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封不容拒绝的请求信 一条辗转万里的寻党路 36岁,朱德放下一切 踏上新的戎马征途 ![]()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1980316163813244935 朱德青年时代所处的中国 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实现救国抱负 他投身军界 ![]() 由于英勇善战、战功卓著 从军几年就成为滇军名将 ![]() 虽已身居高位 但目睹辛亥革命后 内战频仍、民不聊生的惨状 朱德陷入了困惑和苦闷之中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让暗夜求索的朱德燃起新的希望 ![]() 他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写道 “我已亲身认识到, 用老的军事斗争的办法 不能达到革命的目的, 加上受到十月革命的影响, 我深深感到有必要 学习俄国的新式革命理论和革命方法, 来从头进行革命。” 1922年 朱德放弃高官厚禄 去寻找一条新的救国之路 那一年,他36岁 从云南到上海后 当得知蓬勃兴起的工人运动 是由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朱德决心要找到这个党 并成为其中一员 可怎样才能和共产党取得联系 他并无门路 ![]() 遍寻无路 朱德又一次回到上海 辗转一个多月后 他终于找到共产党早期负责人陈独秀 却被拒绝了入党申请 ![]() 陈独秀告诉朱德: 要加入共产党 就必须以工人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 并且准备为它献出生命 对于当过高级旧军官的人来说 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真诚的申请 ![]() 十多年后 朱德回忆起这次会面的情况时说: “那些日子真难过, 我感到绝望、混乱, 我的一只脚还站在旧秩序中, 另一只脚却不能在新秩序中 找到立足之地。” 虽然有些失落 但被拒绝的朱德并没有放弃 他决定去国外研究共产主义 继续寻找真理 1922年9月 朱德登上了开往欧洲的游轮 在巴黎 他听说欧洲的中国留学生中 已经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旅欧组织 其主要组织者周恩来住在德国柏林 他感到有了新的希望 便又寻到德国 在柏林 朱德找到比自己年轻十多岁的周恩来 诚恳地向他说明 自己的身份和寻找中国共产党的经过 再次提出入党请求 周恩来仔细询问后 认为他寻党的心愿是极其真诚的 便同意了 ![]() 两个月后 朱德在中共旅欧支部负责人 张申府、周恩来的介绍下 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 万里寻党最终如愿 但朱德并没有就此止步 留德期间 他领悟到革命要取得成功 要有人民的军队 还要有人民的支持 他立下了要终身为党做军事运动的志愿 为了实现这个愿望 他多次争取去苏联学习军事的机会 ![]() 1925年3月7日 身在德国的朱德给在苏联学习的 中共党员李季和陈启修写了一封信 ![]() 这封信至今已留存了96年 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这封请求信中 读出朱德当年对继续求学的坚决 从36岁到39岁 朱德穿越万里苦苦求索 1925年夏天他得偿所愿 在国际红色救济会的帮助下留学莫斯科 ![]() 回国后 朱德以自己优秀的军事才能 和丰富的斗争经验 参与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 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建立了不朽功勋 ![]() 他革命一生 未曾忘记万里寻党的初心 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 “终身为党服务,做军事运动” 的庄严承诺 -END- 来源: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