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App下载

蓝色河畔

查看: 1443|回复: 1

[转帖]Mike Mangini 为你的鼓组“塑型”

[复制链接]

52

主题

601

回帖

222

小学四年级

Rank: 5Rank: 5

发表于 2003-11-9 15:42:00|来自:广东省汕头市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河畔

x
Mike Mangini 为你的鼓组“塑型” (翻译:小米)
说到选择和使用套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记住:尽管身体的机构是不可改变的,但你的鼓可以。

尽管,我们可以用物理方式调整鼓组的联接,所有“联接调整”都是只和鼓组自身有关的。
第二个重点,就是鼓组是如何组织声音的结构。结构是关于几何学的。简单说来,一套鼓有数不清的方式来组合。有线,三角甚至永远流行的菱形晶体。

注意到声音结构的塑型有助于我们根据歌曲和乐句来编排节拍和填充。组织的能力,身体“能够到”(指每个鼓、镲能够被轻松的击打到)并音乐性的使用这些设置也是我们享受鼓的乐趣之源。很通常,“看到”鼓组的概念能有助于我们创造新的句子和声音,而这些往往是我们过去没有想到过的。

我们由此得出的新概念往往伴随着对弱肢的使用。例如,我们一般在左侧没有低音的桶鼓(如果是右手习惯者),这样的事实往往来自于“形”的概念,而不是声的概念。声音是不可见的,除非用声波来表示。

这里,最基本的概念就是,遵循人体生理结构的规律来为鼓组“塑型”。鼓组的(倾斜)角度会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肢体的(击打)角度。而且,我们可以通过应用视觉加强对鼓组所发出声音的享受。有了塑型和几何的概念,我们可以超脱过去的固有概念来倾听鼓组。我们永远可以创造出新的方式来享受打鼓。
[img]http://www.genki.cn/bbs/GK_LOGO.gif[/img] http://www.genki.c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81

主题

1227

回帖

179

小学六年级

Rank: 7Rank: 7Rank: 7

发表于 2003-11-20 13:38:00|来自:广东省汕头市 | 显示全部楼层
对`!
蓝色河畔App可在各手机应用商城下载安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河畔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