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地区蚊虫进入快速繁殖期,省内多地已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登革热病例也呈快速上升趋势,面对“两热”疫情威胁,我市积极开展清理积水杂物、动态监测蚊虫孳生情况、集中清除蚊虫繁殖地等防控督导行动,坚持防治并举,降低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据了解,人群对基孔肯雅病毒普遍易感,目前,我国尚无可供使用的基孔肯雅病毒疫苗。 那么 市民应该如何做好预防? 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有什么不一样? 汕头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黄东瑾 接受汕头橄榄台采访时 解答相关疾病预防问题 Tip 对于基孔肯雅热疫情,市民应该如何做好预防? 对此,黄东瑾介绍道,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症状以发热、关节疼痛、皮疹为主要特征。市民需通过清除孳生地、灭杀成蚊、做好个人防护三方面做好预防。 首先,要清除积水: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要彻底清理家中及周边环境积水,比如关注家中花盆托盘、饮水机积水、水生植物等蚊虫孳生地,积水容器需倒置或加盖。 其次,要做好家庭防蚊:家中可使用纱门纱窗、蚊帐、电蚊拍、电蚊液、蚊香等防蚊。 最后,外出记得做好防护:外出最好穿浅色长袖衣裤,并使用有效的驱蚊剂(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成分)。 Tip 如果发现疑似症状如何就医?患者可否自行用药? 黄东瑾提醒,如果出现基孔肯雅热的疑似症状,如突发高热、关节疼痛、皮疹等,建议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汕头市人民医院为基孔肯雅热哨点医院,可以快速对相关病毒进行排查和治疗,如果居民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可第一时间到汕头市人民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相关检测(如登革热NS1抗原检测等)进行辨别和实验室确诊。特别是有流行地区旅居史者,出现突发高热、关节剧痛以及皮疹症状时,就诊时应主动告知暴露史。 基孔肯雅热为传染性疾病,不建议患者自行用药处理,基孔肯雅热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退热、止痛等。然而,某些退烧药如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不推荐使用,因为它们可能会加重病情或引发其他不良反应。儿童应避免使用水杨酸类药物,而可以选择对乙酰氨基酚。由于用药不当可能会带来风险,因此患者应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另外患者未及时落实规范收治,一旦出现蚊媒传播现象,将造成病毒传播的情况。 Tip 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有什么不一样? 据黄东瑾介绍,基孔肯雅热与登革热各有特点,这两种病都是通过花蚊子(伊蚊)传播的病毒性疾病,但症状和危险程度有差异。 基孔肯雅热的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急性发热、关节疼痛和皮疹。登革热包括突发高热、剧烈头痛、肌肉和关节痛以及皮疹。基孔肯雅热标志性的关节剧痛更持久,而登革热虽然关节痛相对较轻,但发热期更长。登革热的危险在于其重症可能导致严重出血或休克甚至死亡,而基孔肯雅热出血倾向较轻,较少危及生命。 ![]() 夏日炎炎 蚊虫增多 了解知识 做好防护 才能更好为自己与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 编辑:许钊达 校对:翁夏 审核:陈群 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