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三新”教学改革和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探索知识与生活联系的课堂教学新理念、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内外互动的课堂教学新方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2025年9月28日下午,澄海区高一数学公开课在澄海苏北中学举行,区高中数学教研员、区高一数学教师、苏北中学数学组全体教师及部分行政领导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第一环节,由苏北中学林泓老师开设题为《2.2基本不等式》(第一课时)的公开课。林老师通过AI化身赵爽先生,将历史人物与文化典故无缝接入课堂,让学生在感悟数学文化的同时,为生动的互动体验所吸引,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感。本节课由赵爽弦图引入重要不等式,再通过代换得到基本不等式;接着用多种代数方法对基本不等式进行严格的证明,展现了数学逻辑推理的纯粹之美,也为学生解题提供更宽广的思路。随后,林老师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寻找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第一个活动引入GeoGebra动态图,直观地展示了圆中半径与半弦的大小关系,给出基本不等式在圆中的几何解释;第二个活动由学生演示用两个面积分别为a、b的正方形纸通过对折,拼凑得出了基本不等式的几何解释。通过两个探究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这也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典范应用,它让学生深刻理解到,数学的代数与几何两大分支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最后,林老师借助AI设计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对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要满足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进行辨析,并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基本不等式的应用。AI赋能的数学新课堂,深刻地重构了“教”与“学”的生态,它让数学变得可知可感,让学习变得个性精准,让思维变得深邃灵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数学素养。![]() ![]()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由区高中数学教研员李立峰老师组织听课老师对本节课进行研讨。老师们普遍认为本节课从数和形的角度对基本不等式进行深度剖析,对于概念的解读与分析非常到位,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设计课堂探究活动和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参与度,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例题、练习的设计合理得当,从特殊到一般,层层递进,最后总结出两大应用模型“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AI和GeoGebra软件引入课堂,让教学更具趣味性,极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提高课堂效率,体现了从知识传授到素养培养的转型意识,是一节成功的概念课,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 ![]() 最后,区高中数学教研员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同时针对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鼓励老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合理运用AI这一教学辅助工具,让课堂教学变得更精彩。 END 撰稿:李立峰 马少创 编辑:林 波 初审:陈绍忠 复审:许哲斌 终审:林 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