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7日,十五运会龙舟项目决赛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仙湖展开竞逐。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23支群众龙舟队伍劈波斩浪,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速度与激情。 ![]() 十五运会龙舟项目决赛现场 虽然赛事已经落下帷幕,但是赛事的亮点却依然被津津乐道,总结起来就是以“跨界融合”诠释“同舟共济”的大湾区精神。 文体融合,传统活化 在十五运会龙舟项目决赛赛场上,龙舟文化与体育竞技碰撞,迸发出传统活化传承的创新火花。作为岭南水乡的“活态文化基因”,龙舟运动根植于珠三角河网密布的农耕文明,承载着宗族认同与祈福纳祥的精神内核。 赛事举办地佛山南海素有“中国龙狮运动之乡”的称号,龙舟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至秦汉时期,明清时期龙舟活动已深度融入民众生活。作为岭南龙舟文化的核心集聚区,南海扒龙舟、赛龙舟的传统习俗历经岁月洗礼,至今依然生机勃勃,已形成“村村有队伍、年年有赛事”的全民参与盛景。 ![]() 佛山叠滘龙舟比赛现场 据统计,目前南海全区共有超千支龙舟队,龙舟2000余条,龙舟扒丁约2000人,龙舟教练约220人。区内还活跃着8个龙舟协会和9个俱乐部。 今年5月17日,在佛山叠滘盐步老龙起龙仪式中,村民将沉埋河底 ,已有593年高龄的坤甸木龙舟唤醒,以古法“采青”祭拜,延续起自明宣德年间的敬畏之心。这种由祭祀图腾演变为全民节庆的文化生命力,正是“宁可煲烂,不可扒慢”的岭南精神写照——既是对先民劈波斩浪的致敬,亦是对当代大湾区团结同心进取精神的诠释。 ![]() 村民正在将沉埋河底的坤甸木龙舟挖起 三地联手,湾区同心 本次赛事创新采用粤港澳三地选手联合组队模式,打破地域界限,实现技术融合与文化共融。 7月7日上午,粤港澳联队在十五运会龙舟项目混合组(22人龙舟)500米直道赛决赛亮相。发令枪响后,龙舟如离弦之箭冲出,桨手弓身挥臂激浪,鼓点铿锵指挥节奏,三地选手齐心协力,奋勇争先的精神令人动容。这种组队形式不仅提升竞技水平,更成为湾区人文交流的鲜活载体。三地选手同舟竞渡,也成为粤港澳三地同舟共济、携手共进的写照。 ![]() 粤港澳联队参赛队伍 群众“主演”,全民全运 作为十五运会的群体项目之一,龙舟比赛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热情,体育竞技也不再只是精英的游戏。 端午期间,叠滘龙舟漂移赛吸引超68万人次现场观赛,六旬老人携幼童冒雨助威。汕尾品清湖赛事首创女子龙舟队,改写“男性主场”传统,322名选手竞渡展现巾帼力量。深圳光明区“旱地龙舟”走进500个家庭;佛山“龙舟进校园”覆盖千所中小学······群众参与,万人空巷。 ![]() 佛山叠滘龙舟赛现场吸引众多市民现场观赛 文旅融合,激发动能 龙舟已成为撬动区域经济的超级IP,“跟着龙舟去旅行”线路串联佛山环两江生态游、汕尾红色文旅,带动端午假期全省旅游收入114.4亿元;叠滘“龙船饭”宴席万人同享,九江双蒸酒、顺德鱼生等非遗美食借势出圈,衍生“老龙咖啡”“龙舟文创市集”等年轻消费场景,单日吸金3.45亿元。更引人瞩目的是其国际影响力:英国剑桥龙舟节上,汕头妈祖龙舟队以“跪姿压浪”绝技惊艳泰晤士河;德国女婿Michael成为叠滘首位外籍桨手,向1546万海外观众传递“同舟共济”的中国哲学。 ![]() 揭阳上演千桌万人龙舟饭盛宴 本次赛事期间,佛山以“赛事+文旅”深度融合为抓手,精心打造精品赛事文旅主题线路,有力激发消费新体验,共同书写群众运动与文旅产业发展互促共荣新格局。 来源:汕头橄榄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