爷爷奶奶辈的“七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