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河畔
x
作者:蔡绍平
2008年1月,也就是来单位上班后的第二年,一次偶然的采访机会,让我们十余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相互认识,大家共同提议创办了“吴桥志愿者协会”。自此近五年的时间里,我们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先后开展各种义务帮扶、救助150余人(次),自捐、募捐资金近10万元。八小时之内我们快乐的工作,八小时之外我们快乐地生活,我们用青春和热情诠释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012年3月3日 星期六
一大早,母亲来电话说家里厨房的电灯不亮了,昨晚做饭点的蜡烛,问我今天能回家看看是哪儿的毛病吗?父母亲年过六旬,他们不舍得放弃耕种了几十年的土地随我们一起来城里,在老家农村守着几亩薄田,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田园生活。他们轻易不打电话,除非是自己不能处理的事情。想想老屋里若没有电灯,父母亲借着微弱的烛光做饭、吃饭,心里不免一抖。等我一口应允下来,电话那端能够听得出母亲高兴的笑声。
我并没有马上回家。之前与另外五名志愿者约好,今天一起去确定好的四户贫困家庭走访慰问。八点整,我们携带好书包、作业本、大米、食用油等物品准时出发。四个家庭情况各异,小王岩的父亲自幼患有先天性血管瘤,之后又得了“雷诺氏尔病”,(俗称“脉管炎”)。长期的高额费用导致原本就不很富裕的家庭捉襟见肘。我们把大家自发捐助的600元现金和书包等物品留下,嘱托一家人要好好的生活,有什么困难我们会一起帮他们想办法。另外三个家庭的境况同样不容乐观,有的孩子因为家庭困难濒临辍学。看着他们期待并且渴望的眼神,我们的心情是沉重的。
每户600元钱,对于这样的家庭来说,也许只能解决暂时的困境。骑车返回的途中,望望田间已经返青、蓄势待发的麦苗,感觉肩上的担子重了很多。生长和生存都需要适宜的环境,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些暂时缺乏适应环境能力的人找到信心和勇气,并与他们一起坚强的走下去。路很漫长,我们,有信心!
2012年7月21日 星期六
雨下了一夜,早上去立交桥拍摄雨景,遇见涉水而过的赶路人在没膝的水中艰难的行走。装好手中的相机,帮助他们把自行车弄到高地,本来干爽的衣服湿透了,有雨水,也有汗水。
九点,朋友来电话:因为夜里雨大加上有短暂的冰雹,距离县城不远的一个村子,一名十四岁的女孩在关闭窗户时,被滑落的玻璃割伤,造成血管断裂、大量出血。女孩没有妈妈,和父亲相依为命,家境条件十分困难。夜里赶来住院就诊时,父亲将家中仅有的400元钱带来,却不够手术的费用。我们联系了其他几名志愿者,第一时间赶往医院。女孩清秀的面庞由于失血略显苍白,憨厚的父亲得知我们的来意后手脚不知道放在哪里,急忙招呼我们坐。狭窄的病房里,当我们把大家临时凑集的1400元钱和两身崭新的衣服交到女孩床前的时候,她哭了...... 老实巴交的父亲眼圈红了,拱手给我们作揖,连声道谢,被我们婉拒了。
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
文友晓娟姐的儿子俊俊考上了河北大学,我们私下里商量给她家凑点上学的费用,因为娟姐患有股骨头坏死,娟姐的男人也在一次事故中受伤,不能干体力活,家中仅有的一亩半地勉强维持生活。俊俊就要开学了,第一学期的学费还没有着落。几次询问俊俊什么时候走,娟姐总是托词搪塞,不肯说。
今天天气不错,我们几个文友代表在电话里一商量,确定不给娟姐打招呼,直接去她家给她个意外惊喜。在车上,大家你三百、他五百的凑了4000元,用红纸小心的包好。娟姐家院子里的两棵紫枣树结满了红红的枣子,我们轻手轻脚的进去,还没到屋门,警觉的娟姐早已发现,她拄着拐杖招呼我们坐下,转身忙着沏茶倒水。当我们将红包拿出来说明来意时,娟姐突然落泪了,她哽咽着,埋怨自己不争气,拖累了大家,这么多年,多亏了......我们劝慰她,鼓励她,开导她,指指树上的红枣:孩子上大学了,你的苦日子也熬出头了,有什么难处,大家一起承担!
12月16日 星期日
12月1日采访的因为意外摔伤导致肾破裂亟待救助的小金凯一事经《家庭百科报》、《沧州晚报》、《今日吴桥》、《吴桥电视台》陆续报道以及“吴桥志愿者协会”QQ群发布后,得到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的关注,继首位爱心志愿者陈丽丽女士捐赠200元后,在一周的时间里,来自省城石家庄、邯郸、保定、沧州、吴桥本县以及外埠山东、浙、上海、陕西江等地的爱心人士近70人来电询问患儿病情,同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踊跃捐款奉献爱心,目前,所募集救助资金14900元已送达小金凯家中。
看着小金凯忽闪忽闪眨动的大眼睛,想着这个刚满两周的孩子遭遇的不幸,我们志愿者协会成员们的心情是沉重的。而之后与沧州吴博成医生的一段通话让大家重新看到了希望:“按照目前状况来看,孩子病情有好转,治疗的希望很大,这让我自己也感到信心倍增。”
小金凯意外摔伤导致肾破裂快三个月了,家中仅有的积蓄全部花光,能借的亲戚朋友也都借到了,能变卖的东西也都卖了。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身体状况,保守治疗是孩子目前所能接受的唯一方法。众手齐援解危难。短短一周多的时间,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援手相助,100、200、300、500、1000、2000、3000......一笔笔善款不断从四面八方涌来,这是爱心的大聚结,这是奉献的大合唱!
爱心,永远最美;奉献,永无止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