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科学家进校园 | 隐身与反隐身:“矛”与“盾”的博弈


内容提要

preview爱好军事的小伙伴都知道,隐身与反隐身技术,堪称现代战争中“长矛”与“厚盾”,在军事行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不过,这样的技术对很多人来说,神秘又高深。本期的《科学家进校园》报道,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刘大禾就走进汕头市金荷中学,为学生揭开“隐身与反隐身技术”的神秘面纱。


说起隐身技术,估计不少人会立马想到电影《透明人》等,就是人明明站在你面前,但你就是看不到。不过,现实可没这么神奇,更多的是技术上的博弈。




隐身,实际说得直白一点,就是不让敌方探测到我,敌我双方互相交战,总是要发现你,探测到你,最终把你击毁,那么,我现在就要想一些办法,不让你看到我,这就是隐身。“反隐身”就是你隐身了,我要针对你的隐身,还得发现你,还要把你击毁,这就是“反隐身”。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 刘大禾

此次进校园宣讲,刘大禾教授就以“隐身与反隐身的博弈”为主题,从生活实际出发,以“矛”与“盾”的相生相克引出军事的“隐身”与“反隐身”技术,以最早凸显身份的军服,谈到为“隐身”和“护生命”为目标的迷彩服,从而引出现代战争的重点——“装备隐身”。刘教授还以海军舰艇为例,讲解“隐身”设计的原理与所需的监测设备,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军事“反隐身”。




比如说,军舰,咱们现在的军舰和原来老式的军舰,从外形上已经是完全不一样了,表面看起来非常整洁、光滑,很平滑,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就是把敌方的探测波反射到其他方向去,回不到你的探测装置,那你就探测不到我了,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我表面涂一些吸收的材料,你的探测波即使照射到我了,大部分我把它吸收掉,你也探测不到我,所以,两种措施同时采用,就能够实现比较好的隐身效果。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 刘大禾

刘教授指出,隐身与反隐身,作为矛与盾的对抗,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一方的技术突破,必将引起另一方的变革。近年来,随着新材料的研发,隐身与反隐身技术也进入了新的里程碑。刘教授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深入了解先进技术,并培养科学兴趣,为国防贡献力量。




超构材料是现代科学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材料,严格地说,它是一种纳米材料,具有纳米的结构,这种材料有非常奇特的性质,它可以根据人为的设计,改变入射电磁波的特性,这样你就探测不到我了,我把你的波整个信号都改变了,从而实现隐身的目的。也是希望同学们了解有这样一个东西,以后向这方面做努力,要敢想敢做。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 刘大禾

通俗易懂的案例、风趣幽默的讲解,让学生们走进科学,也悄然爱上科学。

使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知识,对于物理学科有了更浓厚的兴趣,也让我认识到了物理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金荷中学学生

这也激励了我以后要勇于尝试,发现科学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的身边。

——金荷中学学生

给我们老师的最大启发,就是未来中学的教学要变革,带来了一种思路,我们把最前沿的物理和基础物理相结合,对学生这种新理念下的学习和老师的新理念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思路,我们的学生可以在这新思路下培养创新精神、大胆的质疑精神。

——金荷中学物理老师 黄金恩


详细节目敬请收看汕头电视台《今日视线》

潮语版:经济生活频道19:00

《今日视线》欢迎您的报料:

热线电话:13902771234、83181234

汕头橄榄台《今日视线》报料平台

微信订阅号:sttv今日视线

版权为汕头融媒集团所有,转载须经授权。

授权请联系jinrishixian@126.com


相关阅读

劳动者风采 | 以“五心”与专业 抒写特教情怀

最高奖6000元!练江流域生态环境摄影作品征集,快来投稿!

赛技能练本领 城管业务大比拼

《劳动者风采》电梯维保员 安全守护者

田头寮凌晨起火 原因未明待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