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召开,吹响了汕头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冲锋号。 大会上 市委书记温湛滨反复强调 要让我们的营商环境 “今年跟去年就是不一样”! 这是坚定的决心 也是庄严的承诺 一场关乎城市未来、企业发展和民生福祉的变革正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展开。 ![]() 汕头市召开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吹响优化营商环境“冲锋号”,深入部署“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以更高标准、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这次对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全市动员、全域部署,与汕头奋力建设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相匹配的营商环境,提升软环境竞争力、提升城市吸引力的目标密不可分。 汕头市委市政府的意图很明显:动员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理念,谋划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提振社会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后劲,进而打通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卡点,赢得未来发展新优势。 营商环境是决定汕头未来的最核心竞争力——这是会议传递出的最强烈信号。 三大实招打造“金名片” 此次会议部署,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聚焦政务服务、综合成本和城市形象三大维度,勇于攻坚克难,将“汕头服务”打造成为新时代城市形象的“金字招牌”。 何以锻造“汕头服务”这块“金字招牌”?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指出—— 一要推动流程再造优服务,在深化“全流程”服务、加强“数字化”赋能、实施“精准化”监管上下功夫,用心用情服务好企业,着力打造“让企业群众更加可感可及”的政务服务。 二要推动要素改革降成本,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健全全要素保障体系,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全力打好降本增效“组合拳”。 三要推动转变作风塑形象,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诚信守法的社会氛围、合作共赢的开放环境,全面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汕头真正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安居乐业的沃土。 可见,汕头市委市政府正是从政治大局和发展全局出发,去认识和把握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从而推动这项部署的。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对于汕头而言,优化营商环境既是当务之急,又是制胜之道。 近年来,汕头营商环境实现整体提升,连续4年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居粤东粤西粤北城市首位。然而,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会议明确指出,与先进地区和企业群众新期盼相比,汕头营商环境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各地都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汕头也不例外。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是汕头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迎头赶上的必然要求,是汕头加快融湾进程、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能级的迫切需要,是汕头激发发展活力、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之路的关键举措。 温湛滨最后强调:要坚信“凡是大湾区、长三角能做到的,汕头也能做到,也应该要做到”! 三大密码赢取“好口碑” 近日亮相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电影《逆风而行》,不仅将主要拍摄地选在汕头市金山中学,更将南澳岛的碧海蓝天、环岛公路等融入叙事,令许多人印象深刻。 汕头元素的频频出圈,正是城市形象和口碑加速升级的生动写照。 不久前,汕头迎来荣耀时刻——被授予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全国文明城市是综合性最强、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城市荣誉,也是对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最高评价。 文明,是营商环境最闪亮的底色。 从凝心聚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到摘得这块“金字招牌”,汕头始终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和文明创建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文明之风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文明创建是一场“接力跑”,营商环境建设更是如此。这是一项由市场、政府、社会等各方共同参与协同的系统工程。正所谓: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 法治,是营商环境最硬核的方面。 汕头百载商埠因海而生、因商而兴,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这里蓬勃发展,贡献了当地7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依法、诚信、公平、透明的市场化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 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不好,关键要看法治化程度高不高。近年来,汕头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等多部优化营商环境法规,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重拳开展“春雷”“南粤执行风暴”等专项活动,严厉打击破坏营商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一项项举措,无不滋润着企业的成长,提振了企业的信心。 服务,是营商环境最直接的体现。企业所急、所需、所盼,就是营商环境建设所向。企业生存发展的“软环境”包括审批服务、金融扶持、政策支持、惠企服务等。这些方面优不优,他们的感受最直接;“汕头服务”这块“金字招牌”如何擦得更亮,他们最有发言权。 本次会议上,汕头酝酿出台的“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方案,包含了“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专项行动”“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专项行动”“营造清朗政治生态专项行动”3大行动及52项重点任务。 回望近些年,汕头坚持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数据显示,去年,汕头民间投资逆势增长 5.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2个、10.3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12月底,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超过55万户,数量居地级市第六、粤东西北第一。 优化营商环境,既是攻坚之战,也是持久之战。有了营商环境之“优”,汕头才能形成一个潜力大、劲头足的“强磁场”,集聚更多的人扎根,吸引更多的企业发展,迎来更多的项目落地开花,从而支撑经济发展的“稳”与“进”。 来源: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