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习近平 潮安区归湖镇狮峰村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坚持生态农业和自然景观旅游“双线”发展,打造了白鹭湖亲水乐园、主村道、村心公园、盛林书院等系列工程,快速推进“一湖一轴多节点”建设,狮峰村已成为潮州市“最美村庄”“广东省首批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 饶平县上饶镇上善村环境宜人,潮汕特色和客家特色相得益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我市以留住“乡愁”“乡根”为目标导向,坚持规划引导,规范风貌管控,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一个个村庄面貌发生“大变化”、颜值实现“大提升”。 饶平县浮滨镇黄正村是省新时期精准扶贫相对贫困村,自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黄正村党支部尊重村民意愿,将辖属五个自然村实施整体搬迁,建设黄正碧桂园幸福新村,并制定村庄和经济发展规划,把黄正村建设成为集生活、休闲、生态农业和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生态文明新农村、生态农业示范村。 我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抓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2019年底,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规模2.071万吨/日,共完成镇级配套管网建设约119.17公里。其中潮安区需建设的6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和饶平县需完成的5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已全部建设完成并通水试运行。图为饶平县东山镇东明村水环境整治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我市按照“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总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明确任务目标,压实县区主体责任,优化管理、精准施策,聚焦砂土路改造,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市实现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 “小厕所,大民生”。近年来,我市围绕群众实际需求,做好规划选址,突出抓好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高质高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成功获评全国十个之一、广东省唯一一个“厕所革命优秀城市”。 我市梯次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和硬件设施建设。图为潮安区龙湖镇后郭村实施垃圾分类,引导村民有序投放垃圾。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千方百计抓产业、促发展、优环境、惠民生,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众多村庄从“贫困村” “落后村”摇身变成“产业村” “潜力村”,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顺。 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方面,我市规范乡村用地行为,加强农房建设管控,着力改变农村建筑“散”“乱”“杂”的落后面貌。组织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三线整治”“危房改造”等专项行动,对农村“水、路、地、脏、贫”等实行系统整治。截至目前全市2423个自然村已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整治,共清理水塘4510口、沟渠3595公里,完成危房改造2212间。 此外,还统筹用好涉农资金,大力推进农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深入开展“厕所革命”“雨污分流”等行动,全面推进水、电、气、路、网以及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全覆盖,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99.9%,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
总策划:江俊英 邢映纯 总统筹:林桢武 责编:马旻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陈宏文 黄春生 庄园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