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河畔
x
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虽然出道于娱乐圈,但人生轨迹的转换让我这些年一直埋头于公司事物,已经少有闲情逸致去影院去看电影了,有时难得打开电视也仅仅限于新闻、财经类节目,以至于近来有一部叫《海角七号》的影片红透了半边天却浑然不知,经不住身边同事好评如潮的推荐,毕竟是家乡拍的片子,起码也可以重温一下乡情,因此还是忙里偷闲找来碟片看了看。应该承认这是一部很不错的影片。
片中的恒春是台湾南端一个非常原生态的半岛,由于地处热带,三面都是湛蓝清澈的大海,加上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1982年台湾go-vern-ment将第一座“国家公园”设立在恒春镇东边的垦丁。可即便就是在这么美一个的地方,乡土与现代,固守与发展之间也如同难以交融的水与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乡土传统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迷失,年轻人对家乡情感的淡漠,仿佛是这个时代前行中无法规避的通病,“有钱人买下了饭店,也买下了海,年轻人宁愿出去给人家当伙计,也不愿意留下来。” 民意代表的一席话道出了老一辈人对本色乡土日渐式微的忧虑与无奈。
在另一方面,在台北奋斗15年一无所获的主人公阿嘉,用力将象征人生梦想的吉他砸碎,载着满腹的不甘与失落回到故乡的故事缘起,也真实的反映出当下许多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大城市追求人生梦想却历尽坎坷,不得不向现实妥协的社会生态。影片故事背景的设置巧妙契合了这个时代(特别是金融风暴背景下)主流人群普遍性的焦虑心态,难怪在两岸三地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一个写着日据时代旧址“恒春郡海角七号番地”的老邮包,一个为了度假中心演唱会而组成的“草台”乐团是影片推进的两条主线,而影片情节却简单到用几句话就可概括。七封写于六十年前的老情书以感伤的日语旁白,适时地填充电影里每一个过场。两条情节主线一喜一悲,让人很难定义这是部喜剧还是悲剧。
或许,正是这样的安排才更好的体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一切既向前快步发展着却又难免于失落的惆怅,内心有抗争同时又在妥协,生活看似绝望但不经意间却又暗藏了希望,每个受环境操纵疲于奔命人生,梦想却始终不屈不饶顽强的生长。经过漫长一甲子的等待,老婆婆终于等到了旧情人不辞而别的答案;伴随着那个尘封已久却又被重新被发现的地址,阿嘉也找寻到了曾经失落的梦想与新生的爱情;穿越历史的曲折,那艘曾经一去不返的航船,好象又悄悄开回国境之南的港口;透过泛黄的信笺,两个无法彼此相守的灵魂,此刻却又再次重逢……
的确,现实当中是有太多令人无奈的迂回和曲折,但人不可能没有梦想而活,当面对生活的遗憾时候,我们更愿意勇敢的相信,只要坚持,梦想终将得到命运的报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