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754 - 88943210
  • 0

[转帖]介绍二十五位潮汕人

甘蔗頭 发表于 2007-2-5 01: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2304 60
[img] UploadFile/2005-1/200513115353296.jpg[/img] [im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60)
建议置顶嘎 提醒下了哦
据报道, 2月5日-2月11日,中央电视台CCTV将播出汕头城市形象专题片《走遍中国·走进汕头》,具体播出时间为每天晚上8点在CCTV-4首播,次日上午5:05、10:10重播。播出内容共七集:
第一集:寻找粤东第一大港
第二集:汕头“火车路”寻踪
第三集:寻找“关先生”
第四集:达濠古城探秘
第五集:达信大帝传奇
第六集:南澳岛寻宝
第七集:“东京”沉没之谜
2007-2-5 01:46:00
[img] UploadFile/2005-1/200513115353296.jpg[/img] [img]
以下是引用甘蔗頭在2007-2-5 1:46:00的发言:
建议置顶嘎 提醒下了哦
据报道, 2月5日-2月11日,中央电视台CCTV将播出汕头城市形象专题片《走遍中国·走进汕头》,具体播出时间为每天晚上8点在CCTV-4首播,次日上午5:05、10:10重播。播出内容共七集:
第一集:寻找粤东第一大港
第二集:汕头“火车路”寻踪
第三集:寻找“关先生”
第四集:达濠古城探秘
第五集:达信大帝传奇
第六集:南澳岛寻宝
第七集:“东京”沉没之谜


支持````
我顺便把所有的连接都转过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5 3:18:15编辑过]
2007-2-5 02:50: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潮汕人物介绍:序


最近,每天晚上我的时间基本上都被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所占据。比赛中,经常看到一些来自边远地区的选手,他们把传播当地的民俗文化为己任,在台上深情地歌唱自己的家乡。这让我回想起大一的时候,宿舍的人让我唱一首家乡的歌曲,于是我很羞涩地唱着曾经风靡潮汕地区的《苦恋》。虽然他们笑得前仰后翻,我却为潮汕人还有自己的原创音乐而自豪,如今,这次青歌赛又刺激了我的潮汕情结,于是我在主攻哲学的同时兼攻潮学,并做一些粗浅的介绍。
潮汕是一个地理文化概念。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沿海,分属三个地级市管辖:汕头市、潮州市和揭阳市,其中汕头市是中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潮州市是潮汕的文化中心。我家就在汕头市,这里刚好不偏不倚地位于北回归线上,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沿海旅游城市。在这样一个城市里,一切都是那样的悠闲,就连说话也不需要快节奏,而我这种慢条斯理的说话方式,在这里竟然是如此合理,以至于我到北京,朋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听我把话讲完。
潮汕人有自己的方言,潮汕话,这是闽南话的一个变种,因此,我们与海峡对岸的台湾,语言基本上是相通的,但与广州人的语言却相去甚远。很多人以为我是广东人就必然会说广东话,而我总要解释一番,到现在我还不会说省话,也成为了很多汕头同学的笑柄,因为我对他们喜欢的香港的本港、翡翠台实在没有兴趣。
潮汕有自己的菜系,潮菜,需要大量的海鲜、复杂的调料,所以北京的潮菜馆,不是我这种穷学生可以进去的;
潮汕有自己的饮茶习惯,工夫茶,潮汕人每家都有精美的茶具,一家人吃完饭后坐在茶几旁,端起小小的茶杯,边品茶边看电视,把“工夫”耗掉;
潮汕有自己的戏剧,潮剧,可惜我到现在都不会欣赏,它期待着现代化,期待着复兴,就像白先勇对昆曲的改造那样。
这里有热情好客的潮汕人,他们吃苦耐劳,精于经商,甚至被冠以“东方犹太人”的美誉,但他们也担心,自己会像犹太人那样遭到报复,因为他们太“精明”;
他们与人为善,广结善缘,处处讲求人情味,有时候受了委屈,“忍”字当头,逆来顺受,不过很快也乌云散去,因为他们受到佛祖的照顾,很容易就看开;
他们秉承老庄哲学,悠闲自在,逍遥人生,日子过得滋润,却有可能不求上进,等待海外侨民的救援;
他们热爱家乡,把衣锦还乡当作人生最大的目的,于是无论他们跑到地球哪一端,总要落叶归根,为家乡做点贡献;
他们团结互助,即使远离故土,也能创造“自己人”的家庭氛围,于是有人嫉妒,说他们太抱团;
他们生活在“海滨邹鲁”,(鲁是孔子的故乡,邹是孟子的故乡,“海滨邹鲁”指潮汕地区),于是尊孔崇孟,热爱读书,重视教育,也追求功名利禄……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古典文化,熏陶出这样一些独特的人。在这些潮汕人中,有的为生活所迫,有的因拒绝平庸,有的愿意为弘扬潮汕文明而奉献一生,于是他们高高地站了起来,带领潮汕人抵御外敌的侵略,带领潮汕人建设自己的家乡,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芳名,这些人是既是潮汕人的骄傲,也是中国人的骄傲,值得潮学研究者大书特书。就像我在普及哲学一样,我也愿意普及潮学,介绍这些潮汕名人。
2007-2-5 02:52: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潮汕人物介绍之一:李嘉诚
在汕头市有一家很先进的医院叫汕头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不过老百姓都管它叫“李嘉诚医院”,可见汕头人都知道李嘉诚对家乡的大恩大德。要介绍潮汕人,第一个当然要介绍李嘉诚,这无疑已成为惯例。2006年,汕头人评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十大城市名片,评选结果为:工夫茶、潮剧潮乐、潮菜、潮商、觉石风景区、南澳岛、百载商埠、北回归线标志塔、李嘉诚与汕头大学、中国玩具礼品城。李嘉诚的威望,已经足够使他成为汕头的城市名片,他使潮汕地区告别了没有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历史,而这个地区的人民对教育几乎有着狂热的信仰。我常常会去汕头大学打球,我甚至已经为退休之后的生活做好准备,在这里研究潮学,当然,这是梦想。关于李嘉诚的文章已经汗牛充栋了,不需要我再进行考证研究,下面我直接转载一篇文章。
[转载]全球十大富豪的华人——李嘉诚先生(潮汕海内外名人网)
李嘉诚先生在华人地区里,大概无人不晓李嘉诚的大名。这位风云人物的创业史——从卖塑料花开始发展到在房地产业界倒转乾坤——也可谓街知巷闻。李嘉诚这个名字,对于香港人来说更加意味着是财富。“扶助内地的教育和医疗事业是我最大的心愿,未来我的奉献一定会比过去的十年大大增加。终此一生,我要一路这样做下去。”这是李嘉诚先生对祖国人民立下的精诚承诺。他这么说了,也一直这么做了。发展和奉献是李嘉诚先生一贯遵循的信条。发展是为了更多的奉献,奉献能促进更大的发展!李嘉诚1928年出生于潮安县城北门街面线巷(今属湘桥区)一个书香世家。1940年移居香港,1943年辍学,当过学徒和推销员.1952年创办长江塑胶厂。1972年7月,改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11月1日推出股票上市,扩大公司资产。1979年购入英资和记黄埔有限公司22.4%的股权,成为第一个入主英资财团的中国人。从1986年起名列香港首富,进入世界华人超级富豪前列。1992年,他投资35亿元于福建省福州市旧城区改造项目;同年,长江实业集团投资32亿对北京城南马家堡与城东长营乡进行改造;1995年李嘉诚旗下的和记黄埔公司挥师上海,投巨资于货柜码头建设。而由长实、和记与中银等集团联组的香港汇贤投资公司斥资20多亿美元(长实集团占52%),在首都王府井建设的东方广场,这是目前亚洲地区最大型的民用建设项目。李嘉诚先生还把目光投向首都的旅游业,他出资(51%股权)收购北京长城饭店等七家大酒店。从90年代以来,他投资范围已涉及房地产、旧城区改造、港口、货柜码头、能源、旅游、道路等,总投资已达60多亿美元,这极大地支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早在80年代初,李嘉诚先生就在汕头市创办了汕头大学,总投资已逾10亿港币。1998年8月,由教育部和李嘉诚先生共同投资在中国设立并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此举在中国教育界、知识分子中引起轰动。此外,李嘉诚先生还在北大百年校庆时,捐资7000万元,兴建了新的北大图书馆,使北大图书馆成为亚洲大学中最大的图书馆。李嘉诚先生的拳拳赤子心,爱国爱乡之情受到了中国党和政府的高度赞扬,深受中国人民的爱戴和敬佩。1 993年10月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李嘉诚时,称赞他“有胆量有见识”,“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踏入新世纪,李嘉诚获得了国际杰出企业家大奖,是获得此殊荣的第一位华人实业家。美国《福布斯》杂志推出新一轮全球十大富豪排名榜,李嘉诚以126亿美元(约合983亿港元)的个人身价,首次在榜上排名第十,也是第一位晋身全球十大富豪的华人。
2007-2-5 02:53: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潮汕人物介绍之二:黄光裕
大一的时候,我曾经陪好友去北京动物园附近的国美电器买手机,当时国美电器的手机价格之低让我惊叹,后来我才知道,这家公司的老板竟然是一位潮汕人,黄光裕,如今,他已经成为潮商的新一代领军人物。黄光裕,1969年生,出生在广东汕头市潮阳铜盂凤壶村。小时候,家境清贫,16岁初中尚未毕业就辍学了,随后,辗转来到北京。1986年,17岁的黄光裕跟着哥哥,揣着4000元,加上借来的3万元,在珠市口附近盘下一个 100平方米的门面,兄弟俩决定做家电生意——这就是国美电器连锁店的发端。(引自中国企业家网)2004年,35岁的黄光裕在胡润版《中国百富榜》上以105亿的身价,成为中国内地新首富,一时轰动世界,接着,他开始获得各种新闻界、企业界颁发的大奖;一位名叫吴阿伦的记者还为他作传,名为《105亿传奇——黄光裕和他的国美帝国》,一时间,平时低调的黄光裕成为风云人物,创业青年心中的偶像。2005年,衣锦还乡的黄光裕参加了在汕头举行的首届潮商大会,他坦言潮汕话已经不太熟练,而且遗憾的是,汕头市还没有国美店。黄光裕开始大量地投资家乡,造福桑梓,为家乡慈善事业和教育事业捐款,做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潮商。
[转载]黄光裕:打造国际商业帝国(新浪网),作者吴阿伦
三个关键点上的三次创新   1987年,国美电器在珠市口一个不足100平方米的小门脸里诞生。17岁的黄光裕只身从广东来到北京,踏上一条还未来得及构筑的梦幻之路。在他还不知道连锁电器超市这个概念的时候,1996年,一位热心记者建议他到美国走走,因为那时国美的发展形式无形中已和美国的电器超市比较接近。黄光裕直到此时才有了电器连锁的概念。  1993年,黄光裕将北京的几家门店“国豪”、“亚华”、“恒基”等,统一为“国美”,拥有了自己的品牌。此举为国美今后的扩张奠定了基础,黄光裕可谓是国内企业家中最早有“品牌意识”者之一。1996年下半年,以长虹、海尔等为首的国内家电企业崛起,国产家电品牌发展势头势不可挡。黄光裕感受到中国家电制造业所具备的特有优势以及所带来的巨大潜力,他迅速地将产品结构由先前单纯经营进口商品转向经营国内品牌,几乎在一夜之间,所有国产品牌都稳稳地站在了国美的展示台上。现在,国产、合资品牌已占国美所售商品的90%。1999年,国美走出京城,开始全国性的跨地域经营。从天津开始,上海、成都……一路攻城略地,迄今国美在全国40多个城市有了自己的“势力”。黄光裕的创新思路体现在国美经营的每一步。虽然国美的成名起源于它的“低价格”,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厂家、商家大打价格战时,国美又提出了“免费送货上门”、上门安装调试、800免费电话服务等举措,这些举措的实施使国美的售后服务比一些大商场还周全,大大提升了国美的竞争力。  低价策略为小小的国美电器店带来了不少回头客。不仅是薄利多销,在货源上它也下足了功夫。其次,得益于快速扩张的业务模式。从1993年起,国美开始在北京开设连锁店,到1995年已经拥有了10家店。到1999年,黄光裕不再满足于北京市场的成就,从天津开始,拉起了全国扩张的大旗。从此,几乎每个月就有两家国美直营店及一家加盟店在某一个城市诞生。同时,国美电器的商品种类也不断扩展,有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小家电、通信、IT产品等。2004年,国美又增设了数码产品、音像制品等。  经过这些年迅猛的全国性扩张,国美已经织就了一张疏而不漏的“零售大网”。凭借着这张网,黄光裕有了足够的资本挟“价格”号令诸侯,将上游生产商的利润一刀割下让利给消费者。 残酷竞争中的急速扩张 2005年,国美在全国范围内的门店数量由200家遽然扩充一倍,达400多家。  其实在2004年末,国美就曾向外界宣布过,新的一年它将增开门店300家。而此前18年时间里,国美总共发展门店数也不过200多家,这种利用一年的时间即将门店数量膨胀一倍的计划,令业界愕然。而随着国美网络遽然扩充一倍,它与竞争对手的差距陡然拉大。将网络迅速扩张一倍后,黄光裕的焦虑感也许可以些许减轻。因为至少从零售网络的庞大上,它已经将所有的对手远远甩在后面。站在一个不可思议的高点上,黄光裕没有作丝毫的停留。首富地位似乎不能令他满足,尽管2005年他又一次被胡润富豪榜认定为中国内地首富,而其身家更进一步提升到140亿元。各种生活方面的奢侈和享受似乎也不能令他满足。他几乎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他的事业中。他身边的朋友们眼中的他,惟一的爱好就是工作、工作。他的生活,不是在开会,就是在睡觉。他不对外宣称他有什么远大理想,但在公司内部的会议上,他对他的部下们讲:要打造一个影响无处不在的商业帝国。2005年,除了国美电器网络急剧扩张之外,另一个独立于国美电器品牌之外的电器零售品牌“鹏润电器”也开始在沈阳等城市推出。这个品牌定位于高档电器产品零售,与以销售大众型电器、价值优势取胜为特点的国美电器形成品牌差异和互补。可以料想,迅速变大的国美网络,高端的鹏润电器,如果运营得当,都会给黄光裕带来巨大的资本市场卖点。即使你将这些都当做他为自己的资本运作游戏堆积筹码,他敢于押出赌注,他的执著程度也是令人称奇的。 执著精神打造商业帝国 凭借执著精神,黄光裕用18年的时间打造了家电连锁业的一个奇迹。凭借对信息和反应速度的偏执,起步阶段的国美将家电零售变为一种“货如轮转”的游戏,将具有僵硬进销体制的国营家电卖场远远甩在后面,当展开全国扩张时,国美每到一地都遭到各种疯狂的抵制和封锁,打架,闹事,竞争对手以各种手段进行滋扰,但国美顽强地在一个个城市站住了脚,并且迅速改变了当地家电销售业态,将平均价格拉下1/5。这一切,源于黄光裕身上的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精神以及抓住机会就出击的执著态度。  黄光裕的管理风格是批评得多、表扬得少,对事情要求非常严格。假如你赚了3个亿,他则要求你赚5个亿。虽然在张志铭操盘国美期间,国美发展得很不错,但黄光裕也经常对张志铭及其他国美高管说,如果不是为了给机会培养他们,如果是他亲自操盘,那国美可能比现在还好。这当然也可能是一种激将法的策略,黄光裕内心也清楚能不能完成、能完成到什么程度。  黄光裕2004年年底给国美定下到2008年达到1200亿元销售额的目标,受到国美内部不少人的怀疑,他们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在黄光裕身边工作了近20年的李俊涛说:“这才是光裕做事的风格。他先定下一个很高的目标,再去发现、寻找帮助实现这个目标的一个一个支撑点,然后切实地去做、去执行。国美这么多年发展这么快,如果不是黄总有很高的目标要求的话,你想这可能吗?”  伴随着国美这么多年的扩张历程,各种关于倒闭、资金链断裂的传言一直围绕着它。但不少昔日的竞争对手倒下了,消失了,国美却以异常的速度成长起来。  如今,刚取得了融资渠道、巨大品牌效应的黄光裕,又一次将自己的命运赌押在了轮盘上。无疑,黄光裕的心中有充分的自信理由,将国美打造成一个国际商业帝国
2007-2-5 02:54: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潮汕人物介绍之三:赵汀阳
把当红哲学家赵汀阳作为第三个潮汕人物进行介绍,只是因为他和我的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有关:西方哲学。毕业前的一段时间,我在图书馆看一本书,叫做《没有世界观的世界》,这本书几乎看不到那些教条主义、意识形态的东西,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提倡“无立场分析”。虽然我并不喜欢政治哲学,但我却被他对“天下”观念的阐发所吸引,很明显,这是一部试图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著作,作者研究西方哲学的目的,似乎是在以他山之石来攻玉,这也满足了我这个东方至上主义者的小小的愿望。书中讲了很多博弈论的东西,而当时我正在热衷于用博弈论来分析社会生活百态。后来我又下载了一集百家讲坛,主讲人是赵汀阳,演讲题目《以“天下”观世界》,当我听到作者把“要”字读成“又”音时,我忽然意识到大概只有一个地方的人会这么读,那就是潮汕人。上网一查,果然如此,于是我庆幸自己并不孤单。当明白了赵汀阳的潮汕身份之后,我觉得他的“天下”理论就很顺理成章了,因为这种心态本来就是潮汕人的文化心态,一种乐观、入世却被动、无为的处世方式。
[转载]赵汀阳先生简介(赵汀阳哲学网,作者王球)
赵汀阳,1961年出生,广东汕头人,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本科毕业,1985-1988年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李泽厚先生,此后一直在中国社科院学习和工作。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互动知识中心主持,并在北大、清华和浙大兼任研究员。在国际合作上,担任巴黎欧洲跨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常委、中国观察站主持;法国“跨文化关键词大百科全书”中国部分主编(Le Robert);法语哲学世界协会中国分会副主任以及联合国教科文“哲学日”中国项目主持。   其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到伦理学、政治哲学、哲学逻辑和知识论。1992年以前,研究重心在西方哲学,特别是维特根斯坦和胡塞尔。1992年以来逐步提出自己的一些独创理论,其中“可能生活”理论、“无立场分析”和“综合文本”有着比较广泛的影响。90年代初发表的著作有《美学和未来美学》(1990)和《哲学的危机》(1992)。1994年,构成赵汀阳思想核心的伦理学著作《论可能生活》问世,此书一出即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值得注意的是,其影响至今似乎方兴未艾,200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修订版,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了他的伦理学理论,使得此书和作者赵汀阳再一次成为学术界的焦点。从1994年《论可能生活》发表至2004这十年间,相继出版的重要著作有:《22个方案》(1997)、《一个或所有问题》(1998)、《人之常情》(1998)、《直观》(2000)、《长话短说》(2001)和《没有世界观的世界》(2003)等,另外还主编两部以书代刊式的年度性杂志:《论证》和《年度学术》。   受早年攻研西方哲学影响,赵汀阳的著作形式上颇具西方风格,尤其体现在论证时不惜笔墨大量运用逻辑,然而事实是,在学术姿态上,赵汀阳秉承“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传统中国风质,摆脱西方式的繁琐的术语纠缠,直面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与现实和时代紧密相关,问题本身都是“人们心中的困惑”。不仅如此,如果说赵汀阳在人们看来似乎更接近“哲学家”,而区别于当下不少仅凭已有的学术“老本”为生计的 “教授”的话,那么其最大特点便是敏锐地找到那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之为“箭靶”,并且能够原创性地提供给人们新的视角,抓住问题的突破点,通过这种“射击工具”的“更新”而非仅仅简单对它“修复”,代之以更能直接命中靶心的方法论的转变。其“可能生活”理论、“无立场分析”和“综合文本”都是在汲取中西哲学思想精髓的基础上提出的方法论突破,而在赵汀阳的学术文本中,他对这种新方法论的运用也相当灵活圆熟,若按赵汀阳“to be means to do”的原则看,那么这种新的方法论(也是新的哲学)无疑是较为成功的。   赵汀阳学术工作的突出特色是从观念到方法都体现了鲜锐的创新意识与罕见的理论气魄。他的“可能生活”理论和“无立场分析”理论等是中国哲学界空前的伦理学与方法论建构。他的学术工作在学界引起很大争论,褒贬互见,评价不一。
2007-2-5 02:55: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潮汕人物介绍之四:马化腾
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我申请了一个7位数的QQ号,成为一名Q民。当时我知道,国外还有一种叫ICQ的东西,我和移居澳大利亚的初中同学波仔用ICQ,不过我告诉波仔,一定要改为OICQ,因为那个更中国化,也更人性化。我想起了曾经留学英国的师父说过,在英国麦当劳永远只是那几种汉堡,而在中国却永远都有新的汉堡。ICQ就像英国人的汉堡,而OICQ却永远推陈出新。两只圆乎乎的企鹅,成为这场通讯革命的图腾,而这场革命的幕后英雄,我们却很陌生。不过要记住他的名字却很容易,只要我们想起QQ的腾讯公司,我们就能想起他的名字:马化腾。马化腾,何许人也?1971年10月出生于汕头潮阳。1984年随父母从海南迁至深圳。1993年毕业于深圳大学计算机专业,进入润迅通信发展有限公司,任软件工程师、开发部主管。1998年创办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多次被评为“中国十大IT风云人物”。2004年6月,腾讯在香港上市,马化腾担任公司董事局主席和CEO。同年被美国《时代周刊》和有线新闻网评为200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领袖之一,荣膺香港理工大学第四届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捧走了“2004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新锐奖”奖杯。2006年4月获“广东青年五四奖章”。(本段引自潮汕海内外潮人网)
[转载]QQ之父——马化腾(腾讯网)
掀起通讯革命   你也许没听说过马化腾,但一定听说过QQ;你也许没听说过QQ,但一定见过那只胖兮兮、傻乎乎的小企鹅。显然,马化腾远没有QQ或是小企鹅图标的名气大,虽然这些都是他和腾讯公司的得意之作。   也难怪,目前腾讯QQ的注册用户已经高达二亿多,其中的活跃用户超过7500万,而且这个纪录在以每天39万的增幅不断被刷新。马化腾创建的腾讯公司不仅在4年内改变了1/13的中国人的沟通习惯,而且还创造了一种文化。现在每13个中国人中有1个人逢人会说:“别CALL我,Q我。”时尚的青年男女们背着企鹅背包、穿着QQ服装、床头摆着QQ相架、床上扔着QQ靠枕……要做QQ一族;许多网民将QQ视为通往另一个世界——网络虚拟世界的“载人飞船”,在那个虚幻空间里,他们尽情展示着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机会表现出来的才情、智慧和幽默,寄托着他们在现实生活之中未得到满足的许多情感和夙愿。   有人预言,QQ将会带来继电话、传真之后的另一种通讯革命。   QQ发展之快,不仅好多资深网民没有预见,甚至连马化腾本人都想不到。第一它不是创新,ICQ是英文“Iseekyou”的读音缩写,中文意思就是:我在找你。它的功能就如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寻呼机,所以ICQ也被人们称之为“网络寻呼机”。1996年夏天,以色列的三个年轻人因为上网冲浪交流的需要而设计了ICQ后,这个被形象地称为“网络寻呼机”的软件就以风卷残云之势卷走全球互联网用户的心。而OICQ在1999年2月推出时,且不说之前的ICQ已经是世界级品牌,并占领了相当的中国市场,就算在国内也已经先有了PICQ、CICQ等聊天工具;第二是技术并不领先,与先前的几家相比并没有特别优势。但它确实在仅2年的时间里发展了2000多万用户,无可争议地打败了所有对手,成为了事实上中国霸主。   这就不得不让人对这一切的缔造者马化腾刮目相看了。   马化腾原来是一只“超级网虫”,他的名字在网迷中耳熟能详。   第一代“网虫”   马化腾年轻得有点令人意外,极像个脸庞清秀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处事低调,即使现在大红大紫,也看不出多少“少年得志”的自负,只有超越年龄的平静和淡然,只有谈到计算机和网络,才会不时露出开心的笑容和得意,他是个完全沉浸于IT感觉的人。   少年时代的马化腾曾经极爱天文,但那毕竟有些遥远,当计算机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的生活中出现了新的主宰。他考入深圳大学后顺理成章地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当时马化腾的PC水准已到了令老师同学刮目相看的地步,他既可以成为各种病毒的克星,为学校PC维护提供不错的解决方案,同时又经常干些将硬盘锁住的恶作剧,让学校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   虽然年纪不大,马化腾的网龄却非一般人能比。很少有人知道在真正的Internet普及之前,有许多网迷已在慧多网上早早体会到网络的乐趣。而马化腾就是其中之一,初上慧多网他就乐此不疲,半年后自告奋勇地投了5万元在家里搞了四条电话线和8台电脑、承担起慧多网深圳站站长的角色,每天忙得不可开交。久而久之,深圳“马站”在慧多网上名声鹊起,但很少有人知道马站长其实只是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回忆起那段生活,马化腾有些自豪,“在网上我才会获得完全的兴奋。”   1993年从深大毕业后,他进入润迅公司,开始做软件工程师,专注于寻呼机软件的开发,并一直做到开发部主管的位置上,这段经历使马化腾明确了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许多软件技术人员往往对自己的智力非常自信,搞软件只是互相攀比的一种方式,而我则希望自己搞出的东西被更多的人应用,也愿意扮演一个将技术推向市场的小角色。”   实用软件概念不仅培养了马化腾敏锐的软件市场感觉,也使他从中盈利不菲。“要相信自己写的东西可以卖钱。”马化腾是风靡一时的股霸卡的作者之一,他和朋友合作开发的股霸卡在赛格电子市场一直卖得不错。马化腾还不断为朋友的公司解决软件问题。这使他不仅在圈内小有名气,而且也有了相当的原始积累。但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是来自股市。1994年入市的马化腾平静而有耐心的个性使其在股市上如鱼得水,手头很快就有了百万资金。他最精彩的一单是将10万元炒到70万元。这为马化腾独立创业打下了基础。   塑造“Q文化”   许多网络界朋友的新变化令马化腾开始重新打量自己。IT的机会太多了,我为什么不可以抓住?   于是,1998年,腾讯诞生了。这个名字带有很强的公司的定位含义,就是做有关互联网与通讯有关方面的业务。“腾”表示“信息跳跃的一种方式”。整个发展过程,马化腾认为很简单、平常。但是“作为一家没有风险资金介入就成立的软件公司”,初期的每一笔支出都让马化腾和他的同伴“心惊”。   在决定做OICQ的时候,当时国内已经有了两家公司先做,产品比腾讯更有市场名气。马化腾没有想得更多,除了因为这个产品可以和公司的主项发展业务移动局、寻呼台、无线寻呼方案和项目相互促进外,也因为当时“飞华、China.com等许多公司有意向做及时通讯项目,市场显得很有发展前景。”   做不了还不能撤呀?这是当时马化腾打好的如意算盘。   可是事情并没这么好做,回忆起当初,马化腾说有很多东西值得回味。“一开始,我们的服务器都无处托管,创建一家公司可比搞软件复杂多了。”马化腾曾经把QQ作为项目给China.com看,但后者说要到3万用户才买。当时马化腾心想:3万用户要做多久呀。   现在说起来,马化腾还庆幸当初没有贸然行事。现在他经常这样告诫同行:“要在互联网上掘金就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许多很有才华的网络人才往往没有注意这一点而失去了长远机会。”   因为不到两年,OICQ注册用户数量超过3000万。   马化腾是个崇尚共享、自由精神的人,与其他创业者不同的是他绝不会单纯强调“我”的价值,他从心底里知道团队的意义。腾讯的几个创始人都曾在深圳电信、网络界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几乎是深圳第一批搞互联网的人,这无疑可以在技术和业务层面为腾讯提供很多帮助。   短短4年,马化腾的QQ世界里有令人咋舌的1亿用户,对于全世界的任何一个网络服务商来说,都有些不可思议,可腾讯做到了;无疑,QQ已经成为一个王国。不过在马化腾眼里,用户过亿和日均39万的增长量已经不再具有多少吸引力。他更注重的是用品牌塑造文化。   马化腾是应该觉得骄傲的,因为人们在看待QQ的时候,更多的是当做文化事物来看待的。曾经有一段转载率很高的论述,即使在今天来看也是非常贴切的:“这两年互联网热,中国的网站们上亿上亿地扔钱下去,的确打造出不少知名的字符串来,比如Sina、Sohu、Netease。但只可以说是知名字符串而不是品牌,原因也很简单,这些东西后面没有他们对应的品牌文化,你能告诉我Sina、Sohu、Netease对应的文化是什么,有什么区别吗?仔细算算,真正能够够得上品牌两个字的恐怕也只有腾讯的QQ和他那只胖乎乎的企鹅标志——因为我至少知道QQ后面对应的文化是网恋、网友、网上沟通这些东西。”   马化腾虽然是腾讯名副其实的老板,但他跑业务的时候,名片却只是简单地印上工程师的称谓,他希望客户从他身上看到腾讯有强大的后盾,而不是老板头衔。“像我们这样的小公司仅在深圳就有上百家之多,我们希望腾讯的经历为年轻人提供启发——腾讯的故事其实就是他们的故事。”
2007-2-5 02:56: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潮汕人物介绍之五:陈小奇
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正在热播,通俗组的一位评委进入了我的视线,他就是广东乐坛的大哥大陈小奇。《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九九女儿红》、《我不想说》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就出自他手,而这些歌曲正是改革开放后人们思想解放的一个明证。父亲极喜欢这些歌曲,以致我现在还能唱出这些歌曲,还试图探讨流行音乐这门艺术的美学原理。80年代末,潮汕地区刮起了一股原创音乐热潮,共举办了五届潮语歌曲大赛,留下了上百首有影响的潮语歌曲。我现在还能记住方少珊的《彩云飞》的旋律和宋亦乐的《苦恋》的整首歌,我们这代潮汕人也为潮汕地区有自己的原创音乐而自豪。而潮语歌曲的推动者之一,就是热爱故土的陈小奇。
[转载] 陈小奇:踏上流行音乐创作之路(国际在线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台,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由金玉为您主持的《潮汕艺苑》节目。   “一壶好茶一壶月,只愿月圆勿再缺,万里乡情满腔爱,今夜伴月回……”听众朋友,相信您对这几句歌词并不陌生,这是潮语歌曲《一壶好茶一壶月》的歌词。这首歌的旋律动人,歌词优美,唱出了很多在外漂泊的潮人的心声。这首歌的作者,就是我们今天节目的主人翁—— 陈小奇先生。   听众朋友,陈小奇先生是中国著名的词曲作家、音乐制作人及电视剧制片人,广州陈小奇音乐有限公司总监。   陈小奇先生1954年出生于广东普宁。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同年进入中国唱片总公司广州分公司,历任编辑,企划部主任等职,1993年调任太平洋影音公司副总经理,1997年调任广州电视台音乐总监。   陈小奇先生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轻音乐学会副主席、广东省流行音乐学会会长等多个社会职务。   陈小奇先生从1983 年开始歌曲创作,到现在,已经有两千首作品问世,约200首作品获奖;代表作品有:《涛声依旧》、《大哥你好吗》、《为我们今天喝采》、《跨越巅峰》、《又见彩虹》等等。其中《涛声依旧》自问世以来迅速风靡海外,并久唱不衰,成为大陆流行歌曲的经典作品。   陈小奇先生在1997年创立广州陈小奇音乐有限公司,作为制片人制作了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姐妹》并获全国金鹰奖长篇电视连续剧奖。成功策划了首届全国旅游歌曲大赛、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山歌节及“唱响家乡”系列活动。   陈小奇先生的头衔很多,而媒体称呼他,用得最多的,还是“广东乐坛领军人”,可以说,这个称呼是很具有代表性的。   在陈小奇先生这么多成就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这一“广东乐坛领军人”是怎样诞生的?他又是如何走上流行音乐创作之路的呢?   听众朋友,在小的时候,陈小奇先生就对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虽然当时陈小奇先生的父母不支持他学习音乐,但他还是自己偷偷地学习了多种器乐。一开始的时候,陈小奇学的是二胡、萧之类比较便宜,又可以自己动手制作的乐器,渐渐地掌握了一些器乐演奏的技巧和音乐常识。在陈小奇先生上中学的时候,加入了学校的宣传队,除了演奏二胡、萧之外,又学习了扬琴、唢呐、三弦等乐器。一两年之后,陈小奇花了13元买了一把二手的小提琴,这在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从此,这把小提琴就伴着陈小奇,从中学一直走到了大学。   陈小奇先生在大学就读期间,写了大量的文章、诗歌。1982年,大学毕业的陈小奇被分配到中国唱片总公司广州分公司担任戏曲编辑,主要负责几个地方的工作:一个是潮汕地区的潮剧,一个是梅县的广东汉剧、山歌剧,还有海南的琼剧。因为陈小奇在潮汕地区长大,又在梅州居住了十几年的时间,在语言方面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负责戏曲这方面的工作,还是觉得比较轻松的。   1983年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陈小奇开始了填词创作。陈小奇先生回忆说:   1983年底,当时中唱有一个编辑,问我能不能帮他填几首词。我说我格律诗词填过很多,但都是不带音乐的,只是简单的平仄。他就说没关系,反正我懂音乐,也会写词,应该不成问题,就让我试试看。我说试试就试试吧。然后就填了一批大概五、六首的歌词。在这个过程中,另一个编辑也让我填了一首词。因为当时比较赶,最后一首词填完之后马上就录音了。这首歌就是《我的吉他》,用《爱的罗曼史》作为旋律来填词的。如果按出版来算,这首歌算是我的处女作了。   文学是自己的专业,音乐则是从小就有所接触的,陈小奇先生说他很幸运,可以把他所学的资源整合起来,运用在他的歌曲创作中:   虽然我那个时候所学的音乐不是流行音乐,但是从乐理上,从对音乐的感觉上来说,在那个学习的过程中,我已经积累了很多相关的知识。至于文学,写歌词是离不开的。所以我觉得我是比较幸运的,可以把自己原来所学的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凑在一起,写歌曲的时候都能派上用场,这是我最大的幸运了。  当然,从填格律诗词到填流行歌词,这个过程的转换并不是非常容易的。陈小奇先生在填第一首词的时候,就花了两天的时间:   有些习惯要改,因为有些东西你要慢慢去适应,包括对旋律的分析,用什么样声调的词来用在旋律里才比较顺畅,因为普通话的四声调本身也会根据规律变调,这些规律要慢慢去掌握。一开始的时候是有点小障碍的。   随着填词次数的增多和对填词规律的掌握,陈小奇慢慢找到了填词的感觉:   在填词的过程中,自己就有了一些感觉,知道什么样的词该怎样去填。实际上,最根本的是分析旋律的本身。旋律是什么情绪?需要用怎样的歌词来配合?而不是纯粹去考虑声韵的东西。一开始的时候,可能考虑声韵会比较多,但是到后来,声韵已经可以理得很顺了,关键就在于歌词的构思,如何使歌词和音乐配合得天衣无缝。
2007-2-5 02:56: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潮汕人物介绍之六:雷 铎
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是我最喜欢的栏目之一。上这个节目做演讲的都是些学术大师,他们用通俗的语言介绍自己所在领域的一些研究情况,里面包括科学、哲学、宗教、艺术、历史的知识。哲学家、作家雷铎正是上这个节目的第一位潮汕人,主持人王鲁湘请他做了两期报告,题目是《风水学与中国生态智慧》。雷铎说到:“我觉得我是对中国的国学兴趣越来越浓烈,所以愿意做一些普及的、解说的工作”,他认为自己是一位东方至上主义者,他的使命是弘扬国学。这让我想起了大二时候去北师大上选修课《基督教与西方文明》,主讲者是一位著名的哲学教授张百春,一个留学俄罗斯并在那里做过访问学者的人,他讲的是西方文明,但通过反观西方文明来告诉我们国学之伟大,并坚定地捍卫中华古文的价值。也许这些弘扬国学的人都相信季羡林(举世闻名的印度学学家、哲学家)所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轮到中华文明崛起的时候了。他们也都会相信汤因比(英国历史学家)和亨廷顿(美国政治学家)的观点:21世纪是中华文明的世纪!
[转载] 人物纪实——旁观雷铎:风生也水起也
(金羊网,作者张鸿)
雷铎,18岁参军,33岁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一级作家。现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所研究员、副所长,迄今发表文学作品、学术成果500万字,曾经以长篇小说《男儿女儿踏着硝烟》、《子民们》、报告文学《从悬崖到坦途》等获国家大奖并入录《中国新文学大系》;1992年,出版专著《十分钟周易》,在海内外有多种版本;2004年夏天,在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两次开讲《风水学与中国生态智慧》。他的文论和美术评论颇有影响,书法和国画颇有自家面目,尤其“左书”为其长项。两年前在泸沽湖看到他独具一格的题字,两年后敲开了他在山边上的房子的门。 小说:少年一段风流事与雷铎见面,是在春天的一个下午,地点:雷铎居所“白云山房”。门外是雷氏左书的春联:“神闲气定无上正觉,云白山青有大吉祥”,玄关内的里门两边,是他的老师赖少其先生的对联:“自在心来去三千界,无师笔纵横十万方”,客厅里是吴南生先生手书的“白云山房”四个大字。除此之外,就是一柜子一柜子的书、满墙的字画,加上写字台、电脑和很新潮的彩色激光打印机之类,这便是雷铎的家了。当然,他还有一个花园,在楼顶上,汉白玉女子在鲜花之下睡觉或抠脚丫,很悠闲很乡野。雷铎是一个善于自嘲的人,名片上印着:“受共产党领导,领共和国俸禄;开玄学因特网,穿香云纱西裤;住山边上房子,种三分地园林;想一百年光景,做半时辰事情。”雷铎的衣着中西合璧,在棉麻的中式衣着之上,加一顶西洋礼帽,不搭调的方式在他身上却又显得那么和谐。当年,18岁的雷铎揣着《孙子兵法》和《拿破仑传》,怀着军事家的梦想进入军营,却成为一个军中诗人。多事之秋的1976年,他奉调进入《诗刊》编辑部当“工农兵编辑”,命运的偶然赐予,使雷铎比同时代青年更顺利地走进文学,他发表了很多诗歌,之后,他告别这些革命诗歌走向战场,在战场上亲历了战友的死亡,于是便有了诸如《半面阿波罗》、《我的亡友们》、《糖》、《国殇》、《月色》、《男儿女儿踏着硝烟》之类被批评为“反战小说”的作品的产生。这其中的苦涩与甜蜜,用禅宗的典故,叫做“少年一段风流事,唯有佳人独自知”。 风水:云在青山水在瓶2004年6月,偶然际遇,雷铎登上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开讲《风水学与中国生态智慧》,首先提出了“风水学”的概念,把中国风水和西方的当代人居理论进行了边缘的结合,这门被西方人认为是东方科学而东方人却认为是玄学的学问,终于正式登堂入室。在我采访雷铎的这天下午,“白云山房”来了许多访客,其中有一对爱好风水的美籍华人夫妇,从他们的新宅问到他们各自的一些离奇遭遇。雷铎缓缓道来,对于美国夫妇最后一道难题,他只回答了简单的一句话:在房子的后边种上一排竹子或树。对国学和风水学,雷铎用四句话概括:弘扬国学,媾合自然,生存者适,人定顺天。他解释,“适”为舒服之意;不是人定胜天,人如果要胜天的话,上帝就发笑了。雷铎说自己对风水实际上也是信而不迷,他认为自己笔下的风水很好理解,“风水”只是《易经》的一个枝蔓,而具体的“风水”就是天地的面相,“风”就是空气,它代表天;“水”为水土,代表地,所以风水讲的是天跟地,也就是说天人合一,人居住在天和地之间,三者和谐,人才能感觉到是幸福的。风水学的精髓是“大道”,即是利用地形、天文、气象的学问融入,即是阴阳辩证的哲学,与上天讲和,与大地讲和,尽量做到“顺天顺地”。于是雷铎的“风水学”一面世,就被同行冠以“环保风水”之说。由《孙子兵法》而《鬼谷子》,由周易而风水学,由紫微斗数而奇门遁甲乃至禅宗……雷铎近期要出版的《说是说非广东人》,还有和香港三联书店已经签约的《雷铎国学小丛书》,四年内出版十本,涉及到易经、风水、禅话、禅史、兵法、老庄、相学、鬼谷子和兵法、中医和养生乃至房中术,等等。雷铎的《十分钟禅宗》多次引用“云在青山水在瓶”的典故,说人要随时随机随境而化,在天上做云,在地上做水,形态不同,骨子里其实是一样的。 书画:说似一物即不中在因特网上搜索“雷铎”,除了“国学”之外就是“书画”了。去年底,雷铎举办了《雷铎书画展》,展出他的左书加上“好色之涂”的国画。问起他写左书的起因,雷铎说:事出偶然———1979年,在战场上拾到一片《参考消息》,上面有一篇文章说用左手书写可以开发人的大脑。于是,不仅有了这“左右开弓”,还“两手都要硬”。雷铎说他的成就得益于两条:第一,家学渊源,浸淫其中,耳濡目染,第二,不论他涉猎哪一个领域,都幸运地遇到了名师高人,如饶宗颐、刘漱泉、卢叔度和赖少其等国学、经学、周易大师与书画大师。其绘画,从他保存至今的他的少年时期的日记和笔记,可以感知到他所受的传统训练,也可知道他极为认真的个性。在他的一本笔记本里,我看到对一个老太太睡态的两幅钢笔速写,并在旁边用文字补充到:“这是在从战场上回来的火车上,对面坐着的一个不算老的老太婆因为疲倦睡着了,记录下来,但很久没有用工笔画了,有一些生疏。”另一幅画着许多的人物,文字说到:“昨晚侦察连的猫耳洞塌了,又下着雨,今天出了太阳,战士们出来在一起晒太阳。”雷铎好像没有固定套路,“说似一物即不中”,便是他的套路吧? 情爱:曾经沧海仍为水雷铎深然本色,无忧无嗔,无世故气,亦无矜持气,“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劳作、吃饭、喝茶、睡觉,还有少不了的情爱。问起爱情,雷铎用了禅宗“公案”的方法,引用拜伦的四句诗:“南方有一棵棕榈树,在烈日下呻吟;北方有一株白桦树,在寒风中发抖”,爱情是互相需要;进一步追问,则说:人处于“动物性、神性和人性”之间,在情欲、情爱之间纠缠;美好的爱情和婚姻常遭遇一种情境,那就是当有牙时却没有豆,有豆时却没有牙;问起婚姻,雷铎说:老了会需要一根拐杖,“但必须拐杖也需要我”,他补充道。他的一切看来毫无计划,但似乎都在有序地进行着,于是,自然就有了“高朋满座”,“美女如云”;云飘浮于青山之上,水静止在净瓶之中。心绪淡然于尘埃落定之后,意念游走于气息吐纳之间,一切都处于一种随意而又自然的状态,知足常乐并不就代表着不思进取,淡然笃定也不暗示着寡欲清心。也许,正如雷铎所言,如何给自己找一个平衡点,保持一种尽可能平衡的心态才是最重要的。雷铎笑称自己是一把可以砍柴也可以杀牛的粗糙的牛刀;是一只有脚的蝌蚪或者有尾巴的青蛙;是一个现代的旧文人或者边缘化的新学者。会的东西太多,很累,但以玩的态度对待,就胜不喜败不忧了。如果能开物成务,兼善天下,则悦己悦人。他说目前他的状态是“曾经沧海仍为水”。
2007-2-5 02:57: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潮汕人物介绍之七:萧灼基
小时候爸爸常常笑我,说我总是很有集体荣誉感,喜欢炫耀自己所在的集体,自己却总是在这个集体中跑龙套。现在看来,爸爸的批评仍然有效,我写潮汕人物介绍,也许就是为了满足自己这种集体荣誉感吧。在汕头第一中学的时候,校长李邦磐的一句话一直激励着我,虽然那句话一点新意都没有:“今天我以一中为荣,明天一中以我为荣!”我的理想就是回我的各个母校去做演讲,告诉后来人一些我的体会,让他们热爱我们共同的母校。有一次我和两个室友到北大百年纪念讲堂听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的报告,很兴奋地告诉父母,结果他们说,北大还有另一个很著名的经济学家,他经常回到汕头,为家乡经济发展出谋划策,他就是萧灼基。说到萧灼基我又要犯病了,因为我是他的双重校友:汕头第一中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友,但愿有机会见到他吧。
[转载]萧灼基(北京潮讯,作者:文一、安戈,有删节)
(1933- )                                   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博士导师  萧灼基在经济理论界和金融证券界,有很高的知名度。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经济学家。改革开放以来,他撰写了著作12部,论文300多篇,主编专著20多部,约1500万字;参加了许多高层国际和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在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产权制度、金融证券、涉外经济等研究领域,发表了一系列创新观点,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 (一)   萧灼基于1933年12月诞生于广东省潮阳市棉城镇平东乡。他在家乡受启蒙教育,小学五年级转汕头市求学,先后就读于汕头聿怀中学、联合中学和第一中学。青少年时代,他勤奋学习,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工作,先后担任联中和一中学生会主席、汕头市学生联合会宣传部长、汕头市第一和第二届人民代表。1953年9月,考进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1955年10月,在大学本科三年级时,因品学兼优被推荐提前攻读经济学研究生课程,师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宋涛教授、苏星教授和苏联著名经济学家卡拉达耶夫教授。  在人民大学学习期间,他以年轻人特有的热情和勤奋,努力学习,打下了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获得了系统的经济学专业知识。1959年7月,他以优秀成绩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研究生毕业,并被分配到北京大学经济系任教。…… (二) ……  由于体制和"文化大革命"等原因,萧灼基从1959-1979年整整做了20年助教。当时中国教育领域与其他领域一样,存在着极不正常的现象,把学术职称当作资产阶级的东西加以批判。粉碎"四人帮"后,教育领域迎来了春天,萧灼基也迎来了学术的春天。他于1979年6月晋升为讲师,1980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1985年8月晋升为教授,1986年7月被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他仅仅用了7年时间,就从助教一步步晋升为博士生导师,成为当时经济学界为数不多的博士生导师之一。…… (三)   1956年初,国内学术界出现两件大事,一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第一卷出版,二是德国著名理论家和历史学家梅林的著作《马克思传》中译本出版。此时,正在攻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专业研究生课程的萧灼基,认真研读了这两部著作,并以年轻人的朝气和勇气,暗下决心:一是要通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当时他并不知道马恩全集有50卷之多);二是要撰写《马克思传》、《恩格斯传》。他认为,虽然国外学者已撰写了马克思恩格斯传记,但中国学者必须进行独立的研究,应该有自己研究成果撰写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学术传记。  ……  为了撰写马克思恩格斯传记,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出版,萧灼基一一通读,是国内少有的通读马克思恩格斯全部著作的学者。…………  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在马克思逝世100周年的1983年,萧灼基的《马克思青年时代》正式出版。在恩格斯诞辰165周年的1985年,篇幅大40多万字的《恩格斯传》正式出版。这本由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恩格斯学术传记出版后,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肯定,荣获北京大学首届社会科学成果(著作)奖,北方十五省市区优秀图书一等奖、河南省改革十年优秀图书一等奖。  为了撰写马克思传记,萧灼基于1998年4月专程访问欧洲,沿着马克思生活和工作的历程,先后访问了马克思的诞生地德国特利尔,马克思就读的波恩大学,马克思创办《莱茵报》的科隆,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共产党宣言》的布鲁塞尔,马克思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的巴黎,马克思研究和撰写《资本论》的伦敦,参观了伦敦大英博物馆,拜谒了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地。  如今篇幅浩瀚的《马克思传》已基本完稿,即将出版。《马克思传》的出版不仅实现了萧灼基年轻时的心愿,也是对我国学术界的重要贡献。 (四)   经济学是经世济民之学。研究经济学必须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结合。改革开放以来,萧灼基努力运用马克思经济理论,研究实践中提出的现实经济问题。……萧灼基参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机关年纪理论界多次重大理论问题的讨论,发表了不少创新见解。……  在我国经济运行中,不断出现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几年来,萧灼基为国内许多报刊以及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华南经济新闻》、香港中国通讯社、香港《南华早报》、台湾《工商时报》和《中国时报》、韩国《京乡新闻》等传媒撰写了上百篇论述我国经济热点问题的文稿,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其中一部分已收集在他1995年底出版的《中国经济热点透视》和1997年出版的《中国宏观经济纵论》中。前部书出版后,韩国学者立即译成韩文公开出版,并于1996年10月荣获首届陈岱孙经济学(著作)奖。…… (五)   萧灼基不仅是一位著名学者,还是一位著名社会活动家。他兼任许多社会职务,其中主要有北京市、云南省、吉林省、成都市、武汉市等省市政府专家顾问、咨询委员。1994-1998年,他担任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副主席,1998年3月他被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参加参政议政工作。……  萧灼基教授热爱家乡,经常到家乡探亲访友,考察经济发展状况,在扩大特区范围、发展特区经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还多次应邀到汕头市作学术报告,交流经济信息和理论信息,受到广大乡亲的欢迎。
2007-2-5 02:58: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潮汕人物介绍之八:侯祥麟
作为一个科学盲,我从初中就开始逃避数学,高中就开始远离物理,但我一直以化学工程高级工程师的儿子为自豪。也许,这注定了我没有办法远离科学,远离科学真理。大学,我开始了博闻强记的旅行,并开始用人文的眼光审视科学,因为科学和人文在西方人眼里是不分的,只是因为我们照搬了苏联人的模式,才文理分家。我开始喜欢看CCTV 10的《科学人生》栏目,看科学家的传记,并开始关注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尤其是他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中国古代科技在13世纪以前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而近代科学后来却未在中国发生?我还喜欢美国科学史家库恩的观点,他认为新的科学范式替代旧的科学范式,如哥白尼替代托勒密,并不是因为后者比前者更科学,更逼近真理,而只是因为历史的原因。我不懂科学的那些抽象的公式,深奥的原理,但我仍然可以接近科学,这条道路叫做科学史。下面要介绍的这一位,正是一位化学工程的巨人。 2005年9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听众席上认真听取了一个两院院士的先进事迹报告会,一时轰动了整个潮汕大地。这个主人公就是:侯祥麟。
[转载] 科海甘辛为祖国——记“两院”院士侯祥麟
(潮汕海内外名人网,作者杨昌华)
侯祥麟,化学工程专家。一九一二年生于广东汕头,一九三五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一九四八年获美国卡内基大学博士学位。历任清华大学教授、石油科学研究院院长、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等职。侯祥麟是我国炼油工业科技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六十年代指导研究解决了国产喷气燃料腐蚀燃烧室的难题及国防技术所需的新型润滑材料,研制成功了被誉为“五朵金花”的炼油工业新工艺技术,为我国炼油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侯祥麟一九五五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一九九四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侯祥麟院士作为我国炼油工业科技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为那一项项流金溢彩的科研成果,付出了很多很多……   一九五九年,侯祥麟受命我国国防安全的航空煤油国产化攻关工作。一九五六年我国生产的航空煤油运转性能虽好,但对发动机的燃烧室有腐蚀现象,突破这一难关迫在眉睫。“搞不出航空煤油,我们都得低着头过天安门!”独臂将军余秋里给侯祥麟下了军令状!   一九六一年除夕之夜,京城华灯初放,万家团聚,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然而,侯祥麟和他的夫人李秀珍却与试验人员一起,在京郊的石油研究院里紧张地进行着艰难的攻关工作。此时,他们年仅三四岁的女儿正孤独地呆在家里。大年初一凌晨,当侯祥麟夫妻拖着沉重的脚步走进家,看到睡梦中的女儿小脸上仍挂着泪痕时,心疼地搂着女儿,暗自庆幸没有出事。但他们白天还要去作试验,孩子怎么办?正在担心之时,侯祥麟的外甥来拜年,侯祥麟说:“你来得正好,替我们看孩子吧。”夫妻俩又返回了试验室。   “试验屡遭挫败后,我开始全面反思:国产航空煤油杂质少、纯度高,为什么不如苏联的呢?会不会是杂质太少了?加入硫化物后,问题解决了。”侯老慢慢地说:“我们还是形而上学,应该辩证地看问题。”   作为我党最早的红色科学家之一,他几十年如一日,关心着祖国的科技发展。   在美国留学期间,侯祥麟和几个党员于一九四九年推动成立了“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他任常务干事。每到周末,他就邀请一些留美学生到家里作客,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介绍新中国的情况,并发展了大批会员。“留美科协”中有三百多名科学家和学者先后回到祖国,侯祥麟等动员和联系回国的科学家中,目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就有几十人。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侯院士热爱体育运动,如今虽年事已高,生活仍丰富多彩。   侯老年轻时,就读于燕京大学,游泳、网球、溜冰都是他喜爱的运动。参加工作后,下午下班后有时间就去游泳,游上半个小时才过瘾。如今岁数大了,每天散步就成了锻炼身体的必修课。   回顾过去,侯老总认为自己没做什么了不起的事。但是,国家和人民是不会忘记我们炼油工业科技的开拓者和奠基人的,侯老获得的各种荣誉,就是对他人生价值的最好诠释。他的光辉事迹,必将在我国科技史上书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7-2-5 02:58: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潮汕人物介绍之九:饶宗颐
2005年5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做出了一个令国人瞩目的举动:成立国学院。校长纪宝成表示,二十世纪初以来,面对欧风美雨的激荡,大行其道的反传统思潮使国学研究在经历了局部瞬间辉煌之后即归于沉寂,甚至在不少重要方面几近中断。如今,重新审视国学与振兴国学,已成为中国恢复文化自信的需要。(国学网)看到这个消息,我很欣喜,因为终于有大学愿意出面来培养国学人才,对抗西化论者和崇洋媚外者了。国学,在国外被称为汉学,令人忧愁的是,很多外国汉学家和港、澳、台的国学大师,他们的研究水平已经远远超越了我们大陆的水平,以至于很多汉学著作,我们需要拿来翻译,然后再从外文翻译为中文,但有时候却常常不知道怎么翻译,因为翻译者只懂外文,不懂古汉语!呜呼!半年前,我在家乡汕头那边爬山,看见山上正在建孔庙,这个项目是与山东曲阜合作的,心里头有了一丝安慰,但恢复孔庙这样的建筑很容易,恢复我们心灵对祖先的信仰,还需要多少代人的努力。潮州是潮汕地区的文化中心,因为韩愈曾任刺史而享誉中原,这里的人有着很浓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种文化下,熏陶出了一位世界级的国学大师,他就是“北钱南绕”和“北季南绕”中的饶宗颐,而“钱”是钱钟书,“季”是季羡林。
[转载] 国学大师饶宗颐(国学网)
  饶宗颐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是集学术、艺术于一身的大学者,又是杰出的翻译家。他长期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涉及文、史、哲、艺各个领域,精通诗、书、画、乐,造诣高深,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硕果累累。在六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中,饶老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孜孜不倦,勇于探索,在学术和艺术等领域中取得了举世无双的成就,为潮汕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潮学”的倡导者和奠基人,饶老几十年来矢志不渝地进行“潮学”的研究和探索,使潮汕文化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走向世界。   饶宗颐1917年6月生于广东潮州一个富裕的书香门第,只上过一年中学,从幼年开始,饶宗颐就沉浸于父亲数以万计的藏书海洋中,每天与书为伴,与诗为偶,16岁开始便继承先父遗志,续编其父饶锷的《潮州艺文志》。其编撰的《楚辞地理考》开辟了楚辞研究的新领域,此书在上海的出版使29岁的饶宗颐一举成名,从此他便专攻文史而一发不可收拾,同时又从乡邦文化拾级而上,最终成为汉学界的泰斗级人物。   饶宗颐教授后来成为海内外著名的经、史、考古和文学家,并且对诗、书、画造诣极深,治学的领域更加广泛,遍及10大门类,如敦煌学、甲骨学、楚辞学、宗教学及华侨史料等各种学科,著书立说不胜枚举。仅其中的《20世纪饶宗颐学术集》便有12卷,内容超过1000多万字;专著六十多部;各种论文四百多篇;通晓英语、法语、日语、德语、印度语、伊拉克语等6国语言文字;他对中古梵文和巴比伦古象形文字颇有研究,有些文字连其本国人亦少有精通,作为一个潮籍的中国人,能通晓异国的“天书”,其天才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作为一个国际著名学者,半个多世纪以来饶宗颐先生的足迹踏遍五大洲,从事讲学、研究和文化交流。66年来,教授、研究员及院士之类的头衔有几十个,他任教、受聘的都是国际上知名大学与研究机构,除香港和内地大学之外,他还在新加坡大学、法国科研中心、法国远东学院、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日本京都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从事讲学或研究,先后被香港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和法国索邦高等研究院授予人文科学博士学位,并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顾问,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等职务。   由于饶宗颐先生在学术领域的杰出贡献,1962年便荣获号称“西方汉学之诺贝尔奖”的“儒莲奖”;自此之后荣誉更是接踵而来;被法国文化部授予文学艺术勋章,香港外文学院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和国学大师的荣衔,2000年中秋节前夕,被香港政府授予大紫荆勋章。   为表彰饶宗颐在敦煌学研究上的独树一帜,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在“纪念敦煌藏经洞文物发现暨敦煌学百年”的活动中,颁授其“敦煌文物保护研究特殊贡献奖”。    1996年8月,在潮州市举行的“饶宗颐学术研讨会”上,来自美、法、日、荷兰、新加坡及港、澳、台等地近百名学者出席了会议,确立了“饶学”的称谓,奠定了饶宗颐先生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   饶宗颐教授是“当今集学术和艺术于一身的一代英才”,他的书画艺术秉承了中国明清以来文人书画的优秀传统,充满“士夫气”,是当今社会难得的“学者型”书画艺术家,他的山水画写生和人物白描,独具一格。他的国画题材广涉山水、人物、花鸟,有传统流派的摹仿,有世界各国的风光写生,更有自成风格的创作。书法方面,植根于古文字,而行草书则融入明末各家豪纵韵趣,隶书兼采壳口、汀洲、冬心、完白之长,自成一格,真草隶篆皆得心应手,从大幅中堂、屏条、对联到方寸空间小品,风格多样,而沁人心扉的书卷洋溢于每件作品之中,是名副其实的文人书画。   饶宗颐教授先后举办过多次书画展,出版了很多书画集,每次都引起轰动,引来无数赞誉声,他的作品已为世人所共知,并成为书画收藏家搜寻的对象。早在1994年9月7日《饶宗颐教授书画展》在北京中国书画研究院展览馆揭幕时,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曾亲临剪彩,首都各界知名人士有200多人出席,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中给予了重点报道。   饶老不愧为学界精英,同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一万个理由为拥有饶宗颐这样的旷世奇才而自豪和骄傲。               
2007-2-5 02:59: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潮汕人物介绍之十:秦 牧
已经忘记在语文课本的哪一册读到这位文学泰斗的散文了,但我记得题目:《社稷坛抒情》,这篇文章即便我现在也无法完全读懂,因为它像一部浓缩的中国地理文化史。《土地》,这是他的一篇代表作。重读这篇文章时,它深深地打动了我,因为它的主题——土地,让我想起了那个“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母校,中国农业大学,我想起了“学农、爱农、为农服务”的农村发展研究会那帮热血沸腾的同龄人,我想起了我们的大师兄罗洪富回家乡带领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他就是秦牧,一个学子皆知的名字!从汕头一中走出的又一位巨人!
[转载]秦牧的文(中国网,作者:吴伯衡)
秦牧和他的知识性散文                            中国文坛知名散文家、广东著名作家秦牧同志离开我们整整十年了,1992年的 10月14日,恰是广州解放纪念日,这位在文坛默默辛勤耕耘一生的散文大师,心力交瘁地倒在书桌前。秦牧不但是作家,还是一位老报人,他在《羊城晚报》任副总编辑期间,对办《晚会》提出过许多指导性意见,除了强调知识性、趣味性外,还提出“每天都给读者有出乎意料的新东西”,其实是强调一个“变”字,使我们得益不少。                            “西风猎猎,又是登高节。一片深情无处说,秋满江头红叶”(宋·黄机),明天,秦老的忌日恰逢重阳,在此发表一组文章,表示我们对他无尽的思念。                            ——编者                            在秦牧先生远去十载之际,我来到广州华侨新村,访问了秦牧夫人吴紫风,听到了不少关于秦牧的故事。 小名“阿书”和笔名“秦牧”                            秦牧1919年生于香港,原名林派光,在新加坡和家乡广东澄海县樟林镇念小学时,用的都是这个名字;后来到汕头投考市立一中时,他自作主张为自己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顽石”。了不起的是,在2000多名考生的入学试中,他考了个第一。1936年到香港读高中,他又用了一个新的学名林觉夫。而最有意思的是他的乳名“阿书”,那是秦牧出生时,他父亲找人扶乩在沙盘上划出来的字,所以家里人都叫他“阿书”,没想到这叫“阿书”的娃娃,后来真的成了著“书”大家。秦牧说,这可算是个巧合吧!                            抗战时期,林觉夫辗转来到广东的战时省会韶关,却由于有“左倾分子”之嫌而无法找到工作,只好靠写点文章换稿费来维持生活,笔名用的是“秦牧”,意思是“打倒暴秦后在关中过逍遥快活的放牧生活”,从此,这个名字响彻中国文坛。 第一篇文章和第一本书                            实际上,秦牧发表第一篇文章时还是一个十六七岁的香港中学生。当时印度作家甘地的秘书拉奥到香港演讲,秦牧听了觉得满有意思,便把演讲整理成文,试投到《东方日报》,不料很快就发表了,这使秦牧十分兴奋。                            秦牧出版第一本书则是在1947年,那是抗战时期在桂林期间,秦牧对腐败黑暗的国统区现实以及对日寇侵华暴行掷出的匕首、投枪式的作品,后来由开明书店出版的《秦牧杂文》,其中收集了他从1942年到1945年写的《私刑·人市·血的赏玩》等18篇杂文和《死海》等7篇历史小品,从中已可窥见秦牧散文注重知识性的端倪。由于是第一本书,秦牧和紫风曾寻觅多年而无下落。巧的是上海作家谷苇“文革”前曾在上海四马路旧书摊上寻得一本,谷苇视若珍宝,虽经“文革”冲击仍珍藏无恙。1978年谷苇调《上海文艺》编辑部工作,打算把此书送出版社重新出版,特写信征求秦牧的意见,秦牧和紫风为寻得此书而惊喜。除了感谢谷苇以外,秦牧却不同意原文照出此书,回信时明确地表示:“那个时候,作品的文采好些,而思想性是差一些的”,如果出版社要出,也只能“作为文学发展的史料,以供参考”,并且要“校订一次,加篇《前记》,改个书名”。可见秦牧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是多么严格认真。                            从《秦牧杂文》到1994年的《森林水滴》,秦牧共留下了61部煌煌巨作,其中有散文、小说,还有诗歌、戏剧、儿童文学、文艺理论等,而这500多万字以心血凝成、赋有人格魅力、广博精深、如浩瀚“花城”的众多作品,绝大部分都是秦牧利用清晨、深夜和节假日的工余时间写出来的,其中的辛劳可想而知。许多作家的“全集”都是自己审定的,而秦牧生前从未想过要为自己出版《全集》,反而是在他远去以后,在文学界和读者们的一致要求下,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在1994年出版了《秦牧全集》十卷本。从这件事又可证秦牧生前对深圳作家们说过的一句话:“作家要甘于寂寞。能走长路的人,能坚持跋涉的人,是会成就大事业的。”这段话正是秦牧自己的真实写照。 与广州结下不解之缘                            秦牧是1949年10月来到广州的,从此与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花城》、《花街十里一城春》、《古战场春晓》等就是写广州的,特别是1961年2月发表的单篇散文《花城》和同年6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同名散文集,问世后都在海内外引起轰动,从此,“花城”这个美丽的称号便与“羊城”齐名。     1959年至1961年和1965年至1966年,秦牧曾两度担任《羊城晚报》的副总编,分管“晚会”、“花地”版,正是在这段时间,秦牧提出了散文要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文学主张。1959年,他在《海阔天空的散文领域》一文里说:“除了国际、社会斗争、艺术理论、风土人物志一类的散文外,我们应有知识小品、谈天说地、个人抒情一类的散文。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们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秦牧除了在自己的写作中实践这一文学主张以外,还融入到办报方针中去,在《羊城晚报》上发了许多知识小品、旅游杂记等生动风趣的文章,受到读者欢迎。有一次,南京一位文学爱好者顾明道在撰写他的旅欧散文集时遇到了一个难题:他在奥地利曾骑车追踪一种候鸟,其形体、习性与“鹤”相似,但欧洲人却称它为“鹳”,他不知道“鹤”与“鹳”有什么区别,也不知道该怎么写,于是向秦牧请教。秦牧在百忙中给这位找上门的文学爱好者回了信,“两者原是有区别的,鹳比鹤脚短,羽毛黯淡(但非灰鹤),每次产卵五枚,鹤则仅有一至二枚。但世俗常将两者混淆,广东称鹳为‘夜游鹤’,即其一例。欧洲从东欧至西欧,均有‘仙鹤送子’之说,大概在那里也常将两者混淆吧。”经过秦牧的释疑,顾明道终于弄清了两者的区别,并按英文译名,在文中放心地称那种候鸟为“鹳”。                            秦牧如此广博的知识又是从何而来呢?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因为感到学海无涯,自己所知甚少,就会努力求知了。这样,读书就会认真些,勤奋些。观察就会周密些,细致些,调查研究也会更详尽些,客观些。”他家中有整整一屋子书,足可装满几大卡车,可他绝不仅限于读书。1987年,年近古稀的他到江西三清山考察,谢绝轿子而徒步上山,为了仔细观察森林秋色,秦牧竟以高龄攀上了用小树干钉成梯子的了望台,上下之间梯子摇晃,令人捏了一把汗,秦牧却为又获新知识而兴奋莫名。他随身带着笔记本,随时把看到听到的知识、顿悟和妙句一一记录下来。他的记忆力还特别好,1986年到武夷山开会评科普文章两年以后,他还能把当时出席会议的几十位晚报科技编辑一一叫出名字来,连他们的性格喜好也清楚记得。                            尽管秦牧先生已在10年前的10月14日(这一天也正是“广州解放43周年纪念日”)清晨悄悄离去,但他的作品因其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特色却未过时,在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信息社会中,同样获得当代和未来青少年读者的认同
2007-2-5 03:00: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潮汕人物介绍十一:马大猷
一个不会说潮汕话的潮汕人算不算潮汕人?像演艺界周华健天王、郑秀文天后这样祖籍潮汕却不会说潮汕话的人需不需要介绍?这个问题在我心中始终得不到答案。作为双院士的著名物理学家,中国声学界的泰斗马大猷,既不会说潮汕话,一辈子也只回过一次家乡,基本上是一个流着潮汕血统的北京人,可是他却坚定地说:“我永远是潮汕人!”,因为,“没有潮人同乡的帮助,我不可能完成中学、大学的学业。也不可能有后来所做的这些工作。”贫穷差点压垮了青年时的马大猷,但北平潮州同乡会却让他圆了求学梦,他并不孤单,因为他是潮汕人的后代。
[转载]潮阳籍院士马大猷声名轰动欧洲
(潮汕海内外名人网,作者:宿华文)
马大猷,中国科学院院士。原籍广东省潮阳县(今汕头市潮阳区)和平下寨,1915年出生于北京。1930年在北平潮州同乡会的资助下完成中学学业,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后,1940年学成回国。1940年8月在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任教。1943年被美国声学学会选为会士。1946年担任北大物理系教授,后筹备成立北大工学院,任院长。1952年调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长、教授。1955年回到中科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恢复声学研究工作。同年被聘为中科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1964年任中科院声学所副所长、研究员。创办并主编全国声学最高学术刊物《声学学报》。1966年承担中国导弹发射中的吸声系统理论研究和人造地球卫星的噪声实验。若干年后建立了非线性声场理论。1976年后任中科院声学所主任兼中科院研究生院副院长。现已不担负行政职务,继续从事研究工作。   今年87岁高龄的马大猷院士,是5位潮阳籍中科院院士中最年长的一位。   穷困未绝求学梦   出生在北京的马大猷从小就深知贫穷的滋味。读书时,其父在北洋政府农商部任“办事”,因经常欠薪,家人不得不靠去当铺典当物品换取家用。父亲后来弃官到上海改做律师,但马家的生活窘况始终未曾改变。1930年,15岁的马大猷在父亲身故之后,靠着北平潮州同乡会的资助才得以完成中学学业,并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9·18”事变令无数爱国青年投身于“科学救国”的实践,马大猷从北大毕业后参加了清华大学招考留美公费生。在赴美留学前的一年准备期中,马大猷写出了总结报告《声学的发展和展望》,提出了两个值得注意的方向,一个是利用双耳定位原理对飞机定位的“声定位器”,其作用相当于后来诞生的“雷达”。另一个是语言声的频谱分析,这对于通信和建筑声学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留学归国露头角   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留学期间,马大猷计算得出了简正频率分布的公式,使之成为理论声学的一个基本公式。同时,还根据我国战国时代所描述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混响问题,在国际声学界率先研究形成了严格的理论。   1940年学成回国后,马大猷教授始终站在科学前沿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并和华罗庚、余瑞璜等科学家组织成立了“科学励进会”,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解放后,时任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的马大猷率先把工学院原有的五年制改为四年学制,同时还根据实际需要,创办了一年制和两年制的专科,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技术干部。1956年,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制定了科学技术12年远景规划。马大猷主持承担了中科院电子所大楼的设计、施工和装修工作,并设计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全国第一所声学实验室和声学实验水池。1959年,马大猷出色地完成了当时国际上最大的正式会议厅堂———人民大会堂的音质效果研究施工任务,在国内外引起轰动。   尖端理论惊世界   1964年,马大猷受命组织核爆炸侦察研究,对国内外的核实验和火山爆发、地震、导弹发射等多产生的次声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果。他在导弹发射的吸声系统研究中,提出微穿孔板的设想,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该理论不仅在我国导弹发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还为1992年德国建造的圆形会议大厅解决了回声问题,成为欧洲轰动一时的重大新闻。   成果等身益后世   现已不担负行政职务的马大猷院士,近年来继续从事研究工作。几十年来,他共完成研究论文160篇,其中,有三分之二的论文竟是在他60岁以后撰写的。一生严谨治学的马大猷院士常对自己的科研伙伴们打趣说,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他的科学生命是从60岁才开始的。他先后写书编书14部,1990年出版《马大猷科学论文选集》,1995年出版《现代声学研究——马大猷院士八秩华诞纪念论文集》。作为一名国际知名科学家,马大猷院士坦言,在应用基础研究中,国家的支持和以“任务带学科”对科学发展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而合作和各学科间的讨论便是众多科学灵感的重要来源
2007-2-5 03:01: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潮汕人物介绍十二:蔡楚生
汕头市有一个海滨长廊,那里每天都很繁荣,老人们打太极,年轻人跳舞,小孩子玩耍,渔民们卖鱼……运气好的时候,还能在那里看到潮剧。潮剧在我们这一代潮汕人已经有点失传了,因为我们很多生活方式都被港台所同化。我只知道外公(北方人叫姥爷)和奶奶很喜欢看潮剧,并且喜欢反复地看,这也是老年人最喜爱的艺术。虽然我对潮剧这种艺术缺乏了解,不过我相信,当一个背井离乡的潮汕人听到异乡有人在演潮剧时,一定能在第一时间分辨出来,并为之自豪。下面要介绍的这个人从小就是潮剧的“小戏迷”,无论是在自己的家乡汕头市潮阳神仙里村演的“尖脚戏”,还是在汕头戏院上演的潮剧,他总是一有机会,定要看个够。后来,他还协助中国潮剧团修改潮剧《芦林会》,使之更加完美。一个在潮剧的艺术氛围里面长大的潮汕人,带着自己对艺术的理解投身电影事业,终于成为一代电影宗师。他就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蔡楚生。
[转载]蔡楚生(潮汕特藏网,有删节)
蔡楚生,广东省潮阳县铜孟镇神仙里(现集星乡)新乡人。解放前,长期在上海、香港等地从事电影工作,参与了27部影片的创作,其中任编导的有10部。在旧中国创造了首映最高票房纪录的4部故事影片中,有3部为蔡楚生所编导的--《都会的早晨》(1933)、《渔光曲》(1934)和《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与郑君里合作)。《渔光曲》并在1935年2月的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荣誉奖",使中国电影首次驰誉国际影坛。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主要从事电影艺术的领导工作中,参加编导的影片《南海潮》,曾被观众选为第三届"百花奖"最佳影片(后因故颁奖停办)。蔡楚生对中国电影事业和电影艺术发展作出的贡献,使他被评论界誉为"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奠基人"。法国的电影历史学家乔治·萨杜尔所著《世界电影史》中,有中国"最杰出的导演为蔡楚生"的评价。这部著作评介的世界上最知名的200位电影艺术家中,蔡楚生是唯一的中国人。…………1926年,上海华剧影片公司赴汕拍片,剧社予以协助,从而引起蔡楚生等人对电影的极大兴趣。于是剧社成立了汕头进业电影制片公司,蔡楚生等人赶写了一出短剧《呆运》,在"华剧"导演陈天的帮助下,拍成了影片并在汕头上映。这首次参与的电影创作实践,使他与电影艺术结下了终生不解之缘。 1927年冬,为了寻找一个"能和全国共呼吸的地方",蔡楚生迈出了人生重要的一步。他违背父亲的意愿,离别1年多前家庭为他选择的贤惠的妻子林银菊(1906-1986年,潮阳仙港人)和出生不久的女儿,只身到了上海。经过一段流浪之后,蔡楚生才得以进入华剧等几家小影片公司打杂……1929年,蔡楚生为当时实力较强的明星影片公司著名编导郑正秋所赏识,应邀担任副导演兼美工师。在"明星",他协助郑拍摄了《战地小同胞》(1929)、《桃花湖》前后集(1930)、《碎琴楼》(1930)、《杀人的小姐》(1931)、《红泪影》前后集(1931)等影片,从中学会了编剧、导演,并得以充分实践,这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1931年,蔡楚生进入联华影业公司二厂,开始独立担任编导。最初的作品有《南国之春》(1932)、《共赴国难》(1932)、《粉红色的梦》(1932)等。此后,在左翼电影评论的影响下,他的思想又经历了一次重要转变:他的创作开始关注下层百姓,反映更广阔的现实生活,揭示社会矛盾。 1933年的《都会的早晨》是蔡楚生的成名之作,在上海首映时,连映18天,轰动一时。1934年以东海渔民悲惨生活为题材的《渔光曲》,"以其勇敢的现实主义精神,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现实生活"(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颁奖评语),从而受到国内外瞩目;首映时正值上海少有的盛夏酷暑,仍连映84天,创下30年代中国影片卖座最高记录。此后陆续编导的有著名左翼影片《新女性》(1935,孙师毅编剧),中国第一部以流浪儿童为题材的《迷途的羔羊》(1936),表达人民团结抗日必胜信心的短片《小五义》(1937)和谴责汉奸罪恶的《王老五》(1937)等;由他编写剧本制作的影片有《春潮》(1933)、《飞花村》(1934)、《两毛钱》(1937)和《歌舞班》(1937)等。1932年"一·二八''和1937年"八·一三"日寇进攻上海期间,以及1936年10月鲁迅逝世时,他都赶赴现场拍摄了新闻纪录片。在创作的同时,蔡楚生积极参加左翼文化活动和抗日救亡活动,先后加入中国电影文化协会,以及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等组织,被选为理事和常务委员。 1937年11月至1941年12月期间,蔡楚生离开上海到香港继续从事抗日爱国文艺工作。……蔡楚生在港发表过不少文章,号召电影工作者以电影为武器,支持抗战,热情评介爱国抗日的优秀港片,对推动香港的国防电影运动做了不少工作。 为使在港的进步文化人士和民主人士免遭日寇迫害,在中共香港地下党组织安排下,蔡楚生于1942年1月安全撤离港岛,2月初辗转到达桂林。在佳期间,他以日寇占领前后香港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为题材,创作了5幕话剧《自由港》(1943);他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的理事。这时,他因积劳成疾,患肺结核而暴病一场。1944年夏,日寇沿湘桂线南侵,蔡楚生抱病和万千难民一起,历尽艰辛,向大后方撤退,于年底到达重庆。大后方达官贵人们醉生梦死的丑恶现实,与他在千余里逃难路上对人民苦难的刻骨铭心的感受,形成强烈的反差,这为他战后的创作提供了深刻、生动的素材。在渝期间,他被聘为中央电影摄影场的编导委员,但并未进行创作;在养病的同时,他参加了中共组织的传达、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活动,并认识了周恩来、毛泽东。他向往着陕北那片崭新的天地和崭新的艺术。抗战结束,由于当局的阻挠,蔡楚生等人至1946年初才得以"复员"回到上海。他们按周恩来的指示,于6月建立了进步电影的基本阵地--联华影艺社,1年后又改组成立了昆仑影业公司,蔡楚生为编导委员会成员。在战后物资和资金极其匮乏、自身重病未愈的情况下,他与郑君里合作,奋力完成了编导最重要的代表作《一江春水向东流》(上集《八年离乱》,下集《天亮前后》)。影片以其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赢得国内外观众及评论界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在上海接连上映3个多月,出现了"满城争看一江春"的景象;在香港及东南亚一些国家上映时,也都创造了国产片卖座的最高纪录。为此,连当时官方的"文化运动委员会"也不得不授予这部影片以1947年度"中正文化奖"电影奖的金牌。1948年春,蔡楚生又着手创作了反映西湖人民抗敌斗争的电影剧本《西湖春晓》。但因时局迅速变化,蔡楚生及夫人陈曼云处境危险,不得不于年底举家撤往香港,这部影片被搁置。 蔡楚生第二次到香港,停留时间仅4个半月,但他会同其他电影工作者为推动香港的进步电影和粤语电影的革命,又日夜操劳奔波。他是粤语片推进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在他们筹建的南国影业有限公司中担任编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他为20多个剧本写下了修改意见或评论,并具体指导、筹划优秀影片《珠江泪》投入拍摄。 1949年5月,蔡楚生从香港来到解放了的北平,先后出席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56年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为创建、发展人民的电影事,他贡献了后半生的全部心血和精力。他担任过中央电影局艺术委员会主任、副局长,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务;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率领中国电影代表团参加布拉格、戛纳、巴黎、威尼斯等地的电影节,考察前苏联等东西欧7国的电影事业。各种行政工作、社会活动十分繁重,身体又一直多病,但他始终尽心竭力;同时,他仍眷恋创作,争取时间着手对旧作进行整理。1958年底,他到新成立的珠江电影制片厂,和陈残云、王为一合作,重拾40年代初在香港创作的剧本《南海风云》,加以补充、改写并投入拍摄。影片更名《南海潮》,分为上下两集:《渔乡儿女斗争史》、《天涯海角恩仇记》。上集于1963日含冤而逝,时年62岁。1979年6月,中共影协党委经复查,肯定了他一生所作贡献,为其公开恢复名誉,并于1980年1月举行追悼会。在蔡楚生逝世20周年时,影协广东分会会同汕头市、潮阳县共同发起,在广州、汕头、潮阳三地组织了纪念活动,并在潮阳棉城镇的文光古塔下,为蔡楚生树立了半身铜像,其基座携有邓颖超题词:"蔡楚生先生是中国进步电影的先驱者!"像后所立纪念碑,碑文为夏衍所撰,由吴南生书写。 1995年12月,蔡楚生获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00周年和中国电影诞生90周年而特设的"中国电影世纪奖"导演奖。 蔡楚生有3女1子,均在文教领域工作。
2007-2-5 03:02: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潮汕人物介绍十三:陈波儿
我研究生的一个同学在面试 时老师问她:“你的研究兴趣是什么?”她的回答大概让老师们很汗颜:“女哲学家!”翻开我的那两本教材,《西方哲学史》和《新编现代西方哲学》,里面几乎没有女性(精神分析大师霍妮是我唯一能找到的)。在这个男权主义的世界里,女性的地位很难被合理的评价,于是一群渴望男女平等的女性和他们的男性支持者发起了女权主义运动,创造了女性主义思想。我是很喜欢女性主义哲学的,因为这样有利于打破这个世界模式的单一化,使世界变得更多元,更宽容。潮汕地区是一个传统文化底蕴很浓的地方,男主外、女主内的模式几乎天经地义,生男孩不生女孩的思想甚至还贯彻到某些法律,当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男权模式越来越受到挑战,但这里仍然没有女性主义的市场。前面介绍了12位潮人都是男性,有点不公平,于是我把目光放在一位潮汕女性上:艺术家陈波儿。 [转载]陈波儿:人民艺术家的青葱岁月(南方网,作者:王永芳) 在列举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史上的著名女星时,陈波儿是容易被忽略的一个,因为她游离在当时分外光鲜夺目的电影圈外。作为演员,她其实只主演过四部电影,大部分时间是活跃在戏剧舞台上,老一辈的电影艺术家们喜欢称她为“波儿同志”,英年早逝的她拥有了三个最合适的称呼:明星、战士、人民艺术家。   有关陈波儿的资料获取非常有限,人们对她的了解也甚少,我们听说陈波儿的儿子任克在上海,但是电话打过去早已换了号码,几经周折我们终于找到了惟一一本陈波儿传记的作者王永芳老先生,这本整整写了十年的传记是老人在采访了大量有关人物,查证有关史料、档案,并走访陈波儿故乡搜集“活”材料后完成的,这十年之后的又一个十年,当我们再回过头来认识陈波儿的时候,王永芳老先生说了一句最朴素的话,“希望大家不要将她淡忘”。   从掌上明珠到激进少女   陈波儿的家庭算是殷实家境,父亲陈湘波是个做批发干果、瓜子生意的商人,经常往来于南洋潮州侨胞聚居的地方,陈波儿的出生令他父亲喜出望外,因为长子长女均不幸夭折,在陈波儿之前只有一个小儿子。陈波儿的原名陈舜华是按照宗谱顺序取的,“波儿”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自取的艺名。有人说,“波儿”这个名字是取自“布尔什维克”中“布尔”的谐音,以表示她的革命倾向,其实,她是尊重父亲陈湘波才起名“波儿”的。在父亲眼里,幼时的陈波儿是掌上明珠,但是因为她的母亲是侧房太太,所以经常受到祖母和“大母亲”的责骂,陈波儿骨子里的反叛精神其实在那个时候就扎根了。   陈波儿的大胆举动是从少女时期开始的,二哥陈述猷经常给她讲一些带有思想启蒙意味的故事。陈波儿喜欢女兵英姿飒爽的样子,就动员街坊学堂中的小姐妹一起剪掉大辫子,当时女孩子剪掉辫子被看作是伤风败俗、败坏门风的事情,陈波儿顶着个“革命头”离家出走,远走读书去了。   从《青春线》到《八百壮士》   从厦门的集美到南京,再到上海,陈波儿一路求学,进入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教书,随后投身戏剧界,出演外国进步话剧,还加入了左翼戏剧家联盟。当时“明星”公司正急需进步演员,机缘巧合她在艺大的老师郑伯奇介绍陈波儿认识“明星”公司的周剑云,陈波儿就此走上了电影道路。她主演的处女作是《青春线》,此片也是导演姚苏凤第一次拍片,同为主演的姜克尼、赵丹等人也大都是第一次走上银幕,可谓是真正的“青春组合”。据说拍摄时所有人都很投入地表演,摄影师竟忘了关机,马达一直转动,直到导演提醒才发现。   差不多在拍《青春线》的同时,陈波儿接受了电通公司的聘请,参与左翼电影《桃李劫》的拍摄,摄制组的全体人员合作得非常好,陈波儿尤其喜欢主题歌《毕业歌》的旋律和歌词,当时在片场经常可以听到她唱歌的声音。1934年12月,影片一炮打响,《毕业歌》在大街小巷里传唱,陈波儿成功了!当时有评论说,“中国影坛,演话剧的艺人,潮水似的卷进来,波儿就是其中的一个‘波儿’。”   在拍电影之外,陈波儿还参加了不少社会活动,最知名的一次当属与宋庆龄、何香凝等16人联名上书要求与被捕入狱的“七君子”同罪同罚,最终“七君子”被释放。在1937年的“中国电影救亡协会”里,陈波儿当选理事。1938年“中制”拍摄的抗战影片《八百壮士》是她一生主演的最后一部影片,同年,她去了延安。   从任泊生到袁牧之   陈波儿多被看作是女战士,对于她的情感经历谈得都比较少,故事应该从同在上海艺术大学学习的任泊生谈起,他可说是陈波儿人生旅途中的引路人。任泊生出生在越南,父亲是越南华侨商人,资产丰厚。两人相爱后去了香港,举行了婚礼,不久生下儿子任克,后又生下第二个儿子,但小儿子在两岁多时,急病夭折,这对陈波儿的打击很大。   甚为想念朋友的陈波儿在香港生活了三年多之后重新回到上海,参与电影拍摄。在拍摄《桃李劫》时,她与袁牧之合作配戏非常默契,渐生感情。“电通”结束后,两人在“明星”二厂合作出演了《生死同心》。陈波儿与袁牧之虽然有感情,但是因为当时社会状况很不稳定,陈波儿同丈夫并没有离婚,所以两人一直保持朋友关系。陈波儿后来携子任克去了延安,和丈夫任泊生分开。直到1946年,陈波儿去重庆走访老朋友时,得知任泊生已另娶妻,感情上受到打击。1947年的夏天,陈波儿终于与袁牧之结婚。   从心脏有疾到英年早逝   早在1943年陈波儿导演话剧《同志,你走错了路!》时就已经发现了心脏病,并且两次晕倒在排练场。解放初期,陈波儿为了筹备自己倡导的表演艺术研究所(即北京电影学院前身)费尽心力,那时候她的身体已经相当差了。   1951年她去广州谈珠江电影制片厂暂时停建的事情,事情办完后,她去家乡接来母亲一同离开广州赴上海。在火车上,她对妈妈说:“从今以后,我不离开你。”没想到这很快就成了永诀。到了上海后,陈波儿在与专家会谈时突然心脏病发作,再也没醒来。陈波儿走的时候很匆忙,那年她只有44岁。
2007-2-5 03:02: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潮汕人物介绍十四:赵 荣
下面要出场的这个人,论年龄,她很年轻;论影响力,根本无法跟前面介绍的那十三个人相提并论;所以,你肯定会很奇怪我为什么要介绍这位女性:赵荣。                                        潮汕地区美女如云,这是公认的事实。大而亮的眼睛、白而嫩的肌肤,温而柔的气质,尤其是离开家乡的潮汕男人,脑海里总会浮现出这样的形象,这个形象可能是他的母亲、姐妹、女友或者妻子。赵荣正是以潮汕女性的美征服了花城,成为2001年第九届“美在花城”广告新星大赛的冠军。另外,汕头有一群人,他们从小学美术、音乐,梦想着将来进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从此走向星光大道。赵荣正是这些人中的一员,她从星海音乐学院走向成功,鼓舞了这些心怀艺术梦想的同路人。集主持人、广告明星、歌手、电影演员为一身的赵荣还于2003年出版了自己的潮语歌曲专辑,献身于潮语歌曲现代化的事业,这样的人,实在值得我们介绍一番。
[转载]赵荣:从艺经历(南方网)
  1998年考入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主修声乐,副修钢琴。1999年便开始接拍广告,至今拍摄广告已三十几部。其中主要作品有:斧彪驱风油、伊利牛奶、海尔冰箱、白诗沐浴露、奥莱克音响、美仑摩托车、等以及各类服装平面广告。于2001年参加第九届“美在花城”广告新星大赛,荣获冠军以及最受传媒欢迎奖。2002年加入广州电视台这个大家庭成为当红主持,并参加380集室内短剧《开心廿四味》的拍摄。同期声饰女主角艾晴,并演唱片头片尾曲。                                  其中参与主持的“第十届‘美在花城’总决赛晚会”荣获第九届广东省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作品奖,电视社教、文艺节目播音(主持)类三等奖。2002年7月从星海音乐学院毕业。分配至广州电视台文艺部担任综艺节目持人。至今主持大型综艺晚会二十多场。2003年2月第一张个人专辑——同名潮语歌曲演唱专辑出版发行                                2003年4月主持音乐综合专栏节目《劲歌王》(粤语)、《劲歌王》季选颁奖典礼                                2003年9月参加首届广东省新闻界“颂歌献祖国”歌唱比赛获美声组二等奖                                2003年10月获广州十大完美女人奖(最纤细美腰奖)2003年11月第二张演唱专辑——《风吹不散》出版发行2004年1月获2003年度广州电视台十佳主持人2004年1月主持资讯节目《汽车杂志》2004年6月拍摄电视剧《上海滩之侠医传奇》饰演薇薇一角.2004年7月心心向荣FANS CLUB正式成立2004年9月获2003年度中南六省电视艺术“金帆奖”优秀电视文艺节目主持人2005年2月获2004年度广州电视台五佳主持人                                   赵荣的“星途”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确实,她是广州电视台主持人行列的一个“新星”,但也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星星。由“美在花城”女子冠军到步入广州电视台综艺主持人的行列,到出演《开心廿四味》的艾晴,再到第一张 CD 专辑《风吹不散》,赵荣一路走来都是顺顺利利的,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挺幸运的”。                                    在星海音乐学院修读美声专业的她,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被同学怂恿下,陪伴同学一块儿报名参加了第九届“美在花城”,没想到同学落选,反倒赵荣自己直闯决赛,虽然情节有些行货,但事实往往就是如此。就是这样,开始实现她从小的梦想——出色的电视主持人。回顾一年多来的主持生涯,赵荣受益良多,也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方面,希望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而成熟,并让自己的内涵赢得观众的喜爱。                                    生活中的赵荣其实挺文静内向的,喜欢看传记、哲理等书籍,真想不到她那样年轻的脑袋瓜还有如此深刻的一面。“主持人的行业也让自己的性格改变了少许,因为它(主持人职业)需要更多的与人交流及沟通,只有不断给自己压力和要求,才会不断得到充实与积淀,而这些都将在荧屏前反映出来”。   小时候非常胆小  赵荣从小是个非常胆小的女孩,在生人面前甚至不敢说话。可上中学时,她的心却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了。赵荣现在一直庆幸自己当初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到外面读书!“这是我人生第一个很大的转折,如果我当初心软了的话,可能今天我就没这样的成绩了”。  “美在花城”改变了人生  上天给予赵荣最大的出乎意料还是“美在花城”。赵荣说:“当时是一个朋友听说有这样一个比赛,她提议我们去玩玩,我也没多想,就跟着去了。”  其实,在参加“美在花城”比赛之前,她已拍了不少广告片,上了无数次电视。第一次拍广告片是替东莞一房地产开发商拍售楼盘广告。当时,赵荣才读大二,导演到学校物色演员,老师推荐几十名人选,赵荣试镜时一下子便被导演选中。广告片中,赵荣与一男演员合扮一对年轻夫妻到东莞看房。那时,赵荣还不到20岁,又是第一次上电视,脸上羞得多红,她说不清楚,但却知道自己的心口跳个不停。这次酬金是1000元。她说,拿到这笔酬金时,很难说出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后来,广告片在香港的电视频道播出,效果不错。自此片约不断,好多还是赵荣因怕耽误学业而推辞的。  在进入决赛的选手中,赵荣长得最矮,仅1. 66米,在“美在花城”的历届女冠军中,也是最矮的,但她的容貌气质却十分出众,一开始便受到广州媒体追捧。当她夺得冠军时,媒体都以大篇幅予以报道。“美在花城”广告新星大赛由广州电视台等单位主办。在广州及珠三角地区,无论知名度还是受关注度,“美在花城”都是最高的。被誉为香港才子的潮籍评委蔡澜以肯定的口吻评价赵荣说:“素质高过香港小姐”。被聘为评委的香港作家梁凤仪也称赞赵荣,说她表现相当好,长得也很甜。当然,女孩最重要的是内涵,这从赵荣的仪容、态度、讲话中都可体现出来。  最欣赏的主持人是杨澜  2002年夏天,赵荣从星海音乐学院毕业后,便到广州电视台工作,半年来,她已经做过几场大型节目的主持了。“做主持是我非常喜欢的工作,我觉得很有挑战性。可能在观众看来,我们主持人的工作很简单,只不过是背熟台词,其实,每做一台晚会,我们需要应付的事情很多。因为我们要为一场晚会上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情作一个预测,还要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预测不到的就要检验你的临场解决能力了,每场主持心理压力都很重的。”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总是要经受各种压力。而现在她知道这是公众人物必须付出的代价。赵荣是对自己要求很高的女孩,她说每场晚会主持下来,总会觉得自己欠缺的东西很多,比如语言、专业知识。所以她总是不断充实自己,希望有一天自己能对自己满意。她说她最欣赏的主持人是杨澜,喜欢她那种轻松自然的主持风格和她丰富的人生阅历,真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够成为像她那样成功的主持人。  工作对于赵荣来说是一种享受,她说她永远相信人只有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才能快乐。而她现在就是幸运的。  典型的潮汕女孩  赵荣是喝韩江水长大的,父亲是一名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普通干部。她的童年和少年都在澄海度过。赵荣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做家务,她现在还住在自己租的房子里,空间不大,但非常干净。不用上班的时候,她就呆在家里,收拾房间,然后自己做潮汕的小吃。她说:“虽然大家经常见我出现在公共场合,以为我很外向,其实我挺文静的,我喜欢一个人呆在家里,看书,听音乐。偶尔我也会请朋友来家里坐坐,尝尝我做的美食,大家喝喝茶,聊聊天。”  她表示,我是汕头人,永远忘不了生我养我的家乡。赵荣说喜欢那种有内涵有气质的女孩子,那才是最美的。徒有美丽外表的女孩很容易让人生厌,漂亮只是一件外衣,随时都会褪色的。所以漂亮女生也不喜欢很帅的男孩子,赵荣说,长得帅的男人可能靠不住。她想要一个让人有安全感的男人,这对一个女人来说,是最重要的。
2007-2-5 03:04: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潮汕人物介绍十五:周福霖
世界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而中国处于两个地震带之间,这是我们在中学地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而潮汕地区就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还记得在小学时有一次,我坐在教室里,感觉眼前的一切在不停地晃动,我当时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只是随着大家走到了楼下,大家聚集在操场,觉得很好玩。后来听到广播,老师说地震来了,请大家留在操场。地震来了,受害最大的当然是那些住在危房旧房的人。地震不仅会使这些人无家可归,还可能使这些人丧失性命。如何使建筑物变成“不倒翁”,就成为抗震科学家的使命。汕头市聿怀中学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正是致力于这一领域的世界级专家。
[转载]工程院院士、汕头人周福霖立志建地震中的不倒屋(潮汕特藏网,作者:周敏
位于我市的陵海路18号,有一栋1993年建成的8层住宅楼,从外观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这幢住宅楼却是当年世界上最大最高的隔震住宅楼,被联合国专家组评价为“世界隔震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而这栋楼的设计者就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汕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立志建造在地震中不倒的房屋”的抗震专家,在一个小时的电话采访中,记者深深感受到这位身在外地的汕头科学家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以及热切期盼家乡腾飞的信念。                                              为全国各地设计建造隔震房屋300多栋                                              周福霖1939年8月出生,现任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隔震技术顾问,中国建筑学会抗震减灾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建筑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祖籍潮阳的周福霖是如何走上抗震之路,还要从1976年唐山大地震说起。唐山大地震后第三天,当时在机械部第四设计院工作的周福霖奉命赶赴灾区参与调查,两个多月中几乎跑遍整个灾区。在一次调查中,他无意中发现有两栋民宅居然没有倒塌,而是沿着地基以下的油毡防潮层滑动了40多厘米。周福霖的脑海刹那间闪过一个念头:“如果能建造可以在地面上滑动的房子,岂不是就能确保避过地震的破坏!”                                              灾区之行后,周福霖马上投身于研究和推广应用工程结构抗震新技术,他不辞辛苦地到国外考察,翻阅大量古建筑书籍,经过反反复复的试验、设计,终于使“多层房屋隔震技术”逐步成熟。1989年,他主持由联合国工发组织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隔震科研项目,经过4年时间的努力,终于在我市建成国内首栋采用橡胶垫多层隔震的8层住宅楼。1994年,台湾海峡发生7.3级的地震。地震也波及汕头地区,在同地段的传统结构房屋发生剧烈晃动的情况下,该幢8层住宅楼房屋里面的人却毫无震感,这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第二年,联合国工发组织在汕头召开了有18个国家、120名专家参加的国际会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为“中华之最”。多年来,他带领的科研人员,已在我国各省市设计和建成隔震房屋300多栋,部分房屋在当地地震中经受了考验,确保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03年,周福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时年63岁。                                              “只要汕头需要我,我愿意贡献全部力量”                                              周福霖于上个世纪50年代在聿怀中学度过了6年的中学生涯,直到去湖南大学读书才离开广东。此后,周福霖虽然身在外地钻研科学,少有时间回到汕头来,但他却始终关注着汕头的发展,他诚恳地告诉记者:“一个游子对故乡的怀念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随着年纪的增长,对故乡的一草一木更是眷恋,只要汕头需要我,我愿意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周福霖告诉记者,身为科学家,深感科技创新对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管发展什么产业,都要有自主创新的精神,这就好像城市发展的“生命线”,但科技成就是积累起来的,要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来创新,摸索创造出自己的东西。                                              当周福霖得知当前汕头全市上下正在蓬勃开展弘扬汕头精神——“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活动时,激动地连声说:“太好了,汕头精神提得非常及时,相信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汕头总有一天能重新崛起。”今年年初,周福霖回汕头参加母校聿怀中学恢复校名20周年的纪念活动时,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汕头出现的新气象。周福霖认为,汕头人聪明、开放,思想敏锐,只要痛下决心,整饬社会不良风气,扬长避短,从长远考虑具有自身优势的可持续发展的拳头产业,充分引进培养人才,脚踏实地地一步步发展,相信汕头的明天会更美好。
2007-2-5 03:05: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潮汕人物介绍十六:陈复礼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有四家大型感光厂,其中一家坐落在汕头市护堤路上,它叫公元。后来,公元与日本富士合作,与美国柯达合作,前段时间又与保定的乐凯合作,总之,汕头人与感光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父母都曾是感光人,所以我自然对摄影有一些了解,对于摄影艺术有粗浅的审美认识。下面要介绍的这个人,他虽然不是职业摄影师,却一生钟爱摄影艺术,其造诣之深世界各国人民为之惊叹,他有200多件作品获得各项国际奖项,他是摄影界的“世界十杰”,他就是以风景摄影与中国画画意的完美结合而著称的陈复礼先生。
[转载]“镜里丹青异彩纷呈”一访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
(潮汕海内外潮人网,作者:童仁)
    1979年冬,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香港著名摄影家陈复礼先生摄影艺术展览,先后在京、沪、穗等地举行,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使观众大开眼界。早在50年代初,陈先生便在影圈中崭露头角,作品以精妙的构图、清新的意境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从1955年起定居香港,这时正逢港地摄影风气大盛,他的创作热情也日见长进。(1982年春天,在美国波士顿举办的个人摄影展览会的大厅里,一幅幅充满中国传统诗情画意的摄影佳作,深深吸引了成千上万来自各地的观众。每天观众踊跃,赞叹不已,流连忘返。在一幅取名为《搏斗》的摄影作品前,人头攒动,其中一位华侨看了这幅作品后深为感触,热泪满面,喃喃自语地说:“是啊!出洋的华人就是这样象一叶孤舟在海里搏斗出来的。这是一条艰辛的路,也是胜利者必经之路……”《搏斗》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惊涛骇浪的茫茫大海中,一叶孤舟,被恶浪冲击着,前后起伏,上下颠簸,天空乌云翻滚,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水手们同舟共济,力挽狂澜,挥桨搏斗,誓死向前奋进!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牵动着人们每一根神经,使人感到自己仿佛正在与孤舟中的水手共命运同呼吸。拍摄这幅作品的陈复礼先生对人生的搏击该有多么积极与坚强的信念,对艺术有多么崇高的追求……他的作品的展出到期后多次延期,前后达3个半月之久,创美国的摄影展出有史以来最高纪录。陈复礼的作品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印度、加拿大、新西兰、智利、芬兰、奥地利、葡萄牙、南斯拉夫、捷克、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际摄影比赛中获得各种金像、银像、金牌、银牌、铜牌达200多枚。作品又先后在香港及国内20多个省、市展出。陈复礼从一个店员、商人,靠自身刻苦自学努力,经过40多年含辛茹苦的搏斗,成为世界上一位著名摄影大师,从1957年起连续5年被列入美国摄影学会年度统计世界各地国际影展入选成绩前10名,这真是了不起的事。他不是专业摄影家,而是以商为主,以摄影为副的业余摄影者,这更不容易。这正像他的作品《搏斗》一样,他艺术上成功的道路是搏斗出来的。他在摄影上独辟蹊径的创新,把风景摄影同中国画意结合起来,开拓了一条新的中国画意摄影的道路。正如刘海粟大师对他摄影艺术的评价那样:“复礼摄影,意在存真,不断探索,贵在创新。” )(打括号的部分为另一篇文章,周昭京写的《陈复礼传记--镜头寻遍天涯路,画意摄影成一家》中的一段,本文编者为了使读者更进一步了解陈先生的国际影响,故意把两篇文章合为一篇)                                   带着他的艺术道路怎样走过来的,摄影家的甘苦滋味如何等问题,笔者访问了这位摄影艺术家。                                   今年64岁的陈复礼先生,原籍广东潮安,这里是著名的侨乡。陈复礼还在10来岁时,便像很多父老一样,背井离乡过南洋。最初是当“后生”、店员,日求两餐、夜求一宿,也没有什么癖好,闷极无聊,只是学人摸摸麻将,但是经常手气不佳,落得个两袋空空。后来,他痛下决心,走出这麻将构成的“四方城”,一头扑入大自然的怀抱里去,拿起从旧物市场购得的相机,去学影相!                                   他记得,正是在这个时期,他拍下了一幅饶有深意的作品:《海天空阔》,一群海鸥向一边飞去,而占画面重要位置的一只海鸥,却振翅向另一方向翱翔,显得卓尔不群,自有风骨。照片一经晒出,他便亲笔题上“此身甘与众愿违”七个字,明白地宣告了自己脱离庸碌无为的生活,走向从事严肃的艺术创作之途的决心!                                   我们看过陈先生亲自编辑的、装帧精美的影集,当我们欣赏到他青年时期的某些作品时,我们好像触摸到他当时复杂的心境。由于生活道路的坎坷,环境变化的大起大落,使他的镜里作品情调时明时晦,有时过分地强调个人情绪的表现,有时又十分着重客观的写实;有时又借题发挥,借他人杯酒,以浇胸中块垒,有时又追求形式、趋向唯美主义……但总的说来,基本格调还是比较开朗的,使人看后,都会得到或多或少的启发和教益,获得美的享受。                                   许多行家都说陈复礼是“喜欢饮头啖汤”的摄影艺术家。意思是说,他不愿意在艺术上拾人牙慧,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随便举一个例吧:去年,他不顾高龄,谢绝了朋辈的好心规劝,又一次要去“饮头啖汤”一作为香港摄影家的第—人,远赴西藏拍摄艺术照片。在这里,他克服了空气稀薄、缺氧而致的呼吸困难;克服语言不通、交通困阻、水土不服等障碍,身心都沉浸在进行艰苦的艺术创作的欢悦之中。除了将许多风光、人物收入镜头外,为了拍摄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中的珍贵文物,他还不畏艰险,爬上高耸人云的屋脊上去,长时间地枯坐其上,等候最理想的衬景(如云彩等)进行拍摄……就这样,从清晨一直到晚上7时,才满载而归。他说:“珍贵的西藏文物,乃是国家之宝,一定要竭尽心机拍好。”                                   徜徉在影展的回廊里,陈复礼那些具有独创风格的作品真是令人目不暇给—一拍荷花,他不像许多人拍过的那样,老是拍众多的莲荷并立,而只拍一枝清彩,掩映在邃密的荷叶之下,荷花似不突出,而愈见突出;表达反对不义之战的主题,他不拍常见的“尸横遍地”之类的景物,而摄取了一个特异的镜头:一只洁白的鸽子在铁丝网下站着,露出无邪的神态,使主题传达得异常深刻……                                   从摄影技术这个角度来说,一张动人的照片,只是猎取于一瞬间,甚至只是百分之几秒的时间里,骤看起来是“得来全不费功夫”,但此中却包含着作者多少心血啊!“黄山归来不看山”,为了窥探这座名山的神韵,他从18年前开始,便先后三次攀登黄山的高峰。为了一见庐山真面目,他从根本没有路的“路”上登上牯岭之巅1 1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及黄山、井冈山、九华山、武夷山、天山、太行山、泰山……                                   一位跟随过陈复礼先生走遍各地的同行曾经深有感触地说:“陈先生搞艺术,系有拼命精神的尸关于这一点,陈先生谈起了这样的一件事:1977年冬,海拔3000米的峨眉山已是冰封雪盖。山上的接待人员也早已撤下山来过冬。但陈老先生却有心“罗景”,偏偏在这个时候踏雪登山。当时,气温是零下10多度,遍地积雪,举步维艰,这对于一个长期生活在连雪也没下过的南方的人来说,这滋味确是“唔系讲玩”的。但好一个艺高人胆大的摄影家,只见他身背三部不同焦距的、重量不轻的摄影机,临行前还破例地痛饮了几杯酒,用以暖暖身子,然后冲寒冒雪,拾级登临,直上名山探胜。夜里,他下榻于一间四面透风的木屋里,晨光曦微时分,马上又起来抢拍峨嵋日出等难得一见的奇景……说到这里,陈先生呷了口热茶,愉快地说道:“古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艺术上这样的虎穴,是值得去探索一番的;艺术,是不会自动跑入摄影家的镜箱的广告别了陈先生,这几句发人深省的“艺术要义”一直留在我的心底,久久不忘……。
陈复礼先生作品欣赏
不染
影子
搏斗
白墙
2007-2-5 03:06: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河畔 |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APP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3, Hepan.com Cloud.    Powered by hepan.com Discuz!X3.4    粤B2-20080418 粤ICP备11103827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4-88943210 举报邮箱:help@hepan.com 粤公网安备 44050702000900号

GMT+8, 2024-4-26 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