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4-26 11:05:00|来自:广东省汕头市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述一位老师的空间文章
一场“雷雨”预告聿怀校园艺术的春天已经到来,一场“仲夏夜的梦幻”预告校园的艺术盛夏即将到来。
25日下午,话剧社上演了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这是一部喜剧。学生在仙王仙后及小丑演员的身上赋予了诙谐元素,这个处理比较恰当,不过喜剧的元素是不是还可以在顽皮的小精灵和陛下的身上体现得更多一些呢?
昨天的演出可圈可点,首先是服装与道具选择较到位,很符合人物身份与身材;其次是演员的表现能够“入戏”。他们演绎打与被打、摔倒与被摔都很逼真,最令人同情的是主角赫米亚,最令人同情,摔的又多。他们在遵照原著的基础上将主要情节演绎出来了。
我认为他们可以将莎翁的大量抒情性台词搬上舞台,充分展现莎翁高超的绝妙的对白,以台词来征服观众。另外悬念的设置可以多一些。我留意了一下观众席,座无虚席,站了好几圈,会场安静,也是多年来话剧专场难得一见的场面。
大家觉得“仲夏夜”不及“雷雨”扣人心弦,其实存在诸多客观因素,一是音响效果明显比“雷雨”的差,导致观众听不清;二是时间比“雷雨”短,情节较简单,加上喜剧不及悲剧的震撼力;三是观众对剧情陌生,“雷雨”是教材中出现的,而且有《黄金甲》作铺垫,大家都比较熟悉,而对“仲夏夜”要慢慢接受,所以有些学生看完还没能理清人物关系。抛开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仲夏夜”的表演算是不错的,能将莎翁原著搬上舞台,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期待、值得夸奖的事情。
今年是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在中学的校园掀起一场话剧热实是难得,而且两部剧目一中一西,一喜一悲,相映成趣。这是我们主办者今年最欣喜的地方。今年的学生话剧与往年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还没公演之前,学生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全校瞩目。往年是没有这样的心理期待的,可能与他们制作的精美海报有关。今年的亮点在于,一是宣传到位,海报的精美拍摄先在校园中渲染了气氛;二是首次将著名的话剧演绎出来,《雷雨》是语文课文中有的,而莎士比亚的作品课文选了《哈姆雷特》的剧本,因此这标志着学生开始学会欣赏经典剧目,从原来或许不感冒到想演绎到深入了解到重新整合剧本到导演,都展现了学生的创意、理解力与表演力。这种现象是令人欢欣的,这种现象也标志聿怀校园剧趋向成熟。几年来,学生热衷的是音乐剧、童话剧、诙谐剧,到今年演绎经典剧,这就是一种成熟,效果不亚于大学校园的表演。所以,期待明年艺术节有新的经典演绎,有新的校园导演与优秀演员闪现。
希望“仲夏夜”预告更多的梦想,希望聿怀校园的戏剧之梦缤纷多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