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河畔MIP化改造项目

世界首座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来了!汕汕高铁汕头湾海底隧道贯通

内容提要preview今天,汕汕高铁项目建设迎来重大进展,随着汕头南至汕头段关键控制性工程汕头湾海底隧道成功贯通,汕汕高铁最后20公里成功打通。这条世界首座设计时速350公里、单洞双线的高铁海底隧道,穿越17处断层破碎带、直面近百米超高水压,被喻为“穿海巨龙”的超级工程,将以多项世界级技术的创新突破,为汕头南至汕头段2025年底具备通车条件提供重要支撑,也为粤东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按下“加速键”。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汕汕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汕头湾海底隧道的核心作业区。大家可以看到,随着盾构机刀盘最后一圈转动,这条全长近10公里、世界首座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迎来全线贯通。——记者 方浩锋
汕头湾海底隧道全长9781米,横跨汕头湾主航道海域,最深处距离海面98.5米。隧道所处海域位于8度高烈度地震区,洞身需穿越17处断层破碎带,建设过程中面临近百米超高水压、高氯盐侵蚀、多断层构造、地层软硬不均等世界级施工难题。其中,盾构段须穿越高达200兆帕抗压强度的坚硬花岗岩地层和长达135米的断裂带,矿山段要克服穿越主航道断陷深槽处仅2.36米覆盖岩层的极高风险,隧道整体建设难度大,施工工艺复杂。

多次邀请国铁集团及国内院士科研团队,开展重大科研立项攻关,现场论证把关,盾构段遵循“地质风险预管控  措施务必超前”的总原则,全面分析地质特点,科学预判掘进风险,确定了断裂带海面超前地层固化措施,顺利通过长达135米的断裂带,矿山段建设创新海面注浆与洞内加固并举的措施,并根据围岩变化动态调整施工方案,确保隧道实现安全贯通。——中铁十四局汕汕高铁汕头湾海底隧道盾构经理 宁汝可
汕头湾海底隧道建设难度国内外罕见,我们根据地质情况采用陆域矿山法、海域矿山法、明挖敞开法、明挖暗埋法、盾构掘进法、盾构空推法,6种工法组织隧道施工,并通过科研攻关,技术创新,提出柔性隔震层、韧性减震接头、高强抗裂混凝土等系列举措,确保抗震安全、防水可靠、防腐耐久。——中国铁设汕汕铁路汕头湾海底隧道专业负责人 霍飞



历经5年左右的建设,隧道在汕头湾海底68米深处实现贯通,汕汕高铁最后20公里的“卡脖子”路段成功打通。一系列创新技术,创造了多项深海隧道建设纪录,包括世界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单洞双线高速铁路海底隧道、世界已贯通最大开挖直径铁路海底隧道、国内穿越活动断层最多的铁路海底隧道、国内开通水压最大的海底隧道,为我国高铁海域隧道建设积累了经验。
汕汕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汕尾至汕头南段已于2023年12月开通运营,目前在建的汕头南至汕头段正线长19.8公里,汕头湾海底隧道正是该段重难点控制性工程,此次隧道的贯通,为汕头南至汕头段2025年底具备通车条件提供重要支撑。——广汕铁路公司总经理 郭飞跃



接下来,项目将重点推进盾构机长距离空推、盾构机洞内拆解等任务,这将是国内首次实施超大直径盾构机海底洞内拆解。全线建成通车后,汕汕高铁将正式进入汕头市区,运能将从目前日均开行24对列车提高到50对以上,从汕头至广州将缩短至1.5至2小时,对沿线城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华东提供重要通道,对助力广东“百千万工程”实施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节目敬请收看汕头电视台《今日视线》潮语版:经济生活频道19:00《今日视线》欢迎您的报料:
热线电话:13902771234、83181234汕头橄榄台《今日视线》报料平台微信订阅号:sttv今日视线版权为汕头融媒集团所有,转载须经授权。授权请联系jinrishixian@126.com


相关阅读

义医义诊查耳部 呵护老年人听力健康

激发消费新活力 “五一”车展别错过

大包物品挡了道 三驾驶员速清障

举办“出花园”成人礼 非遗文化满载祝福

隔离栏出现缺口 横穿马路隐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