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正逐步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焦虑。面对各种污染,有人选择讽刺、挖苦,有人选择沉默、逃离,甚至出现了“环境移民”的现象……污染之殇,已成为公众难以承受之重,恰如穹顶之下难以除去的阴霾。
关于环境现状,似乎公众常常喜欢指责、抨击,却缺少应有的反思。这是一种不够理性的态度。环境问题是关系着我们当下每一个人生存状态的问题,也是关系着我们子孙后代的发展问题。既然由于此前的一些不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已经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那么今天的我们,没有必要继续沉浸在环境污染的恐慌中,而应该理智地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只有将有难同当的责任感深深植根于心中,携起手,同呼吸,共命运,我们才能真正战胜它。
环境污染影响广阔,但治理污染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关键是我们是否行动起来。也许我们做不了力挽狂澜的大事,但从移风易俗、拾遗补缺的小事做起同样可以汇聚成满满的正能量!比如:不往江河倾倒垃圾,不电鱼毒鱼,在节假日不放烟花爆竹,在农村不烧秸秆,选择低碳出行等。
污染一定要治理,因为它危及我们的生命。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把把脉,其病在“肌肤”,根在内里,唯有全民总动员,公众齐参与,从自身做起,清除心灵的污染,共同保护环境,才能治污治本,还地球家园一片天蓝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