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七月 注定是不平静的一个月 7月20日 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 洪涝在多个城市内肆虐 截至7月29日12时 此轮强降雨造成河南全省99人因灾遇难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 ![]() 7月21日 河北省保定市出现风雹极端天气 其中东闾乡东闾村遭受龙卷风 事故造成2人死亡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 ![]() 受台风“烟花”来袭 安徽省自南向北出现大范围持续降雨 截至7月29日11时 台风“烟花”致安徽省受灾人口56.4万人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 ![]() 暴雨、洪涝、台风…… ![]() ![]() ![]() 各种极端天气接踵而来 我们该如何招架? ![]() 应急知识记得牢 遭遇险情有法逃 ![]() 接下来 应急君为大家带来 常见极端天气的 应对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起学起来吧! 暴雨洪涝 # 自制防水墙 若洪水有可能危及居住地,可提前准备麻袋、编织袋、米袋,往里装入沙石、碎石、泥土、煤渣等,制成沙袋,在门槛外(汛情严重时,还应在窗栏外)垒起一道防水墙,用旧地毯、旧毛毯、棉絮等塞堵门窗的缝隙,防止渗水。 ![]() # 往高处避险 洪水来临时,应及时向高地、楼顶、高墙或大树上转移。不要沿洪道逃生,要向洪流两侧转移。若被洪水包围,可用门板、木床制成木筏,拖把、扫帚用作划桨,从水上转移(务必先检查木筏能否漂浮);若被卷入洪水中,则尽量抓住能漂浮的大型物体,如木板、木箱、衣柜等。 ![]() # 避开这些事物 尽量避免涉水、游泳逃生。洪水流速非常快,15 厘米深的洪水可以冲倒一名成年人,60 厘米深的洪水即可冲跑一辆小轿车。留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或等待水位下降再转移。若发现附近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也应远离,避免触电。 ![]() # 洪水退去后 洪水退去后,房屋应彻底清理消毒,包括空调、供暖管道及过滤器。不可直接饮用未处理的地表水。若需饮用,须沉淀消毒或者煮沸(在 100 升水中加入 12 克明矾,或 1-2 克漂白粉,搅匀后经沉淀,可起到消毒作用)。配合卫生人员的防疫检疫工作,防止疾病传播。 # 检查房屋时需注意 屋内电器在重新使用之前,应全面检查并烘干。不要使用明火,避免洪水导致煤气泄漏,引发危险。 大风 # 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尽量远离大树、广告牌、高压线和临时搭建的建筑工棚、围墙等。 # 检查和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如花盆、空调外机、棚架等。 # 居住在临时搭建棚屋内的人员应及时对房屋进行检查和加固,如存在安全隐患应及时撤离到安全地点。 # 在房间要关好门窗,远离窗口,避免强风席卷沙石击破玻璃伤人。 # 如果正在公路、天桥上开车、应该减速慢行,条件允许的话应就近将车驶入地下停车库或隐蔽处。 ![]() # 如果在水面作业或在游泳,应立刻上岸避风。 冰雹 # 应将自己置身于安全地带,尽量不外出。在室内应该尽快关好门窗,远离窗户。 ![]() # 在室外突然遇到冰雹的袭击,一定要保持镇静,迅速寻找遮挡物。比如躲进室内、有封顶的公交车站下等,粗壮的大树下也可以暂时躲避。如果附近什么也没有,应该采取户外安全避险姿势:半蹲在地,双手抱头,全力保护头部、胸与腹部不受到袭击。如果随身携带有包、文件夹,可以临时放在头顶,使伤害降到最低。 ![]() # 下冰雹时,我们要顺风走,这样可以避免和冰雹的“正面冲突”。 # 如果你是在开车途中遭遇冰雹,不要着急,把车靠边停下。注意停靠车辆时,不要把车停在大树旁,或是可能有大型物体掉落的区域,以防砸到。最好把车停放在车库里,以免冰雹把挡风玻璃砸坏。 ![]() # 躲避冰雹时要远离照明线路、高压电线和变压器,以防发生触电事故。另外,下冰雹时可能出现雷电,还要同时做好防雷电的准备。 雷暴天气 # 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 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 # 切勿接触天线、水管、切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 减少使用手机和手提电话。 # 切勿游泳或从事其它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水面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 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它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 切勿处理开口容器承载的易燃物品。 # 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 # 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高尔夫球棍等抗在肩上。 # 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近期极端天气多发 小伙伴们要保持警惕 多多学习应急知识 灾难面前多一份自救互救能力 END ▍编辑:林夏淳 ▍编审:陈凌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