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来电说阿富汗刚开放了旅游签证,问我去不?我不假思索地一个字:去!
这是向往已久的地方,因史泰龙的电影《第三滴血》。
因兴都库什山;因塔利班;因巴米扬站佛;因那从头到脚全被蓝色的布卡蒙住的妇女;因媒体频频报道的袭击爆炸;因“每平方英里有一千个悲剧的地方”……
听说我要去阿富汗,各路朋友纷纷微信关注:怎么要去那么危险的地方;不要命啦;昨天电视才播喀布尔又发生恐怖袭击死了几十人,还是不要去吧;千万要注意安全啊;要带上防弹衣。连远在美国的好友、也是成年往世界各地寻幽探秘登山涉水的游博士也说,真的去呀?那你是拼出去了。
对于好友们的忠告我一概四个字:生死有命。
但战略上藐视,战术上还是重视的。
15天的时间。
以喀布尔为中心点,再到北面的三个城镇。
远距离的地方采用空中飞行,以避开塔利班控制的区域。
住普通小旅馆,以减少被袭击的可能。
随身行李衣物尽量带最普通颜色不起眼的,以免引起他人注意。
一到阿富汗就换上穆斯林全套的服装,以鱼目混珠(阿富汗有一部分人是蒙古人的后裔,长相跟中国人相若)。公众场合尽量不说话以免暴露自己。
到达喀布尔第二天即飞阿富汗北部的商业中心马扎尔谢里夫。这是靠近边境的古老城市,市容却焕然一新,到处可见的色彩鲜艳楼宇,十字路口大圆圈的艺术雕塑,挤满大街小巷的车辆,熙熙攘攘的人流,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都说明这是一个很现代化的城市。
去年在乌兹别克斯坦时,向导特意带我到靠近阿富汗的边境,看到的只是高高的铁丝网罩着的一片黄土,没想到里面还隐藏着一个在中亚地区屈指可数的大城市。
市里最著名的是称为蓝色清真寺的哈兹拉特阿里陵墓,陵墓埋葬着伊斯兰教创始人阿里的遗孀。因之马扎尔谢里夫的意思就是“神圣的陵园”。
马扎尔谢里夫西北20公里的巴尔赫是阿富汗最古老的遗址,也是拜火教的中心,传说该教的创始人琐罗阿斯德就死于此地。如今,高大的城墙、拜火教的殿堂还在,诉说着阿富汗昔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