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身穿红黄蓝各色工作服,骑着摩托车日夜穿梭在大街小巷,车后放着食品保温箱,他们就是外卖配送员,被叫为“外卖小哥”。然而在送餐的路上,部分外卖配送员为了“准时到达”,与时间、与订单数赛跑,无视交通规则。殊不知这不仅扰乱了道路交通秩序,还是在拿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作为代价。
“准时送达”无疑完美地解决了用户的痛点,成就了外卖行业的成功。然而近年来,“准时送达”无视交通规则付出的代价却是惨重的。今年1月2日,上海同普路祁连山南路一名骑电瓶车的外卖送餐员与机动车发生碰撞,事故导致送餐员不幸身亡;8月22日,福州仓山区金港路与金洲南路丁字路口一名外卖送餐员骑电动车在斑马线上被一辆小车撞出一二十米远,重伤不治身亡……事实上,每隔一段时间便会看到与外卖配送员有关的交通事故新闻。诚然,外卖能及时送到是好事,但不应该建立在危险之上。送外卖要快但更要安全。
看到这些血淋淋的事实,我们不得不深思,大部分成年人都懂得漠视交通规则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或给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为何这个道理在这个群体就不适用了?笔者认为,这除了与部分外卖配送员交通意识薄弱有关外,还与该行业的规则有很大的关系。说到底该行业的规则在支配着他们的命运。
目前,不少外卖平台设立了“配送不许超时,否则罚款”、“送达延误需赔付”等等的行业规章,这些规章给外卖配送员带来无形的压力。除此之外,不少外卖平台鼓励外卖配送员多送多得。而配送员一来不想被扣钱,二来又想多快点接些单,于是,很多外卖配送员只能铤而走险。因此,不知从何时开始,马路上开始出现了无视交通法规的外卖小哥。他们很多人还边开车边盯着手机,生怕迟到。往往这样的细节,更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事实上,外卖配送员频频违反交通规则的乱象让各地交警部门感到头疼。除了对违规的外卖配送员进行惩罚和教育,多地交警更是深入到外卖平台,对外卖配送员进行交通安全的教育,提高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然而,仅靠交警部门一己之力难以彻底改变现状。笔者认为,要让外卖配送员遵守交通规则,归根结底还需外卖平台自身多加努力。外卖平台要在保障用户权益和员工安全上寻求更加人性化的管理规则,莫让外卖配送员的工作以违反交通规则为代价,也莫让“骑手”的素质损害了品牌的价值。毕竟,一个外卖配送员的交通行为也体现了一个外卖平台的形象。外卖配送员也应该意识到,赚钱固然重要,但生命安全更重要。一定要在遵守社会规则的前提下进行工作,请珍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本报记者 李灿霞 郑新培
见习记者 陈思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