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晓泳 用潮州话作为一部电影的主要语言,电影中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剧情外,还有激动人心的武术打斗场面,这是“第一部潮汕功夫剧”《孤胆少年》独具的特色。据了解,该剧2012年底推出后就备受潮汕人民欢迎,网上的点击率至今仍居高不下。该剧的武术指导兼演员林根鉴是饶平县海山镇人。近日,林根鉴向记者介绍了他的武术人生。 电影表现“培志立道”的武术精神 “《孤胆少年》描述的是一位懂武术的少年与歹徒搏斗的故事,剧中少年的母亲被歹徒在一次车祸中撞死,但少年打败歹徒后,并没有做出所谓的报仇举动,而是把他交给警察。在这部剧里,武术是看点,但它也同时表现出扬善除恶,教人培养坚强意志,树立做人之道的武术精神。”林根鉴说。 回想起拍电影的过程,林根鉴感慨万分,他表示,那个过程非常辛苦,比学武还累。很多时候,他们整个剧组都要熬夜拍摄,有时一个场景需要重拍很多次,直到导演满意为止,特别是武术打斗的场面。作为武术指导,林根鉴要为剧中的各个打斗场面想好招数,并教会演员怎样打。林根鉴说,该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所有的武术打斗都是真打,而不像有些电影那样,用慢动作假打拍摄。 经过3个月的紧张拍摄,《孤胆少年》终于在2012年底推出。当林根鉴看到辛苦劳动的成果时,他感到很开心。 13岁远赴河南学武自强 林根鉴学武的故事要从1997年说起。当年,年仅13岁的林根鉴被父母送到河南的武术学校学习武艺,那时候和他一起去学武的饶平少年一共有4个人,但最终坚持学完3年课程的,只有他一个人。 “在河南学习武术非常辛苦,每天早上5点多就要起床跑步,大冬天也是如此,零下几度的天气,跑着跑着我的腿都没有知觉了。”林根鉴说,刚开始练武时他经常哭,但老师并没有“手下留情”,依旧对他严格训练。渐渐地,他对学武感到害怕,甚至巴不得结束学武,快点回家。然而,在一次武术交流中,经过严格训练的林根鉴被对手轻易打倒在地,这让他的自尊心受到很大打击。痛定思痛,他刻苦练习起武术。有时候,林根鉴在练习时不小心弄得手脚脱臼,但他没有退缩,而是以一股倔劲努力练习。 “真正学武之后,我才领悟到,学武可以培养人的意志,让人独立自强,这是我对‘武术精神’的第一次感悟。”林根鉴说。 回潮授徒传扬武术精神 在武术学校毕业后,林根鉴曾到珠海、揭阳等地的文武学校任教。在教导学生学武的过程中,他对武术精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说:“文武学校的学生既学武术,又学文化和做人的道理,经过这样的磨炼,他们往往比同龄一些孩子更自立自强,更能承受挫折。” 于是,2006年林根鉴将这种理念带回家乡潮州,创办了武术馆。平时,林根鉴除了教学生练武、强身健体外,还教他们待人接物的礼仪。此外,林根鉴还教孩子们学习《弟子规》,让孩子们既学武术,又学习做人的道理。 如今,林根鉴的武术馆办得有声有色,前来学武的学生在各项比赛中均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我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将培志立道的武术精神传扬开来,更希望能多培养出几个像‘孤胆少年’那样的人才。”林根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