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App下载

蓝色河畔

蓝色河畔 首页 潮州新闻 潮州新闻 查看内容

高考第一天

2017-6-8 10:11| 发布者:admin| 查看:720| 评论:0|原作者:大华网|来自:潮州日报

摘要: ▲昨天是高考第一天,在潮州市金山中学考场内,距离考试时间还有50分钟,试室外不少考生不忘多看一眼复习资料。▲班主任热情拥抱考生,为他们打气。▲昨天上午,



▲昨天是高考第一天,在潮州市金山中学考场内,距离考试时间还有50分钟,试室外不少考生不忘多看一眼复习资料。 
 

 
▲班主任热情拥抱考生,为他们打气。 
 

 
▲昨天上午,考试结束后,考生们步出考场。  



▲老师与考生击掌加油,预祝考试取得成功。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陈宏文 黄春生 庄园

  昨天,一年一度的高考如期而至。我市共有2万余名高三学子参加考试,他们用青春与汗水,希望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高考不只是梦想的台阶,更是一次难得的人生历练;高考也不只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还有许多人陪伴着。无论是“陪考”的家长、加油助威的高三老师、保驾护航的民警……他们都尽自己的努力,为莘莘学子提供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昨天,本报记者兵分几路,奔赴全市各个考点,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下难忘的瞬间。

  饶平北部山区上千学子不用奔波赶考了

  本报记者 吴冰 实习生 杨洌 

  “铃、铃、铃……”昨天上午,随着铃声响起,高考第一科考试结束了。位于饶平县饶洋镇的饶平四中考场的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室,来到了一楼空旷处休息后,才走出学校或走向饭堂,不少考生脸上洋溢着青春的笑容。

  但是,时间如果往前推移几年,考生们就没有这么轻松。那时,饶平四中高三学子都得提前两三天,赶到60公里外的黄冈镇参加高考。为此,饶平四中每年都需组织学生提前赶考,这个任务让学校领导挠头,他们既担心交通安全,又担心食宿卫生。以往负责带高三学生赶考的饶平四中副校长谢崇告诉记者,起初学校需预定潮州市区的大客车搭载考生,后来在县政府的重视和协调下,改为预约饶平客运中心的车辆,考生也能享受到一定的优惠。每次约需10辆车,发20多班次,由于走的是山路,弯道多且崎岖不平,每趟车需花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的时间。期间,好几次因为车辆颠簸发生故障,导致行程耽搁。“由于考生平时较少乘坐车辆,不少人还出现晕车、呕吐等症状,对他们的心理素质也是一个考验。”谢崇说。

  饶平县教育局副局长詹春潮(曾任职饶平四中校长,长期负责带高三学子赶考)告诉记者,每次赶考,高三级的老师、学校厨师、校医等都得随队。学校还得带上床铺、厨具、吃饭用的椅子等,学生得带上被子,条件相对比较艰苦。

  从山区来到县城,由于气候、环境、饮食习惯不同等原因,考生很容易出现失眠、呕吐、发烧、腹泻等状况,严重的还要输液休养。 “每次带出去的药品都好几箱,有时还不够用,随队的校医经常忙得团团转”詹春潮说,一次,一位考生因为情绪比较紧张焦虑,一直睡不着,老师便带着她在学校操场走了好几圈,直到凌晨两三时她才有睡意。这样远距离的“作战”,不仅加重学生家长的经济负担,并且对考生正常水平的发挥及安全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2014年,饶平四中顺利通过验收,新增为高考考点,有效解决了饶北山区学子交通不便、长途跋涉的问题,极大地方便了周边的考生。

  据了解,今年是饶平四中设立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定点考点的第四年,共设置有38个考室,在该校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约1000多名。



  19名外省籍考生在潮高考

  本报讯(记者 李灿霞 实习生 周洁)  昨天,记者从市教育局招生办了解到,今年共有19名外省户籍随迁子女在我市参加高考。

  据市教育局招生办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广东在2016年开始全面实行异地高考政策。2017年,外省户籍随迁子女要在广东参加高考,需符合四个条件:一是学生在广东省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二是学生父母至少一方在广东省内有合法稳定住所;三是父母至少一方持有广东省居住证3年以上;四是学生父母至少一方在广东省内有合法稳定职业并且在广东参加3年社会保险(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只有同时符合以上四个条件的学生,才具备在广东报名参加高考的资格。

  市教育局招生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共有19名在我市就读的外省户籍随迁子女符合上述四个条件,成功取得在潮州参加高考的资格。

■链接

  浙江籍考生:能在潮州高考非常开心

  来自浙江的杨明(化名),是市高级中学一名高三学生。杨明的父亲在潮州一家服装公司上班,他自小就跟着父母来到潮州生活,并在潮州上了小学、初中,今年在潮州参加高考。   

  据杨明的班主任陈璇介绍,杨明报名异地高考的过程是比较顺利的。杨明一家在潮州工作、生活了多年,像广东省居住证、购买社保等条件都已具备,所以在审核随迁子女报考资格时没遇到什么大问题,顺利通过。

  “最后能留在潮州参加高考,不用长途奔波赶回家乡高考,杨明松了一口气,感到非常开心。”陈璇说。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是福利更是动力”

  本报记者 詹妙蓉  

  在今年高考中,我市少数民族考生将享受照顾政策,来自饶平第四中学高三级文科班蓝爱兰就是其中之一。虽已有加分“福利”,但蓝爱兰并没有放弃努力,仍坚持脚踏实地、扎实备考,以最佳的状态迎接高考挑战。

  位于饶洋镇东南部的蓝屋畲族村,是饶平县唯一一个少数民族村寨。记者了解到,根据相关规定,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民族院校(普通高校民族班、预科班)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单独划线;报考其他专科高校可在其高考文化课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等学校择优录取。

  蓝爱兰是饶洋镇蓝屋畲族村人,也是饶平第四中学唯一一位畲族高考生,将有资格获得5分加分优惠。对此,不少同学投来羡慕的眼光,蓝爱兰对此却保持一颗平常心,她告诉记者:“对我而言,加分优惠虽是一项小福利,但这绝不是学习松懈的理由,而是对我的鼓励,让我更加有动力迎战高考。”



  直击高考作文题

  本报记者 李欢欢

  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刚结束,高考作文立即成为考生、教师、家长关注的焦点,引起热烈讨论。对此,记者随机采访了部分高考生,了解他们对这次高考作文的看法,还邀请了市高级中学高三语文老师陈浩烁来解读今年的高考作文。

  老师:关键词形成有机关联是关键

  今年的高考作文,要求学生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自己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题目提供的12个关键词,有国家战略“一带一路” 、大众娱乐“广场舞”、年轻人很喜欢的“移动支付”、方便快捷的“共享单车”、群众非常关心的“食品安全”和“空气污染”等。学生看得懂,有话可说,审题难度不大。这次作文题既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空间,又防止了套作。

  但关键的是,选取的两三个词要能“形成有机的关联”,而要能形成创造性的、有新意的关联组合并能写出好的文章就不容易了。

  写作中,学生要把自己熟悉的两三个关键词关联起来,将自己的主张、看法表达出来,显现出自己的逻辑思维、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能力。

  另外,学生还应把握住“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的核心,完成这个明确的写作任务。这里的“外国青年”是个读者对象,学生应注意话语技巧,有针对性地面对“外国青年”展开写作。

  学生:试题难度不大

  “我觉得语文的试题和平时差不多,难度不高,平时语文成绩比较好的同学这次高考能拿到高分。这次作文题目开放性较大,可以选择很多角度来写。我选择了‘空气污染’和‘共享单车’来写,因为空气污染确实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但是我们也正在努力改变现状,比如通过共享单车出行来减少汽车尾气。”绵德中学学生小郑说。

  “作文我觉得比去年容易,我选择了‘广场舞’和‘共享单车’来写。因为现在的人多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广场舞和共享单车让中国人更有运动气息、更健康。”金山中学学生小陈说。



  ■花絮

  老师开私家车护送考生

  距离饶平四中考点约6公里的新丰职中为保证考生有一个良好的考试状态,校长及3位老师亲自开私家车全程护送考生,确保学生往返过程安全顺利。(本报记者 吴冰)

  给孩子买红帽子希望考出好成绩

  昨天上午,高考开考后,送考生的家长林先生并没有离去,而是选择坐在树阴下,等待孩子考完试一起回家。

  林先生告诉记者,他住在潮安区江东镇,早上骑摩托车送儿子来考场就要半个小时左右,觉得来来回回奔波太麻烦,就选择在考场外“陪考”,为了“陪考”他特地跟厂里请了两天假。

  等待期间,看到天气渐热,林先生特地到新春市场买了一顶红色遮阳帽给儿子,他微笑着说:“红色代表吉祥,希望孩子考出好成绩。”(本报记者 李欢欢)

  老师为学生加油鼓劲

  昨天上午8时左右,在潮州市高级中学考场,老师们统一穿着橘色的短袖,胸口印着“超越”两字,希望学生们能超越自我,实现理想。“别紧张,正常发挥就可以了!”老师们为即将进入考场的考生加油打气,有的老师还与学生拥抱、击掌。8时25分,一位老师发现自己班还有一位学生仍未签到,打电话给学生时却发现手机关机,老师急忙联系学生家长,得知其正在赶往考场的路上。5分钟后,学生终于达到考场,老师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中午11时15分左右,在南春中学考场门口,距离第一场考试结束还有半小时,老师们早已在考场外等候准备迎接学生。随着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等候多时的老师赶紧上前迎接学生,有的学生抱怨自己发挥失常,老师赶紧进行安慰。老师们说,考生两天的高考他们都会全程陪考,为他们加油助威,希望他们考出好成绩。(本报记者 郑新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