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App下载

蓝色河畔

蓝色河畔 首页 汕头新闻 网信汕头 查看内容

央媒省媒密集报道!汕头,这座“出圈”的大美之城你记得要来看看…………

2022-6-28 21:32| 发布者:汕头信息| 查看:17674| 评论:0

摘要: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 中新网广东新闻 南方日报 南方+香港商報 深圳特区报 广州日报……近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汕头市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登上多个央媒省媒,各大媒体以汕头非遗项目的动人风采和非遗保护工 ...
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  中新网

广东新闻  南方日报  南方+

香港商報  深圳特区报  广州日报

……

近日,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汕头市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登上多个央媒省媒,各大媒体以汕头非遗项目的动人风采和非遗保护工作的丰硕成果为视角,让更多人认识了汕头的好山好水好手艺。

央视新闻



人民日报



中国新闻网



广东新闻



南方日报



深圳特区报



广州日报



腾讯、中国侨网、ZAKER

新浪、网易、澎湃新闻等媒体……



近期,中央、省、网络等多家主流媒体的记者们用“长枪短炮”聚集汕头精彩纷呈的非遗项目展示展演,在纸媒、电视等传统媒体平台和视频号、公众号、APP等新媒体平台推出多篇报道,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浓墨重彩地宣传展示汕头非遗项目的动人风采和非遗保护工作的丰硕成果。

汕头的“传统手艺”

逆风翻盘变新晋网红!

翻看这些报道,点赞、深受触动、精神家园、地方标识、历史记忆……一个个高频词记录了汕头非遗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通过这些词,汕头非遗的文化标签清晰可见,而用镜头与笔墨定格记录的这一则则分量十足的报道,也为汕头非遗文化传承和传播之路注入更加澎湃的力量。流传民间的非遗,穿梭千百年时光,在古老的骑楼街区里鲜活地舞动,真正让“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





汕头非遗资源丰富

近年来

汕头大力推进非遗保护工作

截至目前

汕头市市级以上非遗项目为160个

其中国家级项目14个

省级项目51个

接下来

小编带你一起看看

这些精彩绝伦的非遗文化


英歌(潮阳英歌)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阳英歌舞是汉族民间广场情绪舞蹈,是傩文化的沿革、变化,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与秧歌而逐渐演化成英歌舞。舞蹈独特的表现形式融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尽显阳刚之美、稳健之美、粗旷之美。潮阳英歌舞在海内外潮人中,特别是海外华侨中有强烈的影响力和民族认同感。1996年潮阳被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英歌舞)”。




潮剧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剧是用潮汕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是广东三大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明代,已有四百余年历史。现有古装戏、现代戏剧目四千多个,唱腔曲牌、锣鼓牌子、配乐弦诗两千多首。改革开放以来,创作生产了《陈太爷选婿》《葫芦庙》《东吴郡主》等一大批优秀创新剧目,获得多种国家级奖项,培育了一批潮剧新秀和国家级『梅花奖』演员。潮剧是海内外潮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成为潮人和世界各地人民共享的国际文化财富。




剪纸(潮阳剪纸)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阳剪纸是与民俗相融合演化而成的民间艺术,主要用于美化与装饰,题材广泛,造型灵活。潮阳剪纸蕴藏大量的文化历史和原生态民俗文化信息,对研究中原文化的发源和潮汕地区的历史及民俗文化,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宝库。一九九七年潮阳被命名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民间剪纸)”。




镶嵌(嵌瓷)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嵌瓷艺术是以潮汕风格为主兼带闽南特色的民间建筑装饰工艺,是建筑工艺重要的组成部分,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作品采用浮雕和圆雕的工艺技法,瓷片色彩基于三原色,较多采用对比色强烈,又互撞互补的整体色彩气氛。精细局部和重叠连续整体,构成气势宏大或纤巧秀丽的艺术特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嵌瓷以其独特的造型美,广泛应用于祠堂、庙宇、民居等大型建筑物的装饰,对于研究潮汕古建筑和嵌瓷文化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抽纱
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汕抽纱技艺是以潮汕地区先民的衣物缂补、缝补及装饰品、日用品纹样绣制、编织手艺为基础,在清代末年融合西方图案纹样、色彩及刺绣、编织手艺形成发展起来的特殊技艺。它具有中西方文化融合的丰富积淀,是潮汕地区家喻户晓,闻名遐尔的民间手工艺,产品质量优良而闻名中外,享有“南国名花”之称,曾获得国际金质奖章和国家工艺品评比金奖,多次被国家领导人作为礼品赠送国际友人。




茶艺(汕头工夫茶艺)
第三批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汕头工夫茶起源于北宋年间,形成于明代,日臻完善于清代,并在潮汕地区相蔚成俗,以至初期幅射周边地区,且流传至东南亚各地之所以称为汕头工夫茶。其烹治之法有治器、纳茶、候汤、冲茶、刮沫、淋罐、烫杯、洒茶;茶的品饮也很有讲究,先闻其香,和气细啜,三嗅杯底,瑞气圆融。汕头工夫茶艺是潮汕传统文化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文化、艺术、道德礼仪和健身益智诸价值。





达濠鱼饭制作技艺

第七批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鱼饭在潮汕饮食文化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潮阳县志》记载,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渔民出海捕鱼,因粮食少,用刚捕之鱼煮熟,以鱼当饭而食,鱼饭由此得名。达濠鱼饭,选料考究,以其地道的传统蒸制工艺和鲜美香甜的口味,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喜爱,饮誉各地,闻名遐迩。





汕头卤鹅制作技艺

第七批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汕有 “无鹅不成宴”的民谚,说的就是卤鹅。潮汕卤鹅传统烹卤技艺以潮汕传统卤水为基础,选用世界体型最大的狮头鹅为原材料,烹制而成。其核心技艺之一在于独特卤水的配制,以酱油、冰糖、桂皮、八角、香叶、南姜、蒜头、甘草等香料,按一定比例熬制成传统卤水,香味浓郁,香色醇美,历久弥香。核心技艺之二在于烹制过程的火候及工艺操作,称为“三吊三浸”。卤鹅是“上得厅堂”的潮菜经典,也是“下得厨房”的寻常家菜,是潮菜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



汕头牛肉丸  潮式粿品  蚝烙煎制

澄海老菜脯  贵屿朥饼  潮汕橄榄菜

陶瓷微书  内画  木雕

双咬鹅舞  鲤鱼舞  潮阳笛套音乐

汕头出花园  楹联习俗  澄海灯谜

……

三江出海,潮汇汕头

汕头的非遗文化和传统技艺

说不尽道不完

邀请您2024年

来汕头扎堆“叹”非遗

汕头郑重向全球潮人

发出“2024之约”

相约2024,携手向未来



编辑:杜卫

校对:翁夏

审核:陈群

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路过

雷人
1

握手
1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