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白鹭成群……人水和谐相处的场景,如今在汕头市潮阳区梅东村梅花湿地公园时常可见。这个位处练江下游的公园曾污染严重,现在成了村民休闲游憩、观光旅游的生态空间,背后正是汕头打好练江流域综合整治攻坚战的生动缩影。 4月13日,记者从汕头市生态环境治理新闻发布会获悉,今年1—3月,练江海门湾桥闸国考断面水质月浓度均值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阶段性达到考核目标;15+1(官田水)条重要支流水质均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以上。 ![]() 近日,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带队赴潮阳区、潮南区调研时指出,要推动练江流域综合整治从1.0版向2.0版跃升,将阶段性治理举措和长远治理机制结合起来,将练江治理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将生态环境改善和群众素质提升结合起来。 ![]() ▶▷完成7000余个单位雨污分流改造 潮阳区和平镇和舖社区是汕头市“源头截污、雨污分流”工作的先行试点。走进这里,每家每户的排水系统都进行了雨污分流改造,“绣花功夫”让雨水和污水“各行其道”。 “雨污分流改造之后,天井水和屋檐水汇集到雨水管,厕所水、厨房水和洗衣水就进入污水管。”潮阳区和舖社区村民陈楚忠告诉记者,自雨污分流工程改造以来,污水不进入河里,河水干净清澈,不会脏臭,也没有水浮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舖社区人居环境的改善,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也让这个练江边的小村落焕发新的生机。去年,该社区被授予了“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先进集体”称号。 现如今,以和舖社区为支点,放眼练江流域不难发现,深化截污控源正慢慢推动练江整治从“坚决打赢”向“深入打好”转变。 ![]() 记者从汕头市生态环境治理新闻发布会获悉,汕头率先推进潮阳区城区、潮南区峡山2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服务片区及对练江干流水质影响较大支流所在的片区,开展管网补缺及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将重点排污单位接入雨污分流“一张网”,确保优先实现重点片区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要求,示范带动全流域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同时,在514个自然村全部实施雨污分流工程的基础上,对工程持续开展滚动排查和整改完善。 数据显示,自2021年9月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练江流域内新建29公里污水配套管网,整改外水渗透进入管网问题541个,整改其他影响污水收集的问题2841个,完成7286个机关、学校、餐饮、市场等重点排污单位雨污分流改造。 ![]() ▶▷整治68家工业场所罚款500多万元 除了深化截污控源,汕头也持续推进干支流综合整治,并实现了“四个全覆盖”。 其中,在完成练江干流和一级支流入河排污口整治的基础上,汕头启动二三级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推动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全覆盖。 同时,健全初雨防控机制,常态化落实初雨污染防控措施,今年第一季度流域内干支流水质仍保持稳定。将“五清”专项整治行动推广到二三级支流,健全干支流保洁机制,确保河道干净、河岸整洁、河水清澈。 在水污染防治巡查全覆盖方面,汕头建立了“六区一县”水污染防治交叉巡查制度,对流域内水污染防治情况开展常态化巡查,建立问题台账,严格督导相关责任部门落实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汕头还创新练江流域整治思路,开启“执法+帮扶”工作模式。数据显示,2021年9月份第二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汕头新增立刑事案件8宗、治安行政案件10宗、行政处罚案件32宗,新增完成“散乱污”工业场所整治68家,罚款502万元。 此外,启动生态环境执法“一季一帮扶”行动,对重点工业园区、投诉热点难点区域开展精准帮扶,帮助企业解决生态环境治理实际困难和问题,提高企业环境管理能力,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 ▶▷138家入园企业涵盖印染全产业链 龙凤印染有限公司是潮南区印染行业的龙头企业,自迁入潮南区纺织印染综合处理中心以来,除了排污更加规范,该企业也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利用先进装备节能减排,降低物料及能源消耗。 “在搬迁入园的过程中,我们淘汰了高耗能设备,在产品升级跟设备选型上都进行了优化。”龙凤印染有限公司行政经理郑玲珑算了一笔账,升级设备除了有政府补贴外,公司现在使用的设备收益大大提高。此外,因园区集中供水供气、工业废水集中处理,企业无需再投资建设污水治理设施及锅炉供热设施,资金压力也相对减轻。 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在练江流域综合整治中,汕头始终将水环境治理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从2019年练江流域印染企业全面依法停产退出,到2020年企业陆续迁入印染园区,“绿色经济”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逐渐复苏。 ![]() 潮南 印染园区 南方+ 杨立轩 拍摄 据汕头市潮南区纺织印染综合处理中心副主任马少毅介绍,目前印染园区入驻企业138家,其中印染企业125家,入驻企业涵盖了印染助剂、仓储物流、精细化工、纺织服装服饰、纺织品和其他与印染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初步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已投产的企业102家。 据了解,潮南区纺织印染综合处理中心拟扩围2000亩,总用地面积将达约6000亩,加快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力争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生态智慧园区。 结合乡村振兴、碧道建设、农村连片整治等工作,汕头市还计划在练江中下游谋划建设河口生态湿地等河湖缓冲带项目,实现对练江中下游水产养殖尾水及农田退水的有效治理,提升练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 汕头练江流域综合整治“成绩单” ●新建29公里污水配套管网 ●整改外水渗透进入管网问题541个 ●整改其他影响污水收集的问题2841个 ●完成7286个机关、学校、餐饮、市场等重点排污单位雨污分流改造 ●新增立刑事案件8宗、治安行政案件10宗、行政处罚案件32宗 ●新增完成“散乱污”工业场所整治68家,罚款502万元 ●潮南区纺织印染综合处理中心入驻企业138家,其中印染企业125家,初步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来源:南方日报 往期推荐 更多精彩 欢迎关注 曾风保带队调研练江流域综合整治情况并开展驻点工作 汕小布:请帮小布转发这篇文章吧! 公众号/新浪微博/南方+/今日头条 @汕头政务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