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App下载

蓝色河畔

蓝色河畔 首页 汕头新闻 网信汕头 查看内容

非遗文化丰富“双减”课堂 学生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2022-4-24 15:32| 发布者:汕头信息| 查看:2538| 评论:0

摘要: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保护意识,4月15日下午,由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汕头市文化馆、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市外马路第三小学,以寓教于 ...
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保护意识,4月15日下午,由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汕头市文化馆、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市外马路第三小学,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带领学生们领略非遗之美。



据了解,本次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是今年开展的系列活动第二场,包括嵌瓷、潮绣、珠绣、蛋雕、印章镌刻、潮剧盔头等六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及传人现场授课,展示精湛制作技艺,耐心为学生们解答问题,指导大家实操体验。记者现场看到,在各个展台前,围满了被精致非遗作品吸引的学生,大家在传承人许少雄、洪裕静、方杰、陈洁及非遗技艺传人郑静子、陈敏、陈锐波的指导下纷纷实操体验非遗制作技艺,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


“潮绣有厚度,是金线绣成的,在家里奶奶教过我。”在现场,401班陈昱嘉同学正在认真学习潮绣,只见他一针一线都非常认真完成,他兴奋地告诉记者,潮绣非遗文化搬到学校,自己可以动手做一做手工,非常高兴。


“潮绣特点浮雕立体,金碧辉煌,是唐朝流传下来的老手艺,需要通过一代一代人的言传身教,我有责任和义务把手艺传承给小孩。”作为潮绣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洪裕静表示,虽然在活动中学生们对这个手艺是非常简单的接触,但传承需要从娃娃抓起,给他们以学习和体验,培养一种爱好与兴趣,让他们热爱这门技艺,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烙下非遗文化的印记。“在同文学堂的屋顶上,有美轮美奂的嵌瓷,色彩斑斓。这些嵌瓷都是工匠师傅精心制作的,今天孩子们终于近距离学习到嵌瓷的制作技艺。”四年级老师张燕妮说,通过现场的展示,同学们近距离体验嵌瓷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对孩子来说是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举办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还可以丰富孩子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外三校长冯玉銮校长表示,“双减”政策的实施,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他们有了更多课外时间。本次非遗进校园活动,就是对学生校园生活的补充,让学生发展他们自己的爱好。


冯玉銮认为,孩子们在实践中收获快乐,在学习中收获成长,减少用手机的时间,对身心健康有好处。同时,通过对非遗文化的接触,进一步加深对手工艺人执着的工匠精神的理解,对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以及文化的传承有一定的意义。


“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传递非遗知识技能,达到传播非遗文化、感受非遗内涵、传授非遗技艺的目的,活动取得不同反响的效果。”市文化馆非遗办公室副主任曾岸夫表示,接下来还将继续向全市学生展示非遗绝活及其制作工艺,传承和保护汕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工匠精神,推动本土文化与素质教育相互融合。




编辑:李浩田

校对:翁夏

审核:陈群

来源:汕头橄榄台(记者: 陈文惠)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