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新课标理念,推动学科教学深度融合,2025年5月15日下午,由澄海区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的“贯彻新课标,构建新课堂”教学开放活动信息科技+综合实践活动专场在澄海广益第二小学成功举办。澄海区小学信息科技、综合实践活动教研中心组成员,各镇(街道)、各校学科教研组长和教师代表120余人参与本次活动。聚焦未来 信息为翼信息科技专场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主题,通过公开课展示与评课议课环节,呈现AI技术赋能课堂的创新实践。![]() ![]() 澄海广益第二小学赵瀚琳老师执教四年级信息科技课《生成式人工智能》,以“体验—优化—创造”为主线,以“争当AI小画家”为任务驱动,以校园AI画展为真实情境,构建了“技术工具+跨学科素养”双轨课堂,引导学生主动拥抱AI工具。课堂以“我的奇思妙想”为主题,通过案例对比构建涵盖“主题对象、艺术风格、环境背景、情感氛围、细节优化”的逻辑框架,教会学生精准提问的方法。随后,学生小组合作设计提示词、生成画作并配写创意故事,通过“最佳创意奖”激发创新思维,以多元评价实现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统一,助力学生反思与提升。课例展示后,由区信息技术教研员王老师组织评课议课活动。赵瀚琳老师介绍了教学设计思路,区信息技术中心组组长陈烁老师充分肯定了赵老师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高度评价了本次课堂的创新意义,指出课堂以“AI画展”为锚点,以“完善提示词—创意图画—配故事”任务链贯穿全过程,巧妙设计了跨学科融合内容,落实了教—学—评一体化的新课标理念。 ![]() ![]() 总结发言中,区信息技术教研员王程越老师指出,生成式AI不仅是教学工具,也是重构课堂生态、推动教育变革的契机,未来教育应平衡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推动教育教学AI程度向纵深发展。跨科融合 全景育人综合实践活动专场以“学科融合”为主线,通过专题讲座与活动成果展示,展现了广益第二小学特色鲜明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实施模式。专题讲座环节,由广益第二小学德育处陈少真副主任做《跨科实践启新程,知行共生育全人——基于教育强国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校本实施》专题讲座。陈副主任以情境体验、主题探究、项目式学习三大融合模式为切入点,结合学校具体案例深度解析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创新融合路径,系统呈现了学校打破学科壁垒的探索成果。同时,陈老师还从评价内容、方法和结果三个方面阐述了学校的“五育评价”模式及其在学校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为区域新课标落地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校本范例。 ![]() ![]() 随后,区教研员王毅淳老师盛赞广益第二小学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先锋探索,指出学校构建的“学段融通、学科融合、家校社协同”的实践模式,与当前提倡的“大观念”理念相契合,走在课改的前沿。肯定了学校以“跨科实践”为出发点和实施途径,将“知行共生”贯穿于课程全过程,不忘初心“育全人”,勇于探索“启新程”。王老师还高度评价了学校领导的高瞻远瞩、师生的务实创新和取得的累累硕果,鼓励与会教师借鉴“广二经验”,积极探索校本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路径。 ![]() 实践赋能 多元碰撞信息科技课研讨、综合实践活动专题讲座结束后,与会教师在学校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学校各项活动现场及成果展示。科创室内,“机器人编程”涵养课程的学生聆听了《AI一直在我们身边》专题讲座。讲座呈现了AI在生活场景中的应用,将编程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深度融合,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展现了科技赋能教育的未来图景,为未来数字化人才培养奠定基石。 ![]() 劳动实践教室中,余曼丹老师执教劳动公开课《木质陀螺快旋转》,以“千年陀螺史”为引入,介绍了陀螺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指导学生亲手制作传统陀螺,将物理力学原理融入实践,让学生在工匠精神与科学思维的碰撞中,感悟中华传统智慧的现代价值。 ![]() ![]() 展览室内,涵盖书法、AI绘图、手抄报、主题征文等多元形式的作品琳琅满目,展现了广二学子全面发展的丰硕成果。在“我与AI共成长”主题引领下,学生以AI数字笔触畅想未来图景;主题手抄报和主题征文记录了学生的成长足迹,彰显了五育融合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是广益第二小学评价改革实践的生动体现;劳动主题作品融入了学生的创意思维,展现了传统与科技的对话;广二学子高紫钧的个人画展,以鲜艳的色彩和鲜艳的线条,勾勒出学生内心的童真世界。 ![]() ![]() “小雅园”劳动基地里,“丰收节”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学生与家长代表在教师带领下共同参与采收与播种。学生们手持工具,细心采收饱满、鲜嫩的农作物,享受收获的喜悦,体会“粒粒皆辛苦”的真谛;随后,学生们重新翻整土地,播下新种,实践科学种植方法。活动通过“收获”与“播种”的完整闭环,让学生感悟生命循环的规律,理解劳动对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更在亲子协作中践行“家校共育”理念。 ![]() ![]() 融合创新 引领未来以开放之姿,拥抱教育变革。本次教学开放活动以“贯彻新课标”为引领,以“构建新课堂”为实践载体,通过课例展示和专题讲座深化理论认知,在参观实践成果的过程中汲取经验,全面呈现了新时代教育理念的育人效能,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树立了新标杆,激发教育工作者对“学科融合”路径的深度思考,为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人才注入强劲动能。 END 撰稿:王程越 余 淳 编辑:林 波 初审:陈绍忠 复审:许哲斌 终审:林 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