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紧扣新任务,本届以来,潮安区人大常委会在潮安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相关文件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抢抓机遇,强化措施,深入开展“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活动,扎实推进全区人大工作上新台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潮安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和潮安区江东镇人大主席团荣获了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先进集体。 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纽带 拓宽代表履职新平台 在江东镇人大代表小组龙口村联络点,挂在门口的群众接待日代表值班表格外引人注目。 “群众接待日为每月15号上午9:00—11:00” “1月 刘喜扬 刘世泽” “2月 刘喜扬 洪瑞玲” “3月 刘喜扬 洪建芝” …… 每月15日为群众接待日,江东镇人大代表们在代表活动室接待来访选民,倾听群众心声,为选民排忧解难。而这只是潮安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的缩影。 近年来,潮安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和改进代表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全方位、多渠道搭建代表履职新平台,把人大代表联络站创建工作作为潮安区第十二届人大的重要任务来抓,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人大代表联络站创建实施方案,对全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整体规划、全面启动和完善发展提出具体要求。以区、镇两级代表小组为单位,全区各镇按照“1+N”(1个中心联络站和N个联络站)模式,充分利用各镇机关和村委会办公用房等场所,从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规范建档、强化服务保障入手,全面推进人大代表活动室创建工作。截至今年9月,已按计划圆满建成中心联络站16个,联络站87个,实现了全区所有镇全覆盖、村分片覆盖。 其中,基础条件较好的江东镇、庵埠镇被选中作为先行试点创建中心联络站。区人大常委会通过组织各委室主任及各镇人大主席到试点镇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做法,带动各镇迅速行动,全面铺开,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16个中心联络站于2017年10月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2018年,更是把人大代表联络站创建工作从区级层面向镇级层面延伸,以各镇代表小组为单位,在村、社区创建镇级人大代表联络站,把人大代表联络站建在群众家门口,真正打通人大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让人大代表联络站发挥作用,管好是保证。创建过程中,潮安区人大常委会努力做到管理机制到位、经费保障到位、考核机制到位,推动人大代表联络站成为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开展代表小组活动、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平台。在此基础上,潮安区人大常委会坚持“就近原则”,将市、区、镇代表就近安排在人大代表联络站参加活动,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坚持把人大代表联络站作为代表活动的主阵地,努力打造素质教育阵地、联系选民阵地、知政议政阵地、履职交流阵地“四个阵地”,使代表在闭会期间开展活动有阵地、联系群众有窗口、执行职务有平台,全力拉近代表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代表与群众的联系,畅通党和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渠道,拓宽代表履职平台,实现了“把代表组织起来、活动搞活起来、作用发挥出来、形象展现出来”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提升代表工作水平的新路子。 实施“五个一”跟踪监督 推动重点民生事项落地落实 今年以来,潮安区人大常委会对标新的目标任务再出发,通过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监督方式方法,采用“五个一”跟踪监督方式,对全区年度重点民生事项依法持续实施监督,推动重点民生事项落地落实。 “五个一”跟踪监督工作于今年5月开始实施,实行“一事一小组”、“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查”、“半年一报告”、“一年一审议测评”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全程分为事前准备阶段和组织实施阶段。这项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了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使代表履职更有方向感、成就感和使命感。分组监督以区人大常委会各工委为依托,组建代表专业监督小组,明确各监督小组组织架构,细化各监督项目具体活动方案,使代表对做什么、如何做了然于心,为代表主动作为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代表履职的方向感。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各监督小组的代表们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多次深入现场督查,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认真听取政府及相关部门汇报,在座谈交流过程中积极发言,针对监督事项存在的问题建良言献良策,在其依法监督下推动“民心工程”建设,回应社会关切,彰显了代表的作用,增强了代表履职的成就感。通过“五个一”跟踪监督这一创新实践,代表在履行监督职权时,心中有方向,行动出实效,切实提高了代表的主体作用,也进一步增强了代表的使命感。 人大监督是否有效,关键看监督事项能否落地见效、取信于民。在实践中,“五个一”跟踪监督提高了政府的思想认识、强化了政府的效率意识、推动了项目的工作进展,使政府的工作得到更好地落实,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实施跟踪监督以来,针对各代表专业监督小组指出的问题,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协调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协调解决项目在立项、用地、资金等环节存在的困难;各项目责任单位成立专门领导机构,按照“五个一”工作机制的节点要求,倒排工作计划,采取得力措施,认真落实人大的意见建议,在保质保安全的同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本年度5个重点民生事项建设进展情况较理想。目前,“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任务已完成;自行改造垦造水田项目预计11月底前全面完成;省道S335樟公线至高铁站连接道路可望今年底完成路基铺设;区中医院综合楼工程项目预计明年1月竣工;韩江粤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按计划有序推进中。 人大代表工作的推进是区人大常委会近年来取得较为突出的新成效。除此之外,潮安区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紧紧围绕潮安区委总体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并及时调整人大工作思路,做到区委有部署,人大有行动;严格执行开展重要工作和重大活动向区委请示报告制度,形成了以区委统一领导,人大依法行使职权,与“一府一委两院”形成推动问题解决、加强改进工作的强大合力。 同时,区人大常委会还坚持对标“两个机关”建设,始终把政治过硬、作风过硬、本领过硬作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常委会及机关自身建设,推进人大常委会及机关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切实强化人大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履行新使命的能力和水平。 立足新时代,人大工作踏上新征程。潮安区人大常委会表示,接下来,将继续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扛起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担当,加强区镇人大规范化建设,为建设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机关,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为潮安高质量转型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陈晓珊 图片均由潮安区人大常委会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