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锦芬是潮州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名护士,也是潮州驰援湖北抗疫医疗队的一员。1998年出生的她今年22岁,是医疗队中最年轻的队员。在最灿烂的年华,她毅然加入抗疫的队伍,远离家乡,与病魔战斗。她说,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护士,能披上白色战袍,为人民而战。
全院第一个请缨驰援湖北 今年1月29日,市妇幼保健院刚刚发出“选派护士驰援湖北”通知,林锦芬是全院第一位报名的护士。 “其实早在除夕夜的团年饭上,我就跟父母提出,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前往湖北支援当地的抗疫工作,这个想法也得到家人们的支持。”林锦芬说,她的哥哥是退伍军人,姐姐是一名医生,他们一直在为国家奉献,自己作为一名护士,更应该义无反顾前往“抗疫”前线,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本来只有一个支援名额,但是院里的医护人员纷纷请战,特别是林锦芬这个小姑娘,直接‘堵’到我办公室,说一定要让她去湖北。”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吴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十分感动,特别是见到林锦芬坚毅的眼神,不禁动容,最终也为林锦芬争取到驰援湖北的名额。 2月11日,临时接到的集合出发湖北的通知,林锦芬在宿舍匆忙往行李箱塞上换洗衣物,20分钟后就赶到集合点,与潮州驰援湖北抗疫医疗队其他队员一同出发,在揭阳家里的爸妈都赶不及在出发前送一送她。 为战“疫”剃光一头秀发 2月12日到达湖北,一大早林锦芬就起来参加医疗培训。“在训练试穿防护服时,戴上帽子总是有毛发不可避免地裸露在外面,有感染的风险。” 林锦芬原先留着中长发,在出发前,她还特地剪短了一些。不过一试防护装备,发现毛发仍有感染的风险,林锦芬就与潮州医疗队副队长林金凤商量,决定率先互相剃发。“当剃刀在头上划过时,还是有点心疼,但是没办法,不剃光的话,头发容易被病毒污染。”林锦芬笑着说。 起初有些队员比较犹豫,不忍心剃光一头秀发。但她们马上意识到,如果留着长发,不仅每天脱穿防护服要花更长的时间整理头发,还可能成为防护过程中的漏洞,存在感染病毒的风险,在林锦芬和林金凤的带头下,潮州医疗队的所有女医护都剃去了长发。 “剃完头总感觉头上凉飕飕的。”林锦芬说,刚剃完头发还没敢跟家里讲,怕妈妈哭。“一个星期后,爸妈说在新闻上看到我剃了头发,我这才脱下帽子给他们看。脱下帽子的那一刻,妈妈就哭了,我也鼻头一酸,不过现在回想起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病人治愈出院,是我最开心的事” 2月15日,林锦芬在石首正式上岗,这一天,天空下了大雪,“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雪,只是没想到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见到。”林锦芬说,石首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一场雪,让整座城市显得更为萧瑟。没有时间多想,林锦芬马上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工作的第二天,我接管了一位男病患,病情特别严重。”林锦芬回忆道,当时这位病患情况很糟糕,各项生命体体征都不稳定,全身插了十几条管维持生命。与家属沟通后,医疗队准备把这个病人转至上一级医院救治,一切都安排妥当,没想到病人在半路没能撑住,生命就此定格在46岁。“确认他去世后,我当场愣住了,但是我必须忍住不能哭,不然护目镜会起雾,影响工作。”林锦芬说,当天下班回到宿舍后,她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但一想到接下来还有更多的病人需要她的救护,林锦芬只能迅速调整好心态,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在湖北参加“抗疫”工作,林锦芬在忙碌之中也收获了不少感动。“病房内一位66岁的老奶奶,每天都会跟我说一声谢谢,让我感到特别温暖。”林锦芬介绍,老奶奶身体一侧偏瘫,行动不便,吃饭、上厕所都需要护士护理。护士们每天还要给她的手脚按摩,增强肢体力量,林锦芬还一直鼓励她下床走路,加强锻炼。“老奶奶也经常关心我,问我吃饭了没,休息得怎么样,还亲切地叫我‘小芬’。”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老奶奶最终康复出院。“看着一个个病人病情逐渐好转、治愈出院,是我感到最开心的事。” 3月6日,石首市新冠肺炎病例全部清空。当地解封时,林锦芬终于看到市民们出门活动,春天渐渐苏醒。来到石首一个月,第一次看到街上人来人往,看到生活重新充满活力,林锦芬不禁流下激动的泪水。“市民终于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了,我们终于战胜病毒了!”
感言 林锦芬:作为全国四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之一,我感到十分荣幸,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所在、使命所在。在抗疫前线,尽管身体和精神都十分疲惫,但正是医护人员与患者战胜病魔的坚定信念,让我们能够排除万难,勇往直前。 作为一名“白衣战士”,国有征召吾必至。“抗疫”路上,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是整个国家在战斗。我很庆幸自己是一名护士,能披上白色战袍,为抗疫出一份力。如果没有参加此次“战役”,我的职业生涯肯定会留下遗憾。 □ 文/本报记者 郑新培 实习生 洪梓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