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一天,饶平县所城镇阳光明媚,午后,鸿南村的杨基杰等几位村民相约来到村南的燕楼山。他们打算在半山腰搭建一间简易公厕,以供登山休闲健身的村民使用。 大约七八年前,燕楼山还是一座荒山,连上山的路径都没有。杨基杰等十多位村民日复一日,修路整地、筑篱栽树,如今将荒山改造成村里的“活动中心”,吸引了许多村民前来登山体锻。 沿着约1米宽的水泥山道,记者登上燕楼山半山腰一处“运动平台”,这里的地面已铺设了水泥,四周筑起花圃,栽种着三角梅等花卉树木,还摆着几张崭新的石凳。坐在平台的凉棚里,杨基杰向记者聊起改造荒山的经历。 “鸿南村是所城镇最大的村庄,超过1万人口,以往却没有一处像样的集体活动场地。”杨基杰说,而诺大一座燕楼山,则常年荒废,杂草丛生、人迹罕至。他和周围一帮好友,在日常交流过程中,认为可以将燕楼山利用起来,解决活动场地问题,变荒山为“宝地”。 众人一拍即合,从2008年起,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展开了“荒山改造计划”,杨基杰被推选为该“计划”统筹负责人。每天谁有空闲,便来到燕楼山,除杂草、开山道、平整坡地,一干就是大半天。渐渐地,山道延伸到山顶,长达1000多米。接着,半山腰和山顶出现了“运动平台”,土路修成水泥路,土埕铺成水泥埕。 荒山换新颜,阿姨阿婆兴高采烈前来跳广场舞,阿叔阿伯眉开眼笑前来滴工夫茶。杨基杰等人备受鼓舞,为了让“活动中心”更像模像样,他们又在山上接起了水龙、电线,架设了照明灯,栽种了各式花木…… 就这样,杨基杰一帮人不知不觉坚持了近10年。到目前为止,在改造燕楼山过程中,他们陆陆续续投入了20多万元。看到他们乐此不疲,不少村民也表示支持。今年88岁的杨厝边阿婆,每天义务到山上帮忙搞卫生。“村里有了这样一块活动场地,是件好事,大家都欢喜,我也乐意收收扫扫。”杨阿婆笑呵呵地说,地方打扫干净,大家心情就更舒畅。杨阿婆原本患有腿疾,这些年日日爬山锻炼,腿疾竟逐渐好转起来。 鸿南村委会副主任杨进武告诉记者,现在,燕楼山已成为村民喜爱的“活动中心”,县林业局近期还赠送了十几张石凳,帮助改善场地环境。接下来,大家还准备在山顶建造凉亭,完善运动设施和防火设备,进一步将燕楼山打造成村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