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河畔
x
大家有多少去过故宫的,反正我已经去过好几次了,但每一次都是走马观花,草草了事,实在很难领略到故宫那份藏在一砖一瓦下的宏伟与神秘。清明节时,又去游览了一回,这一次出发前,楼主吐血看完了故宫纪录片100集,做了大量工作,这一番参观下来,才真正的感受到了中国人的智慧与想像力是多么丰富!
回来之后,整理了这篇游记,不想再说攻略什么的,网上到处都是,这里就跟大家说说故宫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事儿!
午门——尊贵与威严
午门是紫禁城最大的门,也是紫禁城雄伟威严的正门。皇帝在此举行重大典礼、颁布政令、接受百官的朝拜。
1760年,这里跪满了因“新疆大小和卓叛变”而被俘的士兵。而乾隆皇帝高坐于午门城楼上,俯望匍匐于视线下方的战俘。在威严的气势中,帝王突然粲然一笑,赦免了叛军一切罪责。皇帝的威严与宽厚,正如午门的开合,瞬间转换。
午门从外面看有三个门,从里面看却有五个,正中间的是只供皇帝出行的御门,而东西偏门则是大臣们平时等候上朝的地方,隐形起的两个门分别位于两边的翅楼之下,只有庆典时才会打开。
每天凌晨三点,王公贵族、文武朝官就会按照品级排好队,文武朝官从正面的东偏门进宫;宗室王公则要从西偏门进入皇宫。
除了皇帝外,有一个人一生能从御门进宫一回,三个人可以从御门出去一次。进来的人是皇后,出去的人是每朝的状元、榜眼、探花。皇后在大婚当日从午门走入皇宫,成为其女主人。而金榜题名的读书人在接受了皇帝的接见后,肩负着皇帝的重托,把以文治国的传统,从御路带往天下,去实现家国兴旺的理想。
门钉——等级与实用的结合
相信无论你从哪个门进入紫禁城,都不会忽视大门上那些个鎏金的门钉。这些门钉原本是为防止门板松散而设置的,但钉帽外露总有些有碍美观,工匠们就将钉帽打成泡头状,起到装饰的作用。同时,这些门钉还是皇家等级最直接的表现者。
在紫禁城的四个大门中,有三个大门都设有九行九列、八十一颗门钉,唯独东华门采用八行九列门钉。这是因为东华门俗称鬼门,是帝后梓宫、牌位出入的大门。牌位属阴,所以用于丧葬的东华门就采用八(古代偶数为阴数)行。
内金水桥——仁义之箭
午门后的五座金水桥横跨御河,是典型的小桥流水格局,它们与紫禁城背后的景山,共同成就了故宫背山面水的尊贵设置。
在古代,门和桥的出入等级十分森严。在五座金水桥中,居中、有雕龙修饰的桥称为御路桥,专供皇帝使用。而两旁桥名“王公桥”,为宗室王公行走。最外侧的两桥称“品级桥”,遵循文右武左的规矩,供三品以上官员通行。
这五座桥除了包含着家国礼法外,还蕴含着深厚的做人信条。他们从东到西分别代表了仁义礼智信,它们是我国最核心的人文理念。金水桥与周围带有弧度的栏杆,正好构成了一把弓和五只箭的造型,象征着皇帝要把这五种信念射向四方,通过它们弩御家国。
铜狮——皇帝的镇宅神兽
在金水桥与太和门之间,你一定不会错过这对怒目圆睁、雕刻精细的铜狮子。他们是龙之子——狻猊,也是佛的坐骑,从东汉时期进入中原之后,一直镇守着皇帝的家宅平安。
狮子的头与身体是圆形,底座是方形,体现中国古人天圆地方的地理认识。他们头上有45个发髻,呼应皇帝九五之尊的称谓。同时这一对狮子也体现了古人对于人伦家庭的理念,位于东侧的是脚踩绣球的雄狮,象征掌握社稷;位于西侧的雌狮则抚摸幼狮,象征子嗣昌隆。
此外,在紫禁城后庭的乾清门、养心门、宁寿门等五座宫殿前,也各有一对狮子。他们在造型、大小上都与太和门前的狮子颇有不同。
太和殿的狮子总是睁大眼睛、竖起耳朵,而后庭的狮子都要耷拉耳朵、眯缝着眼睛。这里因为前庭是皇帝宣读诏书的地方,当然要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关注任何风吹草动。而后庭是皇帝休息的地方,不能多听多看多想。
神武门——女人权利的起点
较于前朝威严的三座大门,神武门就显得简单许多。神武门是皇宫后门,由于靠近后宫而成为了皇帝女眷亲蚕礼、太后皇后出宫行游园、太监出入宫办差事的重要通道。不管你是“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甄嬛,还是心若小鸟的安陵容,亦或是野心极大的慈禧;只要你出身满、蒙,或是汉大臣家的女儿,都必须从神武门偏门进入宫,经历每三年一次的选秀女。
公元1851年,年仅十六的慈禧太后,就是从神武门偏门进入紫禁城,穿过顺贞门,被册封为兰贵人,开始了其在男权社会中的权利之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