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正是黄瓜大量上市的时节,而在潮州金山中学的太空种子种植基地里,有一种比普通黄瓜更长更甜的太空黄瓜,也挂满了瓜棚。和太空黄瓜一起,广东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快递过来的太空番茄1号、太空甜椒种子、太空尖椒种子,也都茁壮成长,陆续开始挂果。 这次太空种子种植行动,是启梦“天宫”全国青少年航天科普系列活动中的主要活动,也是我市首次种植太空种子。眼下,首批来自太空的种子已经陆续进入收获季节。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太空种子种植基地,来看看这些特别的蔬果,听听学生们种植背后的故事。 “一日三回”守到花开 昨天上午9点多,艳阳当空照,记者来到金山中学的太空种子种植基地时,高一级的学生们正在基地里忙活,有人忙着记录瓜果长势,有人忙着给植株除草……“这黄瓜已经长到41厘米了,再过几天就可以采摘了。”学生小叶一边拿着卷尺测量瓜棚上太空黄瓜的长度,一边和记者聊了起来。 据学生们介绍,为了对照普通种子与太空种子的区别,他们设置了对照实验组。在种植基地里,记者看到,瓜棚上挂着的黄瓜比普通黄瓜更为细长,而同时播种的太空番茄1号、太空番茄2号,也远比普通红果番茄长得快。“太空黄瓜和普通黄瓜同时下种,但是太空黄瓜我们已经采摘了一拨,普通黄瓜还不到收获时间。”小叶告诉记者,太空种子的一大优点就是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产量也更好。 基地里这一畦畦长势喜人的瓜果,凝聚的是学生们无数的心血。4月下旬收到快递来的太空种子后,学生们便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温室里悉心培育种子,等到种子发芽成苗后,再移植到基地里种植。“翻地、除草、浇水、喷药,全部都是我们自己学着做的。”学生小陈开玩笑地说,小苗种下后他们几乎“一日看三回”跑到基地守着,满心欣喜地盼来了太空黄瓜棚上的第一朵花。 收获瓜果更收获知识 6月27日,是整个种植小组成员难忘的一个日子。这一天,他们迎来了守候了2个月的第一次收获,在太空黄瓜棚里摘下了五根成熟的黄瓜。“摘下来用清水洗了,切成薄片尝了尝,又脆又甜,比普通黄瓜甜了几分。”回忆起尝到太空黄瓜的滋味,小叶不由自主地吞了吞口水。 2个多月的种植体验,不仅让小叶他们品尝到了清甜的瓜果,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揭开了太空种子的神秘面纱,将生物课本上学到的栽培理论,在实践中检验了一把。从上网搜集太空种子栽培的资料,到自己动手调配营养液,从糊里糊涂施肥烧坏种苗,到逐渐摸索出栽培的技巧,种植小组的学生们不但自己变成了种植太空种子的“小达人”,还成为宣传太空种子知识的“科普使者”,经常带着其他同学到基地里参观,一起关注太空小客人的成长。 “种植太空种子,是一个特别珍贵的体验,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检验课本上的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这是开启学生航天梦想的一次活动。”种植小组指导老师黄胜刚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对结出来的太空果实做营养成分分析实验,进一步了解太空果子的营养价值,增进学生们对太空果实的了解。 本报记者 蔡妙芝 实习生 卓曼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