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网络中国节·元宵】关于元宵节,这些民俗要知道

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被称为元宵节


元宵起源

元宵灯彩

映照着人间的烟火与团圆

每年的这个时候

家家户户猜灯谜 闹元宵

唐宋年间

元宵赏灯的习俗非常兴盛

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

处处张挂彩灯

满城的火树银花,繁华热闹



在宋代

元宵赏灯持续五天

灯的样式更加丰富多样

正如辛弃疾词中所述: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元宵民俗
1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是相同的,都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要和家人在一起吃“元宵”。
2
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许多地方都会有猜灯谜的活动,寓意着今年能喜气洋洋、平平安安。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大家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3
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未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这其中还有这样一个说法,由于“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4
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庆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5
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大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6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7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会丢了性命。
8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于中国古代百戏之一,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来源:中国文明网



扫码关注我们

了解文明云澳




相关阅读

云澳镇:聚力百千万 欢乐闹元宵

南澳县云澳镇:文旅渔体产业融合发展

云澳镇“勇担健康使命 铸就时代新功”——第六届中国医师节“送医下乡”义诊活动

致云澳镇全体党员群众的一封信

张林带队督导南澳县云澳镇“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典型村整改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