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

图为市委全会分组讨论场面。本报记者 陈宏文 摄 

 

  12月8日,中国共产党潮州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召开。当天下午,与会人员分组讨论了市委书记李雅林代表市委常委会所作的报告。

  与会人员一致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紧紧围绕“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发展目标和“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发展定位,以积极有为的干劲、担当奋进的姿态,全面落实“1+5+2”工作部署,不折不扣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实处,以新担当新作为新面貌回应总书记的殷切期待,推动潮州实现高质量发展。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第八组讨论中,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李尧坤认为,要加大对陶瓷企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大力鼓励陶瓷企业自主创新,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市委常委、副市长林少明在推进产业发展方面建议,我市要举全市之力打造千亿陶瓷产业集群,进一步推动潮州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擦亮“中国瓷都”品牌。“推动潮州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升陶瓷产品的质量。”林少明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键在于产品质量,质量好则企业兴,质量差则企业衰,企业只有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精益求精,才能在竞争中赢得胜利。同时,他还建议要重视陶瓷产业方面的人才培养,强化产业人才服务保障等,为陶瓷产业加快发展打下人才基础。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传胜认为,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高起点编制好我市“十四五”规划,高标准做好‘特、精、融’三篇文章,推动潮州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主动协调配合,做好跟踪服务,当好企业发展“店小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助力营商环境更加法治化、规范化、便利化;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创造投资者满意的环境,真正做到招商引商留商。

  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蓝丽君认为,要根据潮州的特点、产业结构等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契合实际,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等瓶颈上进一步突破,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鼓励企业创造人才高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人才的服务和保障水平。作为组织部门将推广三环集团等企业好的经验做法,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组织开展陶瓷、食品、生物医药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打造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化、数字化发展的乡村服务官队伍,以人才来支持高质量发展。

  深化“1+5+2”工作部署 推动潮州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分组讨论中,市委副书记崔建军认为,全会报告政治站位高,是站在新起点上定位潮州未来的发展格局,目标明确,措施实在,具有很强的战略性、指导性。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紧紧围绕“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发展目标和“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特色精品城市”发展定位,以积极有为的干劲、担当奋进的姿态,全面落实“1+5+2”工作部署,不折不扣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实处,以新作为新面貌回应总书记的殷切期待,推动潮州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第十组分组讨论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壮森认为,报告政治站位高,主题鲜明、凝聚人心、催人奋进,部署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的历史重任落在这一代人的肩上。如何深化“1+5+2”工作部署,林壮森认为第一要“敢闯”’;第二要“创”,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第三要“实干兴邦”,以上率下久久为功,推动市委“1+5+2”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为潮州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小群在第五组的讨论中表示,李雅林书记所作的报告政治站位高,全面细致地描绘了潮州未来的发展蓝图,为广大党员干部建设美丽潮州提供更明确的奋斗方向。“最关键、最重要的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想敢干;切实增强担当意识,提高工作效率,推动潮州实现高速、高质量发展。”林小群说。

  副市长洪岳伟认为,全会报告对我市的整体定位准确,发展思路明晰,措施切实可行。我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领会总书记为潮州指明的工作重点和路径方法,对标对表、补足短板、加固底板,以时不我待的危机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抢抓机遇,将压力转化为发展的动力,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新时代潮州高质量发展新局。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净化干事创业社会环境

  在第二组的讨论中,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王少勇认为,报告站位高、内容丰富,发展思路清晰,措施切实可行。他指出,要紧紧抓住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潮州这一推动发展的最大机遇,乘势而上、起而行之、感恩奋进;要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细化工作措施,对标对表抓好落实,补齐各项民生短板;要把会议精神转化为潮州改革开放的具体行动,盯紧社会热点和群众关注的难点问题,严督实导,推动实际问题解决,为潮州实现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姚继新在第六组的讨论中认为,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不断推进党员干部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切实增强担当意识,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切实谋划好工作;要坚持党建引领聚力全局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树立“大潮州”观念,转变党员干部工作作风,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净化干事创业社会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市纪委副书记陈少明指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结合实际抓好落实;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强化党内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压实“两个责任”,实践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

  市监委委员黄区展在第十三组讨论中表示,要推动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能力;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加强监督作用,提高监督效能;要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深入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加强廉洁队伍建设。

  深度挖掘潮州文化 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市委常委、秘书长赖建华认为,全会报告主题清晰、目标明确,切合潮州发展的实际,为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潮州的发展迎来重大的机遇,在新形势、新发展、新要求下,全市各级部门应该朝着一个共同目标,齐心协力,进一步深化“1+5+2”工作部署,进一步明确五项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强化两个重要支撑,奋力开创潮州发展新格局。他说,文化强市是潮州未来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潮州时的殷切嘱托,要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坚定文化自信,采取符合潮州实际的措施推进文化强市建设。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温金荣在第四组讨论中指出,李雅林书记所作的报告非常精彩,在紧紧围绕市委“1+5+2”原有的工作部署上,紧密结合潮州当前实际情况,不断与时俱进,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在原有的发展蓝图上大力创新,不断修改完善和优化,为潮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产业兴,潮州兴;产业强,则潮州强。” 温金荣表示,接下来要加大对产业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力度,深度挖掘潮州文化,推动我市的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向文化强市建设目标迈出坚定步伐。

  “全会报告有突出性、针对性,为接下来的工作定下了方向和目标,也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在第七组的分组讨论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文森认为,要深刻理解总书记对广东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新担当、新期待,充分理解“1+5+2”工作部署,坚持系统观念,梳理手头资源,在工作上注重点、线、面总体推进,明白我们的历史使命,把握好工作方向,把工作目标拔高一截,不断增强潮州文化的影响力、生命力、创造力和感染力。

  副市长李克俭认为,总书记对潮州文化给予了很高评价,要利用这个契机把文化强市摆在潮州发展更高的高度,加大投入,促进文旅融合,推动我市文化旅游工作再上新台阶。此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补齐民生短板,让群众更幸福、更有获得感。

  加强城市规划布局 推进城市发展

  副市长林文锋指出,要统筹加快推进古城活化利用、旧城更新改造、新城加快建设,细化方案,推动古城风貌和新城新颜有效衔接;要加强规划布局,抓紧推进“三旧”改造,在城市规划发展中引入潮州元素,注入新动能;要突出交通“先行官”作用,积极采取措施,全面加快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畅通城际、市域、农村道路微循环,让区域之间联系更便捷。

  市政协副主席郑锦鹏认为,当前潮州不少企业仍存在层次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要做好产业发展,关键要健全招商引资机制,加快“数字政府”建设,让企业不求人办成事,破解“办事难”问题,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推动经济社会加快高质量发展。此外,还要加快城市规划建设,打通“断头路”,解决痛点堵点问题,理顺潮州城市交通“循环”,做到路通车畅,为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打好交通基础。

  市城管执法局局长佘延民说,作为市城综部门,将采取“治建管”并重,采取管理和监督“组合拳”,运用“数字化+网格化”管理,做细做实城市建设;结合打造“智慧城市”契机,深化“智慧城管”建设,摸清城市发展堵点痛点,提高城市管理能力水平;加大执法整治力度,以铁腕机制遏制乱象产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城基内部“微循环”,奋力把潮州建设得更加美丽。

  加快培育发展农业新业态 推进乡村振兴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詹自力认为,全会报告提出乡村振兴发展要以发展富民兴村产业为核心,符合潮州发展的具体现实。他说,要围绕打造千亿现代农业集群,加快“农业+文旅”“农业+工业”“农业+互联网”等新业态发展,创新推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构建长效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在第八组讨论中,市民政局局长丁静娟认为,报告中突出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激发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这足以证明市委更加重视民生,让民政系统更加有信心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任务,更加形成合力、更加同心,转化为做好民政工作的强大动力,更好地满足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市农科中心主任蔡素炳说:“上午听到报告感到十分振奋人心。潮州农业发展的春天到来了!目前我市部分乡镇的农业生产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文旅和农业结合的模式已取得初步的成绩,前景十分喜人。”

  潮安区金石镇党委书记李植彬表示,将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基层,按照“1+5+2”工作部署,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扎实抓好“两委”换届工作;大力发展特色花卉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保护古迹历史遗存,将文化与旅游充分结合起来,助推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丁玫 吴冰 郑媛

  刘银璇 郭博文 黄琼


相关阅读

潮州4个村入选省第二批文旅特色村

潮州新增4家备案非国有博物馆

华瀛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全面提速

我市新增4家备案非国有博物馆

“感恩奋进开新局”系列评论② 背水一战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