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妙芝
随着高铁潮汕站落户潮安区沙溪镇,这个往日相对偏远的纯农乡镇,一下子跃升为潮州城市的新门户,成为汕头、揭阳等周边城市民众认识潮州的窗口。今年以来,沙溪镇积极响应我市“三治”工作的号召,因地制宜建立环卫站,杜绝随地焚烧垃圾,摸索出一套奖优惩劣的机制,掀起环境整治的热潮,让沙溪镇的环境美丽蜕变,擦亮了这一潮州新窗口。 新建环卫站 杜绝垃圾焚烧 沙溪镇镇委书记张锐逵告诉记者,很长一段时间,沙溪镇只有几个村落实现了垃圾袋装化,大部分村落的垃圾都是丢弃在一处角落,然后就地焚烧,不但产生一些有毒气体,也污染了当地的环境。 开展“治脏”行动,对沙溪镇的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第一个问题是要解决垃圾怎么收集的问题,另一个就是要解决收集后的垃圾哪里去的问题。正是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今年沙溪镇政府致力在全镇各个村落推行生活垃圾袋装化处理,目前已经实现全部生活垃圾的袋装化和上门收集。同时,该镇斥资新建了一个环卫站,将全镇的生活垃圾运到站里压缩后,再运送到彩塘镇的垃圾填埋场,完成了生活垃圾从产生到填埋的链条化处理。 生活垃圾每天都得到及时处理,各村镇道路也有专人进行清扫,沙溪镇的村道、镇道变得十分干净。昨天上午,记者驱车经过沙溪镇的府前路、镜鸿路、贾里村村道等道路,发现路面都是干干净净的,就连落叶也很少见到。“看到路面这么干净,我刚擦汗的纸巾还揣在裤兜里,不敢随便乱扔。”随行的司机辉哥笑着说,卫生环境处理得好,民众的卫生意识自然会逐步提高。 评选红黑榜 形成示范效应 一个镇的环境卫生要搞得好,如何调动各村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沙溪镇摸索出一套新的激励机制,就是通过评选红黑榜来验收各村的整治成效,奖优罚劣。4月底,该镇刚刚完成第一次评选活动,共有3个表现突出的村被评为环境整治优秀村,每个村得到了5万元的奖励。 五嘉陇村就是三个获评优秀的村落之一。在该村村委书记叶焕昭的带领下,记者沿着环绕该村的林尾井干渠绕了一圈,只见渠道中水流清澈,几乎看不到什么杂物,而在村道上,几个环卫工人正顶着烈日在清扫路面。记者留意到,路面清扫出来的垃圾并不多,大部分是落叶。“我们村现有6名环卫工人,三人负责路面清扫,三人负责渠道清理。”叶焕昭笑着说,有了“优秀”的奖励,村民整治环境更有动力,也更感受到压力,现在全村环境整治开展得很不错。 据了解,沙溪镇首次环境整治评选活动,共设置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对于“优秀”、“合格”的村落共奖励了资金47万元,而对于“不合格”的村落则责令要求其进行整改,通过奖优惩劣形成示范作用,掀起环境整治的热潮。 完善两制度 探索长效机制 道路干净了,渠道清澈了,空气清新了……经过几个月的专项整治,沙溪镇的环境卫生变得更好了。 “环境整治要治标也要治本,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有长效机制。”说到今后沙溪的环境整治 ,张锐逵胸有成竹。目前,该镇已经形成了“水陆”环境整治的两套制度。对于“陆”上的环境整治,村村形成了生活垃圾产、运、埋的链条化处理,而水系众多的沙溪镇,“水”上的环境整治,也正在探索成立专门的水上环卫队伍。张锐逵透露,他们正和一些专门的水上环卫队伍洽谈,准备聘用专业队伍负责镇内内洋西总干渠、一支渠、五支渠等主要水系的清理,用制度化的管理巩固整治成效,建设一个美丽的沙溪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