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 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 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团潮州市委坚持 “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宗旨 根据团省委的统筹指导 积极引导各县镇以“生源地”优势 组织在外大学生寒暑假返乡参与社会实践 以血缘、亲缘、地缘为纽带 建立在外高校学子与家乡联系的制度化渠道 促进人才回归、资源回乡、项目回流 今年 50支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 结对成功落地 一大批“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奔赴潮州 开展政务实践、乡村振兴、企业实践、 公益服务、社区服务、兼职锻炼、文化宣传 等社会实践活动 ![]() 这个夏天 青春与潮州双向奔赴 现在让我们走进各青年队伍 聆听他们的实践故事吧 ![]()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3035636084115963906 ▲ 手拉朱泥壶宣传视频 ![]() ![]() ![]() ![]() 01 开篇·走进西塘村 7月4日,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浆筑壶心,壶传匠心”手拉泥壶调研团有幸到中国手拉坯朱泥壶第一村——潮州市湘桥区西塘村,找寻匠心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 ![]() ![]() ![]() 西塘村手拉壶事业 ![]() ![]() ![]() ![]() ▲精美的手拉朱泥壶 手拉壶是一项代代相传的民间茶具工艺。"手拉壶"采用手工拉胚法成型,与宜兴紫砂壶成型的模制法完全不同,是最原始辘轳制陶技法,具今已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西塘村手拉壶事业发展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了,其中“章氏·老安顺”为历史最为悠久的老字号代表。西塘手拉壶事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西塘制作手拉壶杰出人才的无私奉献,其中就有安顺第四代手拉壶传承人、国家级陶瓷工艺大师章燕明大师,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西塘涌现了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工艺大师,如章海元、章燕城、章锡河等,据初步统计,目前,西塘共有手拉壶精英近百人,已取得各级职称的也共有近百人,至于爱好者更是一大批,所有在业人员就高达200多人! 02 匠心·拜访手拉朱泥壶大师 ![]() ![]() ![]() ▲ 章少萍大师泡茶接待调研团 7月5日,在燕明壶艺工作室,章少萍大师为我们讲述了五代同壶的故事,使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手拉朱泥壶背后蕴含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涵。朴实淡雅的工作室中承载的不仅是五代同壶的心血,更是以她为代表的新一代手拉朱泥壶手艺人的传承精神。 匠心·拜访章柱祥大师 ![]() ![]() ![]() ▲ 章柱祥大师细心为我们解答疑惑 7月6日,调研团来到了章氏祥兴工作室,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手拉朱泥壶背后蕴含的工匠精神。 章柱祥大师从业20余载,致力于陶瓷艺术的发展与创新,每件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造型古朴雅致,色泽温润浑厚,线条流畅顺滑,广受各界手拉壶爱好者的好评。 小小的工作室中包含了从拉胚到抛光养壶等六十多道工艺的制作,一磨一洗彰显出精益求精的态度,三烧三炼体现出追求极致的精神,这大概就是工匠精神吧! 匠心·拜访张泽锋大师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张泽锋大师讲述裕德堂的由来 7月7日,“浆筑壶心,壶传匠心”手拉朱泥壶调研团有幸来到潮州市枫溪区裕德堂壶艺研究所,怀着激动的心情采访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工艺美术师——张泽锋大师。 张泽锋大师非常亲切地接待我们,给我们讲述了手拉壶的发展背景、家族传承历史故事、手拉壶种类、未来发展前景,其中谈到创立裕德堂初衷就是为了热爱、情怀和传承,以公益形式对外开放,让我们既能感受到传承手拉壶的重要性,又能感受到张老师对手拉壶独特的理解,创造了许多年轻人喜欢的手拉壶形状和图案,让年轻人热爱手拉壶,真正地喜欢它。 ![]() ![]() ![]() ![]() ▲ 调研团亲身体验手拉壶制作 匠心·拜访陈嘉大师 ![]() ![]() ![]() ▲ 调研团指导老师拜访陈嘉大师 7月9日, “浆筑壶心,壶传匠心”团队指导老师陶文聪和黎建耀在学院党支部书记邱梓荣的带领下,来到了陈嘉大师的手拉壶工作室。陈大师动情地讲述了自己做手拉壶的初衷,每年坚持创新自己的作品,做创作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坚持初心,一步一步做出属于自己特色的产品。 陈嘉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师、潮州市工艺美术大师、广东省紫砂朱泥壶专业委员会会员,锦利老字号传人,仪居手拉壶工作室创办人。 其中,十二生肖的手拉朱泥壶图案受到众多爱好者喜欢和认可,有很多爱好者慕名而来工作室拜访和参观,其作品还被各大博物馆收藏了。他身上的匠人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 ![]() ![]() ![]() 03 感悟红色精神·潮州市博物馆 ![]() ![]() ![]()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7月6日,“浆筑壶心,壶传匠心”手拉朱泥壶调研团一同前往潮州市博物馆参观,跟随红色文化的长廊,体会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调研团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有感而发,调研团成员纷纷表达了作为新时代青年跟党走的决心。 当我们踏入博物馆的大门,一幅幅珍贵的历史文物扑面而来。那些革命先烈曾经用过的物品,那些战争的场景再现,仿佛将我拉回到那段年代。我看到了他们的信念和担当,他们为了理想而舍弃一切的坚定决心。纵然岁月如梭,红色的精神却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红色研学之旅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红色历史,更启沉思的历史长河之中,我思考着今天的自己和社会。我们是否能够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精髓?我们是否能够像那些革命先烈一样,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3035654862686060549 ▲ 调研团成员心得小结 7月10日,“浆筑壶心,壶传匠心”手拉朱泥壶调研团开会进行总结,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和底蕴。通过寻访和体验手拉朱泥壶非遗项目,队员们深刻的了解了手拉朱泥壶非遗文化,也看见了潮州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的努力。队员们经过这次实践也表示,这些非物质文化是我们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作为青年学生,要发扬和传承非遗文化,带动更多的人了解非遗,为传承非遗做出自己的贡献。体悟非遗之美,助力乡村振兴。 都说非遗是时代的记忆,而孩子是时代的未来。我们则是其中的纽带,将记忆与未来串联起来,让记忆不仅是过去更是未来。 体悟非遗之美,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步,团市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我市共青团和青年的工作实际,持续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动员优势和思想优势,规模化组织大学生返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在外高校学子返乡就业创业,以青春之力助力潮州高质量发展。 供稿: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浆筑壶心,壶传匠心”手拉泥壶调研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