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河畔
x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
12.C E(C.过于绝对,原文说“正是这种被动性的匠人心态,我们的艺术史少有更新换代的变革”,“不会”言重了。E.无中生有,文章谈到现代意识的觉醒,但并未涉及现代艺术是否高于古代的成就。)
13.A(B内容说反了,作者在文中通过比较中国与欧洲在知识和技术传授方式上的不同目的在于论述艺术家与匠人的区别。C作者是从这几方面论述,但不是“依次”。D以偏概全,艺术家的本质特点在于富有创新精神。)
14.(5分)关键词语:师徒传授;陈陈相因(承袭前人、重复自己等);贬低杰出人物;创造意识薄弱。(答到1点给2分,答到2点给3分,答到3点给5分。语言不精练适当扣分。)
15.(6分)“这一个”具原创性、独特性,是独一无二的创作,它不是承袭前人,仿效他人,重复自己(前人有过的,或别人有过的,甚至自己有过)的创作;“这一个”又是典型的,即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即使题材相同,但绝不雷同,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自古以来无数的人画过女人的微笑中绝无仅有的。(答一个要点得3分,不能脱离文本泛泛而谈)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6.(4分)燕子是一个勤劳、乐于助人的形象(2分)。小说刻画燕子的形象一方面为了映衬小孩的天真无邪,另一方面也唤醒“我”被欲望遮蔽的人性。(2分)
17. (6分)①“票”失踪之后,我急得来回寻找,关爱之心潜滋暗长,为下文写“我”的人性回归作了铺垫;②“票”失踪不是发现“我”的意图后的逃跑,而是迷恋看燕子的短暂走失,“票”的纯真无知进一步叩问了“我”的人性,促使它回归;③在情节的设置上造成跌宕起伏的效果。(从刻画人物、表达主题、情节设计的艺术效果等角度思考,每一点2分。)
18.(5分)这个理由足以促使绑匪回心转意。首先,“我”这次犯罪是交不出房租,被逼无奈的偶然行为;其次,“我”内心深处对勤劳、助人的美德有价值认同;其三,“我”绑架小孩的目的只是想获得一个季度的房租,证明他不是因好逸恶劳而铤而走险;其四,“我”在实施绑架的过程中对小孩没有采取任何残忍手段,证明他良心未泯。
作者用这个理由来拯救这次犯罪,既展示了人性的苏醒,也寄寓了悲悯的情怀。表明态度1分,合理分析3分,作出评价3分。如回答不足以促使绑匪回心转意亦可,但要说明理由,且能成立。
五、语用(12分)
19.(4分)⑦②①⑤④⑥③
20.(4分) 这位热情奔放、多才多艺、热爱生活、奋战在抗洪救灾第一线的军人,因为以生命的代价托起了普通的百姓而最终成为2006年中国抗洪史诗中一个震撼心灵的音符。
21.(4分)那厝屋,就是一幅水墨画,线条深深浅浅,疏疏朗朗,却永远烙印在脑海。那乡音,就是一曲清韵,隐隐约约,飘飘渺渺,却永远萦绕于心头。(内容2分,形式2分,语言不精练适当扣分)
没事发发,大家考得怎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