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帆实践队队员合照
活
动
概
况
青帆实践队来自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均是潮安小学乡村公费定向师范生。在团潮安区委、潮安区教育局等单位联合指导下,他们围绕“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史”这一主线,到潮安区庵埠小学、郭陇小学开展“返家乡”党史教育宣讲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双减”背景下新课标改革对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返家乡”大学生融汇德智体美劳五育并全的课程思政,厚植青年学子的人文情怀,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开拓创新,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
活
动
亮
点
01
亮点一:知史明史,传承红色精神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青帆实践队的社会实践内容以党史教育为主。教学内容包含四个篇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结合专业知识,他们将这四篇章划分成八专题,以各专题的形式进行授课。依托于这四个时期中的伟人伟事,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党史启蒙,引领青少年走好“人生三部曲”(入队、入团、入党),传承红色精神,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觉醒!五四惊雷!》专题课堂图片
《进击!寸土必争!》专题课件图片
02
亮点二:非遗宣传,体现青年担当
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见证着绵延不息的文明传承。青帆实践队的“返家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队员自身专业的办学特色和育人方向,将专业知识与乡村实践相结合,深入基层,以青年视角解决非遗宣传问题。组织学员对潮州肉脯、竹笠的制作流程进行线下研学,带领学员与竹笠非遗传承人对话,让非遗技艺在青少年中得到传播和推广,在助力乡村振兴路上展示亮丽的青春风采。
学员学习竹笠制作技艺
学员参观肉脯制作流程
03
亮点三:模式新颖,创新传统课堂
青帆实践队将理论与课堂相融合,创建“7+1”思政课堂与社会实践模式,初探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教育党史教育的新路径,引导学生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
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读书分享会、研学参观、志愿服务活动等多种授课形式,让学生们切身参与到课堂的互动环节中,以成长导师的角色,帮助学生在独立思考、交流合作等方面获得成长。
学员参与红色作品分享会
学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04
亮点四:智美双馨,坚持以美育人
智育和美育都是德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并无高下之分。青帆实践队在实践中,开展多个文艺课堂,将智的发展植根于美的沃野。青帆实践队携手学员们举行了党史学习活动汇报演出,队员们和来自维则小学、薛陇小学、庵埠小学和郭陇小学的学员们,聚焦党史教育,紧扣“家国情怀”主题,通过合唱、舞蹈、朗诵、现场座谈会等形式,展示了他们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感悟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之美、使命之重。
《红心向党代代传》——维则小学
《护国谣》——郭陇小学
《绿化者》——庵埠小学
《中华少年》——薛陇小学
青帆实践队在本次“返家乡”实践活动中取得良好成效,队伍风采展现了青年学子的无限活力,获得众多好评,顺利实现预期成果,并收获累累果实。团潮安区委将持续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支持并指导更多优秀青年时刻保持教化育人的精神,撒播知识、筑梦乡村,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