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App下载

蓝色河畔

蓝色河畔 首页 汕头新闻 汕头政务发布 查看内容

汕头市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地裂缝和地面沉降!高易发区位于……

2022-8-18 15:54| 发布者:汕头信息| 查看:8396| 评论:0

摘要:为全面规划和科学部署我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高全社会防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有关规定,汕 ...



为全面规划和科学部署我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高全社会防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有关规定,汕头市自然资源局组织编制了《汕头市地质灾害防治“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


我市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地裂缝和地面沉降
根据《规划》,我市地势南西高北东低,从南西部中、低丘陵区逐渐过渡为东部开阔的三角洲冲积平原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局部断裂构造发育。我市地处广东省东南沿海,紧靠北回归线,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水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573.0mm,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与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和气候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地形地貌和岩性是决定地质灾害分布的主导因素,强降雨和人类工程建设活动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受自然环境条件与气候条件的影响,加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工程建设活动强烈等因素,地质灾害时有发生。我市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地裂缝和地面沉降。南西部的潮南区为中、低丘陵地区,受地形地貌、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的综合作用,诱发崩塌、滑坡等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北东部为开阔的三角洲冲积平原分布地区,受岩性和人类工程活动的综合作用,诱发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地质灾害不仅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截至2020年底,全市具有不同危害程度的地质灾害点23处
根据《规划》,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市具有不同危害程度的地质灾害点23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地裂缝,威胁人数100人以上的地灾点9处,潜在威胁3370人的安全,潜在经济损失6040万元;威胁人数100人以下的地灾点14处,潜在威胁458人的安全,潜在经济损失4495万元。各类地质灾害在区内空间分布相差较大,潮阳区7处,濠江区4处,潮南区5处、南澳县5处,龙湖区2处;各类地质灾害中崩塌10处,滑坡8处,地面沉降3处,地裂缝2处,潜在威胁人口 3828人,潜在经济损失10535万元。“十三五”期间,在汕头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自然资源厅关心指导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级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市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和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零伤亡,零事故。
汕头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

主要分布于汕头市南澳县深澳镇和云澳镇,潮阳区金灶镇、谷饶镇、海门镇一带
《规划》提到,根据不同地质灾害的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发展趋势,结合地质环境分区以及气候、降水和人类工程活动等触发条件,将我市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划分为三级: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汕头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A)共有5个亚区,主要分布于汕头市南澳县深澳镇和云澳镇,潮阳区金灶镇、谷饶镇、海门镇一带,高易发区面积64.95平方千米,占整个规划区总面积的3.12%。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地面沉降。本区地质构造较复杂、岩石(层)节理、裂隙发育,工程地质岩组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多层土体、半坚硬岩组、块状坚硬侵入岩岩组,局部分布有层状较硬碎屑岩组(亚)。本区由于人口集中,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人工边坡大部分无防灾措施,属高陡边坡,受地震或大气降雨诱发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软土发育区由于建设工程加载和开采地下水易产生地面沉降。本区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1处,其中崩塌4处,滑坡4处,地面沉降3处,威胁人口1927人,潜在经济损失2635万元。
汕头市地质灾害中易发区

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沉降
《规划》提到,汕头市地质灾害中易发区(B)共有6个亚区,主要分布于金平区一龙湖区一澄海区一带,潮阳区金灶一谷饶一金浦一濠江区香炉山一广澳一带,潮南区两英镇、红场镇一雷岭镇一带以及南澳县后宅镇一深澳镇一带,面积1356.97平方千米,占整个规划区总面积的65.10%。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沉降。本区地质构造较复杂,工程地质岩组主要有韩江三角洲平原及练江平原的第四系三角洲松散层多层土体、半坚硬岩组、块状坚硬侵入岩岩组,局部为层状较硬碎屑岩组(I)。人类工程活动较频繁,对地质灾害的激活作用较明显,在丘陵区工程建设形成危险斜坡,在强降雨等因素的诱发条件下产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平原区由于韩江三角洲平原以及练江平原、榕江平原部分地带上部存在巨厚层状高压缩性软土层,在上部建筑荷载作用下,使软土排水固结,产生不均匀沉降,引发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发生。该区共有地质灾害点隐患点11个,其中崩塌6处,滑坡3处、地裂缝2处,威胁人口1956人,潜在经济损失7835万元。
汕头市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区内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均已消除
《规划》提到,汕头市地质灾害低易发区(C)共有3个亚区,主要分布于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练江平原、濠江区滨海平原,面积637.09平方千米,占整个规划区总面积的30.56%。工程岩组有砂、砾石、粘性土双层土体,其中在练江平原冲洪积土层最厚超过60m,且夹有埋藏深度不同,层厚不均的软土层;层状较硬碎屑岩组、块状较硬一坚硬侵入岩组。地形自然坡角5°~25°,残坡积层厚度1m~30m,局部>30m,植被较发育~不发育,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平原区部分地带上部存在高压缩性软土层,在上部建筑荷载作用下,使软土排水固结,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引发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发生。区内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均已消除,目前尚未发现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
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地质灾害点和隐患点

均要做好群测群防监测网建设方案
《规划》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了部署。《规划》提到,本着地质灾害防治“以人为本”的防灾减灾宗旨,结合我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要求,以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为基础,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地质灾害点和隐患点均要做好群测群防监测网建设方案,需要做宏观监测和安装简易监测设施。结合实际量力而行、分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对地灾隐患点进行必要的生物、工程治理,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民自我防范意识。对于地质环境的改变引起的地质灾害,主要以防为主,采用工程措施进行修筑或加固,在此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其造成的危害。对于人口集中、规模大的易灾点或隐患点,除减轻灾害体本身质量外,应采取避让和分期分批搬迁(如治理费用大于搬迁),以免造成较多的人员伤亡和较大的财产损失,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人口的威胁和财产损失。

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往期推荐

更多精彩 欢迎关注

汕头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Ⅲ级预警!注意防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汕小布:请帮小布转发这篇文章吧!

公众号/新浪微博/南方+/今日头条

@汕头政务发布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