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会长,最近您的腰痛还会再犯吗?您太太呢?她身体如何?”9月10日下午,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兼脑血管病区主任黄楚明拨打了一通跨洋的微信视频电话,视频那头是泰国潮州会馆副主席、泰国饶平同乡会会长陈鑫哲,“黄主任您好,还没下班吗?我跟你说,最近我的腰基本不疼了,我太太的头也不疼了……” 黄楚明和陈鑫哲在视频中拉起了家常。原来,陈鑫哲在汕头访问期间突发腰痛,选择在家乡就医治疗。而这已不是他第一次信任汕头医疗。去年,他的夫人陈女士就在汕头成功接受脑血管手术并痊愈。两次特殊就医经历,让海外侨领深切感受到故乡医疗的专业实力与暖心服务。 ![]() 黄楚明和陈鑫哲进行视频通话。 暖心响应,精准“拆弹” 2024年5月,陈太太在汕头期间突发头痛,前往汕头市中心医院检查,意外发现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可能导致致命性脑出血。虽然可以选择返回泰国治疗,但往返乘坐飞机时急剧变化的气压,随时可能引爆这颗脑血管“炸弹”。 当时,泰国的医生告诉陈鑫哲,“拆弹”手术有10%—20%的可能导致瘫痪,这一数字让一家人心惊不已。面对如此高的风险预估,他们开始多方咨询,对比海外和家乡的医疗资源。 令人意外的是,汕头市中心医院脑血管病区主任黄楚明团队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估:“我们认为这个手术的风险仅在1%左右。”黄楚明解释说,这项手术在汕头市中心医院已是成熟技术,“我们做的例数多了,风险都是可控的,我们有信心和技术!”在过硬的专业能力和多学科协作的成熟机制下,该院迅速启动了多学科会诊,为陈太太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 经过充分沟通,陈鑫哲一家最终选择了在家乡的医院完成这个高风险手术。陈太太在汕头市中心医院办理入院,两天后手术,术后第三天即带着笑容步行出院。“住院时他们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护,出院时还送花给我们,这种关怀让我们倍感温暖。”陈鑫哲说。 术后,黄楚明团队多次随访,陈太太情况稳定。术后一年,即今年5月,陈太太回到汕头市中心医院复查显示,病灶已完全消失,血管通畅良好,标志着这一次“拆弹”取得圆满成功。 ![]() 护士为治愈出院的陈女士送花。 以医为桥,惠侨连心 记者了解到,作为著名侨乡,汕头近年来搭建了多元化的侨务联络平台,加强与海外侨胞的互动,以一系列引侨、联侨、惠侨、聚侨的举措,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而汕头市中心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也以优质的医疗技术与服务助力侨务工作,为有需要的侨胞侨属提供坚实的健康保障。 “海外侨胞跨越重洋送来信任,我们深感荣幸。”黄楚明说,医院团队要用最优质的技术和服务,助力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陈珊珊也表示,能为侨胞贡献医疗力量倍感荣幸,也非常欢迎更多侨胞回家乡看看。 陈鑫哲夫妇的两次在汕就医经历,正是“侨乡医暖”的生动注脚。汕头医疗用专业与温情,回应了侨胞的信任。近年来,越来越多华侨慕名而来,到汕头寻医问药,大家都不约而同感叹,汕头医疗水平越来越高,服务越来越好,为侨胞保驾护航,让海外侨胞感受到家乡的温暖。汕头市中心医院在高水平建设平台的支撑下,医疗技术持续与国际接轨,不仅能开展各类高难度手术,在康复治疗等领域也形成了特色优势,让海外侨胞在家乡就能享受到放心、贴心的医疗服务,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新闻短评 治愈的是病痛 传递的是乡情 两年间,泰国潮州会馆副主席、泰国饶平同乡会会长陈鑫哲和爱人陈女士两度在汕头就医。他们交付给故乡的,是一份跨越山海的深厚信任。这是一种游子无论走多远,都知道永远有故乡可依靠的笃定。“侨乡医暖”,汕头用优质医疗这种最直接的方式,把故乡的牵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健康守护。这份双向奔赴的医患情缘告诉我们:最高级的医疗服务不仅是技术的精湛,更是文化的回归;最有效的“引侨、联侨、惠侨、聚侨”,不仅是政策的召唤,更是用专业与温情编织的生命安全网。当游子们无论身在何方,都知道永远有一个温暖安全的港湾在故乡守候,这或许就是新时代乡愁最踏实、最安心的落脚点。 来源:南方+、汕头融媒集团 编辑:树臻校对:达钊统筹:英凯 往期推荐 更多精彩 欢迎关注 汕头发挥侨乡优势,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召开 ![]() 汕小布:请帮小布转发这篇文章吧! 公众号/南方+ @汕头政务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