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App下载

蓝色河畔

蓝色河畔 首页 潮州新闻 潮州新闻 查看内容

补短板建机制促“三治”常态化

2016-2-15 09:53| 发布者:admin| 查看:527| 评论:0|原作者:大华网|来自:潮州日报

摘要:   本报记者杨碧娜    “轰轰烈烈的整治行动必不可少,但运动式的整治背后,更应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三治’措施制度化,责任下移,落实到人,‘三治’工作的整治成果才能得到巩固。”市政协委员丁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杨碧娜

  

  “轰轰烈烈的整治行动必不可少,但运动式的整治背后,更应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三治’措施制度化,责任下移,落实到人,‘三治’工作的整治成果才能得到巩固。”市政协委员丁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丁捷说,去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开展为期三年的以“治水、治气、治脏”为主要内容的“三治”工作以来,全市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城乡各地“脏、乱、差”明显减少,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正逐步落实完善。

  “虽然当前‘三治’行动取得明显成效,但要实现三年整治目标,我们必须认识到,目前尚有不少短板,我们必须努力补齐他们。”丁捷认为,当前,治脏方面,县区垃圾处理场(厂)建设步伐比较缓慢;治水方面,排污管网建设滞后问题需要主管部门加大力度推进;治气方面,对工矿企业等污染企业的监管较弱,应加强措施,扩大大气污染检测范围。

  丁捷认为,大规模的“三治”行动之外,“三治”工作应加强制度建设,以机制保障工作持续、有效开展。要建立“三治”工作责任机制,做到目标明确、主体下移、责任到人。要完善“三治”工作的监督机制,让社会各方拥有监督权,让监督落到实处。最后,丁捷强调,要用好地方立法权,以地方法规形式把“三治”工作内容合法化,让“三治”工作有法可依,让“三治”工作逐步向常态化转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