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754 - 88943210
2024年汕头春季网络招聘会
  • 2

汕头旅游景点!

莱芜旅游度假区
(在接近莱芜的路上)大家来到潮汕地区旅游,会发现这里有些地名和北方的一样。比如说,山东有由蓬州和莱芜组成的蓬莱,相传为神仙的居所。潮汕也有,蓬州就是汕头现在的鮀浦镇,莱芜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美丽半岛,属于澄海市坝头镇,可以说是现代“神仙”的居所,因为这里是著名的旅游度假区。莱芜原来是海滨岛屿,1965年修起了与大陆连接的海堤,它就成了半岛,有点像福建的厦门和东山。凡是这样形成的半岛,由于它占有陆海两面的优势,大多成了旅游胜地。这里也不例外,岛上除了边防哨所和港口外,几乎都是旅游度假的建筑,普通居民很少,正合了古人“蓬莱为仙人所居”的传统意识。(在莱芜海滨)莱芜岛,从高处或空中看,很像一个仰卧在海滨的女子,有头,有双乳,有肢体。这给善于幻想的潮汕提供了造神的基础。传说古时候,这里曾经有个鱼精作怪,经常掀起滔天巨浪,危害渔民的生命安全。有一天,天界凤凰仙姑的女儿看到鱼精正在此地为害,来不及请示便挺身而出,私自下凡为民除害。虽然战胜了鱼精,却因破坏了玉皇大帝的“规矩”而被惩罚处死,曝尸海边,化成莱芜岛。东屿就是她的头颅,附近一片赤褐色的礁石,是她头断后流的鲜血,两座山是她的乳房,南屿和北屿是她的一对绣鞋。她成了神,世世代代保护着渔民的安全,当地人称为“向天美人”、“卧波神女”。这是个惩恶扬善的神话,既反映了海洋无情的自然灾害,也表现了人们对专制统治的谴责。(卧波神女像)为了弘扬“卧波神女”的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人们在海滨的一块礁石上,因势赋形,雕刻了巨大的神女卧像。人们站在她那高耸的乳峰下,恰似婴儿匍匐在母亲的胸膛,体会到了一种得到保护的安详。附近许多礁石,用小桥连接起来,游人在海水间跳来跳去,遥望太平洋上过往的船只,逗引着上下翻飞的海鸥,谁人此刻不心旷神怡、神采飞扬?岸上有原广东省长朱森林题写的毛泽东的著名诗句石刻:“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本来是写三峡神女的,用在这里也很贴切。人们坐在这石凳上,真是个“观沧海”的好地方。大家看右面,西乳峰的山脚下是港湾和渡口,对岸就是南澳岛。海气朦胧中,天水相接,正合了大诗人曹操“东临碣石”时的描述:“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祖国之大,竟有南海的莱芜与渤海的莱芜遥相呼应,所反映的美好愿望又是完全一致的。这正是中华民族统一文化的魅力!在东乳峰靠海的一侧,兴建了观海长廊。人行其间,俯瞰大海,随着山势的增高,神女的身形逐渐清晰起来。最奇妙的是,在神女头颅旁的礁石上,真真切切洒满了红色的礁石,所以被称为是“颅血奇石”。在观海长廊两边礁石上,细观察,会有许多意外的发现。有的如龙纹,有的如树根,更有许多肖似动物者,令人鼓掌称绝。双乳峰中间,是个风平浪静的海水浴场。当你仰望蓝天、随波起伏的时候,仿佛又回到母亲的怀里嬉戏,在大自然的摇篮里,一切烦防和劳累都会顿时去消。其实,在莱芜岛,周围都是海滨游泳场和各种配套设施,双乳峰成了天然的防波堤,使海浪减弱,最适宜游泳。住在别墅里的男男女女,早晨一起床就跳到海里,一面呼吸新鲜的空气,一面在海水里观赏日出瑰丽的景象。傍晚,目送太阳缓缓下山,一道残阳铺水中,从眼前到天边形成一条金色大道。畅游后,踏着月色回归。这时又有专门爱在月光下浪漫的情侣,追打嬉笑着往海边跑。有的依偎在海边,静听涛声,幻想未来;有的仰泳在海中,欣赏爱的星辰在空中闪烁;游到何时,谁也不知道,反正大海就在床边。(古炮台)大家看,在双乳山西侧,另有一小山,正当汕头湾的出海口。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在这里兴建了炮台,扼守着海湾咽喉。可惜到了清末帝国主义列强入侵,本该大显身手的时候却未能派上用场,腐败统治者的一纸降书,给它留下了百年耻辱。现在炮台已成为旅游者凭吊的古迹。四周的城墙历经三百年的风雨剥蚀,已经形成了一种像酥糖一样的层次结构,夕阳下,充满着一种古朴之美。对比海湾的今昔,抒发思古之幽情。如今,在古炮台下,已经兴起了一个新的旅游度假区。生机勃勃的莱芜岛正在神女母亲的怀抱里日新月异地成长着。
2004-3-20 07:45: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澄海郑王墓
    现在,我们的面前是泰国皇帝郑信的墓茔,本地人称之为郑王墓。不过,这里安葬的,其实只是郑信的衣服和帽子。为什么本地的人们要如此隆重地为郑信建这个衣冠冢呢?因为  郑信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在外国当上皇帝的中国人,他就是泰国家喻户晓的吞武大帝,让我们来听听这位吞武里大帝的故事吧。    郑信的父亲是澄海上华人,为了谋生而到泰国,并在那里娶了泰国人为妻,成家立业。公元1734年的泰国,正处在大城王朝的统治下。那年的四月,郑信出生后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当时大城王朝的财政大臣见郑信相貌不凡,就把他收为义子。   郑信九岁时,被送到佛寺拜高僧为师,学习了泰、中、印、越等国家的语言文字。十三岁以后,在义父的介绍下,他进入皇宫当侍卫。在此期间他自学了许多中泰史籍,使自身的知识日益增加。在皇宫中过了八年,他依照佛国的条例重返佛寺,进行了三年求知养志的修行。还俗后,在王宫担任内政厅执行令侍卫,管理宫里的日常事务和法规。由于郑信工作认真,成绩优秀,加上办事廉正,使他既得到皇帝的赞赏又赢得其他人的爱戴。所以,在甘烹碧府的王侯去世后,大城皇帝就让郑信到当时人口繁多,又是交通要地的甘烹碧府去当王侯。郑信上任两年,就使甘烹碧府政通人和,兵强马壮,面目一新,从而扬名全国,奠定他今后大干一番事业的基础。    那时候,泰国和缅甸这两个毗邻国家经常有摩擦,可以说是干戈不息。而当时的大城王朝国势已经很衰落,又没有得力猛将。1766年底,缅军进攻大城,由于京城守兵的错误战略,第二年四月,大城被攻陷,大城王朝也随着宣告灭亡。但是,郑信却侥幸突围了。不久他重新招兵买马,抗缅复国。经过艰苦曲折的斗争,于1767年底统一了泰国。年仅33岁的郑信,也被拥为泰国第三代王朝的开国之君——吞武里大帝。    郑信做了皇帝后,努力平荡盘距各地的割据势力,使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平稳。同时积极发展与睦邻国家的友好关系,为泰国这个国家和民众做出了极大的贡献。郑信的父亲是澄海市上华镇华富村人,那么,这里也就是郑信的祖居地了。所以郑信去世后,后人把他生前的衣物,从泰国运来,埋葬在这里,不仅表达他们的纪念之情,也标志着中泰两国的亲情友谊。
2004-3-20 07:45: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南澳黄花山森林公园
    南澳岛像一个倒放的葫芦,分成东、西两部,西部比东部小,就象葫芦的上半部。西部地区多山,有龙颈山、马岭、大尖山等,总称黄花山,其中大尖山海拔587米,是全岛的最高峰。长期以来,这是交通相对落后,人烟稀少,因此,林木的生长有个较安宁的环境,加上60年代起就已对森林、植物实行规范管理,因而造就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2.06万亩的地域,森林的覆盖面积就达2万亩。102科,1400多种热带、亚热带林木和植物(其中不少是珍稀品种)。就在这里蓬勃生长。50多种动物栖息于丰茂的森林间。    1992年国家林业部批准原黄花山林场为“海岛国家森林公园”,南澳成了全国唯一拥有国家森林公园的海岛县,黄花山也再次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点。说是再次,因为曾有首次。那是1938年7月,日本侵略军妄图以占领南澳作为进攻华南的跳板,遭到南澳军民的强烈反抗,并与之进行殊死战斗,这一场保土捍疆的正义之战震惊中外,被当时的媒体誉为“广东抗战精神”。当年抗战的主战场就在黄花山。后来,为使抗日殉难者的“英魂毅魄,万祀流芳”而兴建的抗日英烈墓纪念碑和南澳抗日纪念馆就坐落在黄花山龟埕。“战地黄花分外香”,在这里特别以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黄花山怪石嶙峋,鬼斧神工,鹰嘴石如蹲伏于山峰间的大鹰;冰榴石如成熟开裂的澳榴,石榴籽粒粒可见;夫妻对歌石如一对夫妻在对歌;双驼峰石似一只卧伏的双峰骆驼;企鹅石犹如呆立的企鹅……。这些形成于数万年前的姿态各异的崖岩是大自然的赐与。    几年前,一位擅用“铁笔写文章”的年轻人蔡学仕,决心在这里施展他蕴积已久的抱负,他在龟埕山的岩石上镌刻1300件当代中国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使之成为风格独特的石刻公园。    现在,数以千计的摩崖石刻,在龟埕山一带绵延铺展。这些书法内容,有警句、联语、格言和诗章、字体兼及行、草、隶、篆,龙飞蛇走,异彩纷呈。象这样一个包括众多摩崖石刻点缀其间的黄花山森林公园,委实已成为现代都市人向往自然生态环境结伴游赏的理想选择。
2004-3-20 07:45: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潮阳灵山寺
  灵山寺位于潮阳的西北铜盂镇,距离潮阳市区25公里。灵山寺素以“道迹贤踪”饮誉海内外,是粤东著名古刹之一。可以说它在粤东地区的知名度仅次于潮州开元寺。但灵山寺又有它的特点,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这又是开元寺所没有的。灵山寺所以出名,在于它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更由于大颠和与韩愈不同寻常的关系,而成为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    灵山寺创建于唐代贞元七年(791年)。创建人是大颠禅师。大颠,俗名陈宝通,原是河南颖川人,后落户潮阳。他在西山拜名僧惠照为师后,云游罗浮山等地名山名寺。回来后看中了龙山湾这块宝地,并获施主洪大丁的慷慨布施,历尽艰难创办了这座寺院。寺院三面环山,山岗常年一片翠绿,现在面前又有了水库,山水映衬,景色分外秀丽。    灵山寺经过历朝的修建扩大,现在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三进深,有三厅六院九天井,东楼西阁,房40间,东西两边有钟鼓楼,寺院周围还有果木树林83亩,环境十分清幽。(留衣亭)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当时在京城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被贬到潮州任剌史。在潮州仅八个月期间,就曾两次与大颠互访晤谈。同年10月,即将离开潮州到袁州赴任时,又一次专程到灵山寺,向大颠辞行。时年大颠88岁,韩愈51岁。他们俩经过一番畅谈后,仍依依不舍,大颠亲自送韩愈到寺院门外的小桥边,韩愈深为感动,随手脱下官袍,送给大颠作留念。后人就在此建“留衣亭”纪念俩人的友谊。这位“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的“百世师”韩愈,本来是因为冒死劝皇帝,不要沉迷于佛教而受贬,来潮后为什么与佛门高僧大颠和尚交往如此密切呢?文人官宦都议论纷纷。有的认为韩愈被佛道感化了,有的认为韩愈已认识到,不应谏迎佛骨,后悔自己过去的行为了。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莫衷一是。其实,韩愈当年排佛并非因为他和僧人势不两立,而是佛教狂盛不仅影响朝廷税收,还造成国家财力的大量消耗,而与大颠的交往,纯属是个人的友谊,是由于大颠“颇聪明,讲道理”,与之交谈非常投机,而“非崇信其法”(见韩愈《与孟尚书书》)。这是历史上一段颇为微妙的儒释交往的故事,以致引发文人的多次论争。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大家也可思考思考。(正门)    这是灵山寺的正门,门匾上书的是“灵山护国禅院”。为什么叫“灵山”?据说大颠矜持地将此地比拟为佛经上西天鹫岭而雅称为“灵山”。护国禅院的称谓,是唐朝释宗皇帝于长庆二年(822年)正式钦赐匾额的,可惜原物已经不存在了。宋朝时寺院曾改称“灵山开善禅院”,现寺里仍保存着“敕赐灵山开善禅院记”的古碑。这是一块难得的宋代石碑。碑额字是“敕赐灵山开善禅院记”,碑文为潮州前七贤之一的潮阳进士许申所作。这块青石精刻的古碑也是寺院承蒙“皇恩”的物证。院门前有两棵“连理树”。品种均为“甘棠树”。据说这两棵树已有五百年的历史了,但是仍生机勃勃,枝繁叶茂。树的主干粗大挺拔,但上面连理交生,故称连理树。本地人称“血树”,是因为划破树皮,随即渗出一种血红色的粘液,象人的鲜血一般。(进灵山寺)    寺院宽39米,进深74米,前座为观音殿,中座大雄宝殿,后面是两层的大颠堂及藏经楼。宋朝祥符五年(1012年)真宗皇帝曾钦赐新译的第一部藏经278卷,就曾珍藏于藏经楼;楼内还曾藏大颠禅师亲自写的金刚经1500卷。可是几经浩劫,藏经都不复存在了。(壁兰前)    这是远近闻名的壁兰。据说是清朝康熙年间栽的。这株兰花奇就奇在从墙壁上横生而出,长年不用培土,也不必浇水施肥,久旱不枯,四季长青。传说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潮阳市一佛寺住持信如和尚,受县令彭象升嘱托,担任修缮灵山寺工作。信如喜栽兰花,来灵山时,便将苦心栽培的一株兰花,独具匠心地栽在墙壁上,所以又有人把它叫做“信兰”。信兰叶脉修长,青绿可爱,一般清明前后开花,花瓣素净,花心紫红,每逢开花季节,异香满堂,令人留连驻足。(“舌镜塔”)    这是著名的“舌镜塔”,是灵山寺创始人大颠和尚的墓。唐长庆四年(824年)大颠在这里“圆寂”,时年93岁,埋葬于寺侧。它是潮汕地区现存最古老而又最完整的古墓。    为什么叫“舌镜塔”?据明代《隆庆潮阳县志》载:大颠墓塔建后三年,开塔重修,僧人见大颠尸骨容颜如生,头发指甲俱长,于是未搬动而重建;唐末又重修,开启墓塔后,见大颠尸骨已化,“唯舌根尚存如生”。修复后人称“瘗舌冢”;宋朝至道年间,县秀士郑士明又开塔修墓,见塔中舌根已溶化,仅存“古镜一圆”,所以后人称“舌镜塔”。这座墓塔的形制为唐代风格,外观是一个倒悬的圆钟形,底座八角形,四周刻有花卉飞龙走兽图案,雕刻和造型都具有唐代建筑古朴粗放、庄重浑厚的特点。由于这座墓塔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1978年已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最后带大家看一看灵山寺高处一座塔——千佛塔。塔仿棉城文光塔格式构筑,高19米,七层八面,塔顶为层叠式,六角锯,玲珑透巧。全塔为规格花岗岩石砌构,从一层到三层,每层塔内周围石壁上雕刻石佛三百多尊,三层总共1000尊,故名“千佛塔”。塔内有螺旋石阶,登上第三层,可瞰视灵山全景。
2004-3-20 07:45: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莱芜旅游度假区
(在接近莱芜的路上)大家来到潮汕地区旅游,会发现这里有些地名和北方的一样。比如说,山东有由蓬州和莱芜组成的蓬莱,相传为神仙的居所。潮汕也有,蓬州就是汕头现在的鮀浦镇,莱芜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美丽半岛,属于澄海市坝头镇,可以说是现代“神仙”的居所,因为这里是著名的旅游度假区。莱芜原来是海滨岛屿,1965年修起了与大陆连接的海堤,它就成了半岛,有点像福建的厦门和东山。凡是这样形成的半岛,由于它占有陆海两面的优势,大多成了旅游胜地。这里也不例外,岛上除了边防哨所和港口外,几乎都是旅游度假的建筑,普通居民很少,正合了古人“蓬莱为仙人所居”的传统意识。(在莱芜海滨)莱芜岛,从高处或空中看,很像一个仰卧在海滨的女子,有头,有双乳,有肢体。这给善于幻想的潮汕提供了造神的基础。传说古时候,这里曾经有个鱼精作怪,经常掀起滔天巨浪,危害渔民的生命安全。有一天,天界凤凰仙姑的女儿看到鱼精正在此地为害,来不及请示便挺身而出,私自下凡为民除害。虽然战胜了鱼精,却因破坏了玉皇大帝的“规矩”而被惩罚处死,曝尸海边,化成莱芜岛。东屿就是她的头颅,附近一片赤褐色的礁石,是她头断后流的鲜血,两座山是她的乳房,南屿和北屿是她的一对绣鞋。她成了神,世世代代保护着渔民的安全,当地人称为“向天美人”、“卧波神女”。这是个惩恶扬善的神话,既反映了海洋无情的自然灾害,也表现了人们对专制统治的谴责。(卧波神女像)为了弘扬“卧波神女”的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人们在海滨的一块礁石上,因势赋形,雕刻了巨大的神女卧像。人们站在她那高耸的乳峰下,恰似婴儿匍匐在母亲的胸膛,体会到了一种得到保护的安详。附近许多礁石,用小桥连接起来,游人在海水间跳来跳去,遥望太平洋上过往的船只,逗引着上下翻飞的海鸥,谁人此刻不心旷神怡、神采飞扬?岸上有原广东省长朱森林题写的毛泽东的著名诗句石刻:“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本来是写三峡神女的,用在这里也很贴切。人们坐在这石凳上,真是个“观沧海”的好地方。大家看右面,西乳峰的山脚下是港湾和渡口,对岸就是南澳岛。海气朦胧中,天水相接,正合了大诗人曹操“东临碣石”时的描述:“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祖国之大,竟有南海的莱芜与渤海的莱芜遥相呼应,所反映的美好愿望又是完全一致的。这正是中华民族统一文化的魅力!在东乳峰靠海的一侧,兴建了观海长廊。人行其间,俯瞰大海,随着山势的增高,神女的身形逐渐清晰起来。最奇妙的是,在神女头颅旁的礁石上,真真切切洒满了红色的礁石,所以被称为是“颅血奇石”。在观海长廊两边礁石上,细观察,会有许多意外的发现。有的如龙纹,有的如树根,更有许多肖似动物者,令人鼓掌称绝。双乳峰中间,是个风平浪静的海水浴场。当你仰望蓝天、随波起伏的时候,仿佛又回到母亲的怀里嬉戏,在大自然的摇篮里,一切烦防和劳累都会顿时去消。其实,在莱芜岛,周围都是海滨游泳场和各种配套设施,双乳峰成了天然的防波堤,使海浪减弱,最适宜游泳。住在别墅里的男男女女,早晨一起床就跳到海里,一面呼吸新鲜的空气,一面在海水里观赏日出瑰丽的景象。傍晚,目送太阳缓缓下山,一道残阳铺水中,从眼前到天边形成一条金色大道。畅游后,踏着月色回归。这时又有专门爱在月光下浪漫的情侣,追打嬉笑着往海边跑。有的依偎在海边,静听涛声,幻想未来;有的仰泳在海中,欣赏爱的星辰在空中闪烁;游到何时,谁也不知道,反正大海就在床边。(古炮台)大家看,在双乳山西侧,另有一小山,正当汕头湾的出海口。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在这里兴建了炮台,扼守着海湾咽喉。可惜到了清末帝国主义列强入侵,本该大显身手的时候却未能派上用场,腐败统治者的一纸降书,给它留下了百年耻辱。现在炮台已成为旅游者凭吊的古迹。四周的城墙历经三百年的风雨剥蚀,已经形成了一种像酥糖一样的层次结构,夕阳下,充满着一种古朴之美。对比海湾的今昔,抒发思古之幽情。如今,在古炮台下,已经兴起了一个新的旅游度假区。生机勃勃的莱芜岛正在神女母亲的怀抱里日新月异地成长着。
2004-3-20 07:45: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南澳总兵府
总兵府是明清时代的称呼,是南澳总兵的衙署,位于深澳镇大衙口。最初建于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是当时的南澳副总兵晏继芳建造的。万历九年,副总兵侯继高增建总兵府的后楼,成为一个完整的总兵衙署。以后历经多次修缮。现在的建筑是1983年重新修建的。由于南澳岛地处东南沿海要冲,介于粤东与闽南之间,是军事要地,封建统治者怕这里拥兵自重,所以一个小小海岛竟划分由广东和福建共管。中间由雄镇关做为分界线。明清时海禁很严,朝廷限制愈厉害,民间走私活动愈猖獗。加上外有倭寇的侵扰,内有海盗盘踞,朝廷派驻的士兵越来越多,南澳的规格也逐步升级,最后成为管制闽粤台的重要军事基地。明清两朝,到南澳上任的总兵副总兵共有157任147人,他们都为国家的海防建设作出过贡献。现在衙署已辟为博物馆,保存有许多重要海防资料。总兵府前有两棵大榕树,据说已有410年的树龄,其中一棵树围达14米,枝叶繁茂,生机旺盛。据说明朝末年郑成功曾在树下讲演,招兵去收复台湾。所以这树后人又称“招兵树”。1997年树下又增置郑成功花岗岩雕像一座。总兵府前现遗存有八千斤,六千斤土炮各一尊。据炮上铭文,是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铸造,两尊炮原分别架设于深澳草寮尾和深澳东门外,1984年移放于此。总兵府右侧院墙上镶嵌着23块历代南澳保存的古碑,其中一块是中国最早的港务约法,一块税务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2004-3-20 07:46: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南澳宋井
宋井位于云澳镇澳前村东南海滩。宋井,顾名思义,就是宋代就开掘的井。那是南宋末年,即公元1276年,元兵南下,南宋王朝撤离京城临安后,不断南逃,赵昰(音shi是)在福州被拥立为皇帝。以后又从海路南撤,在大臣张世杰、陆秀夫等护送下来到了南澳。就住在现在的澳前村一带,现在的澳前村岸边还保存着“太子楼遗址”。太子是指赵昺是端宗赵昰病死后继位的小皇帝。据说当时为饮用水之需,他们在澳前村一带挖了三口井,一为龙井,专供皇帝饮用;一为虎井,供大臣饮用;一为马井,供随从人员和士兵饮用。天长日久,三口井都被潮水和沙子掩盖了,有时又会显露出来。现在看到的这口是马井。怕它再被沙子掩盖,近年在井的周围修了井栏。龙井和虎井什么时候能被发现,谁也不知道了。这些井神奇之处在于虽然地处海滩,常被海潮掩没,但是潮退之后井水不带咸味,照样甘清甜美。为什么与海近在咫尺的井会长年不带海水的咸味呢?据有人考察后认为,从科学的道理分析,当时三口井是开凿在山边的岩石上,又正对泉眼,所以泉水源源不断,而将海水冲淡。而且由于井的底部有两重石岩,泉眼在上,底部的石岩又挡住了海水的渗透,所以水质甘甜。当潮水涌进井后,由于海水比重大,下沉后从岩层渗出,上面的泉水依然清淡。宋井备有井桶,你如不信不妨打上一桶亲自尝尝!
2004-3-20 07:46: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宋代创建的波美村
    □郭亨渠    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波美村,自宋建炎三年(1129)置寨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如今,村里仍延续着许多古风古韵。    来到波美村,映入眼帘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沿公路边的新村,新楼林立,市场繁荣,车辆穿梭,行人如鲫;对面老村,清一色明清古民居,小巷悠悠,小桥流水,悠扬悦耳的古乐之声,使人似进入了世外桃源。    据史料记载,宋大观三年(1109),福建蒲田人黄詹中进士,被朝廷选任潮州府通判,后升潮州知军州事,诰授朝奉大夫,宋建炎三年(1129),黄詹任满致仕,携眷于潮阳波美村定居,专事著述,设馆授徒,成为岭南著名学者和波美村黄姓始祖。村里的古民居多为明清时代的建筑,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黄詹纪念祠”,该祠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丙午年(1786)重修,祠外门为牌坊亭式,跟凹肚门楼形成鲜明差异,祠内三进厅两天井加拜亭,两旁有车房,前厅壁廊全部用石板构筑,结构严谨,桁木间有龙虎狮象、花鸟虫鱼等精美木雕,祠内有族规碑一块,主要内容为“重人伦以正纲纪;植树木以培风水;禁赌博以安生业;屏盗贼以扶善良;亲乡里以睦宗族;戒非为以怯生事。”还有“宜读于书,宜耕于田”等遗训,皆是黄詹遗著的“先德行而后文艺”的精神延伸与发展而形成独自的“宗族文化”。波美村后还有两处奇特的古建筑,一处是建于元代至正年间的古雪岩寺,岩寺由天然岩穴和人工建筑巧妙构成,前中后三厅成梯形排列,最为奇特的是后厅的大雄宝殿,这里的墙壁、屋顶由四块纵横交错的大石构成,石块交接处形成六个“天窗”,奇怪的是这些“天窗”都成三角形,能透进光线,使室内明亮、空气清新,古雪岩寺周围怪石嶙峋,形成100多处大小不一的石洞,抗日战争时期,日寇飞机轰炸潮汕,这些石洞成了天然防空洞,当地居民数千人藏于洞内安然无恙。另一处古建筑为长美岩寺,该寺始建于宋代,岩寺以天然岩石为顶,依山构筑,古朴大方,反映了宋代潮汕工匠的高超建筑艺术。    波美村的古树木也闻名海内外。老村四周,花果飘香,村后山坡,古柏森森,古树花卉引人入胜。在古雪岩寺前,有植于宋建炎四年(1130)的槐荫树,历经800余年,仍然枝繁叶茂;植于元代初年,曾被明嘉庆年间名儒林大春誉为“古梅新丛”的梅树,生长旺盛;植于清道光年间的铁树,近年来数度开花;有150多岁高龄的杨桃树,更令人啧啧称奇,该树一年四季皆能结果,其果被称为“四季杨桃”,味甜爽口。在诸多古树中,还有植于明代的白茶树,为茶树中之珍稀品种。    波美村至今仍延续着古民风民俗,村民祖辈耕山务农,擅长石砌工艺。改革开放以来,石砌古建筑工艺焕发青春,目前全村有1000多人在全国各地从事这一建筑专业;古潮乐和弦乐,是村民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村里有大锣鼓队和弦乐队,村头巷尾,丝竹弦乐清音随处可闻;书画也是村民的传统艺术,村民耕山务农之余,挥毫泼墨,村委会定期举办村民书画展览,给古寨增添了无限春色。
2004-3-20 07:46: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汕头大学
(在汕头大学门外)汕头大学创建于1981年,是一所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新型大学。潮汕地区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历来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创办一所现代大学,可以说是海内外潮汕人的共同愿望,20世纪初潮汕大地就有过这样的动议。20世纪30年代,南洋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曾经想帮助潮汕人创办一所潮汕大学,可惜由于战乱等原因,这一美好愿望未能实现。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使潮汕人的百年企盼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先生鼎立相助,捐献巨资使办大学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当时担任全国人大委员长的叶剑英元帅欣然命笔,题写了“汕头大学”校名。校牌上四个儒雅俊秀的大字,寄托着一代元帅和千百万潮人要办好汕头大学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愿。(汕头大学礼堂前广场上)朋友们,这是汕头大学的大礼堂。这个礼堂无论在建筑造型、装修水平和规模上,在全国高校礼堂中都堪称一流。但却不像其它地方那样用捐助人来命名,李嘉诚先生曾经说过这里的建筑不要用我的名字来命名,哪怕是一个字都不要。这一宏伟的礼堂就用“大礼堂”三个字做一个匾额,也没有请要人、名人题写,而是从颜真卿的《多宝塔牌》上找了三个字。李嘉诚先生爱国爱乡的赤子之心,在这样的小事上都表现得很充分,正如江泽民主席对他的高度评价“一个真正的爱国者”。这个广场又是我们欣赏汕大校园风光的好地方,向前望去:远处高耸的烈士纪念碑、近处旗杆上迎风飘扬的国旗,形成了一道庄严而又亮丽的风景线;左边是气势宏伟的行政楼和教学楼,整个建筑群采用高架、通廊的格局,以庭院式的布局组合起一个有机整体,全部建筑以一楼长廊相连,错落有致,曲折绵延;右边近处是人工湖和园林,人工湖上一座小型园林拱桥,一座曲线型的贴水平桥,各具特色。湖中睡莲、荷花,湖边绿树、红亭、游廊,展现出精致、温馨的环境美。给大学生们提供了读书、憩息的场所。湖那边是教师公寓。大家一定已经发现汕大的建筑物在外观上都呈白色,这是由于外墙都贴上了玻璃马赛克,晴天阳光下洁白晶莹,雨天在山岚雨雾的朦胧中仍十分醒目。建筑物在造型上采用大块面的有机组合,重视直线的运用,给人以方正、端庄的感觉。这种富有理性特征、时代精神的环境氛围,象征着大学用现代科技知识和优秀人文传统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日月坑水库坝上)站在水库坝上,我们可以俯瞰汕大整个校园。校园的中轴线上有名为“日月坑”的水库、体育馆、运动场、人工湖、大礼堂和学生活动中心,左边是连成一片的教学区,右边是点状排列的教师宿舍。游泳池和人工湖的水域,虽然不是十分的开阔,但波光粼粼,莲叶田田,特别有生气。而我们脚下的水库更以其开阔的水面,山水相依的自然面貌,使校园有一种得天独厚的钟灵毓秀。中国古代园林讲究“山因水活”,汕大校园有这些水域,确实体现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良苦用心。放眼望去,整个校园中绿树繁茂,草坪成片,乔木的高度,灌木的连绵和草地的平展,在一年四季各种鲜花的点缀中,形成了很强的立体感。大块的绿色衬托着一座座白色的建筑物,使整个校园呈现出“一青二白”的特点。汕头市把这里评为鮀岛新八景,被授予“学府涵青”的美誉,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建委主任的谷牧同志称汕大为中国高校建筑艺术之花,对汕大的校园建筑给了高度的评价。汕大已在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行列,具有培养从学士到博士的能力。现在学校设有文、理、工、商、法、医、艺术、成教及开放等9个学院。有27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点。学校拥用一支700多人的教学科研队伍,在校生近7000人。汕头大学拥有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等一批设备先进的实验室,仅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就值1.2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藏书125万册,还全面实行电脑化管理。校园网与国家教育科研网连接,整体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此外,设施先进,器材齐全的体育场(馆)为教学、训练、竞赛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学生活动中心作为学生课外学术研究及文化娱乐场所,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美丽的校园在汕大的发展中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
2004-3-20 07:46: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南澳总兵府
总兵府是明清时代的称呼,是南澳总兵的衙署,位于深澳镇大衙口。最初建于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是当时的南澳副总兵晏继芳建造的。万历九年,副总兵侯继高增建总兵府的后楼,成为一个完整的总兵衙署。以后历经多次修缮。现在的建筑是1983年重新修建的。由于南澳岛地处东南沿海要冲,介于粤东与闽南之间,是军事要地,封建统治者怕这里拥兵自重,所以一个小小海岛竟划分由广东和福建共管。中间由雄镇关做为分界线。明清时海禁很严,朝廷限制愈厉害,民间走私活动愈猖獗。加上外有倭寇的侵扰,内有海盗盘踞,朝廷派驻的士兵越来越多,南澳的规格也逐步升级,最后成为管制闽粤台的重要军事基地。明清两朝,到南澳上任的总兵副总兵共有157任147人,他们都为国家的海防建设作出过贡献。现在衙署已辟为博物馆,保存有许多重要海防资料。总兵府前有两棵大榕树,据说已有410年的树龄,其中一棵树围达14米,枝叶繁茂,生机旺盛。据说明朝末年郑成功曾在树下讲演,招兵去收复台湾。所以这树后人又称“招兵树”。1997年树下又增置郑成功花岗岩雕像一座。总兵府前现遗存有八千斤,六千斤土炮各一尊。据炮上铭文,是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铸造,两尊炮原分别架设于深澳草寮尾和深澳东门外,1984年移放于此。总兵府右侧院墙上镶嵌着23块历代南澳保存的古碑,其中一块是中国最早的港务约法,一块税务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2004-3-20 07:46: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汕头大学
(在汕头大学门外)汕头大学创建于1981年,是一所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新型大学。潮汕地区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历来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创办一所现代大学,可以说是海内外潮汕人的共同愿望,20世纪初潮汕大地就有过这样的动议。20世纪30年代,南洋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曾经想帮助潮汕人创办一所潮汕大学,可惜由于战乱等原因,这一美好愿望未能实现。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使潮汕人的百年企盼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香港著名实业家李嘉诚先生鼎立相助,捐献巨资使办大学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当时担任全国人大委员长的叶剑英元帅欣然命笔,题写了“汕头大学”校名。校牌上四个儒雅俊秀的大字,寄托着一代元帅和千百万潮人要办好汕头大学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愿。(汕头大学礼堂前广场上)朋友们,这是汕头大学的大礼堂。这个礼堂无论在建筑造型、装修水平和规模上,在全国高校礼堂中都堪称一流。但却不像其它地方那样用捐助人来命名,李嘉诚先生曾经说过这里的建筑不要用我的名字来命名,哪怕是一个字都不要。这一宏伟的礼堂就用“大礼堂”三个字做一个匾额,也没有请要人、名人题写,而是从颜真卿的《多宝塔牌》上找了三个字。李嘉诚先生爱国爱乡的赤子之心,在这样的小事上都表现得很充分,正如江泽民主席对他的高度评价“一个真正的爱国者”。这个广场又是我们欣赏汕大校园风光的好地方,向前望去:远处高耸的烈士纪念碑、近处旗杆上迎风飘扬的国旗,形成了一道庄严而又亮丽的风景线;左边是气势宏伟的行政楼和教学楼,整个建筑群采用高架、通廊的格局,以庭院式的布局组合起一个有机整体,全部建筑以一楼长廊相连,错落有致,曲折绵延;右边近处是人工湖和园林,人工湖上一座小型园林拱桥,一座曲线型的贴水平桥,各具特色。湖中睡莲、荷花,湖边绿树、红亭、游廊,展现出精致、温馨的环境美。给大学生们提供了读书、憩息的场所。湖那边是教师公寓。大家一定已经发现汕大的建筑物在外观上都呈白色,这是由于外墙都贴上了玻璃马赛克,晴天阳光下洁白晶莹,雨天在山岚雨雾的朦胧中仍十分醒目。建筑物在造型上采用大块面的有机组合,重视直线的运用,给人以方正、端庄的感觉。这种富有理性特征、时代精神的环境氛围,象征着大学用现代科技知识和优秀人文传统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日月坑水库坝上)站在水库坝上,我们可以俯瞰汕大整个校园。校园的中轴线上有名为“日月坑”的水库、体育馆、运动场、人工湖、大礼堂和学生活动中心,左边是连成一片的教学区,右边是点状排列的教师宿舍。游泳池和人工湖的水域,虽然不是十分的开阔,但波光粼粼,莲叶田田,特别有生气。而我们脚下的水库更以其开阔的水面,山水相依的自然面貌,使校园有一种得天独厚的钟灵毓秀。中国古代园林讲究“山因水活”,汕大校园有这些水域,确实体现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良苦用心。放眼望去,整个校园中绿树繁茂,草坪成片,乔木的高度,灌木的连绵和草地的平展,在一年四季各种鲜花的点缀中,形成了很强的立体感。大块的绿色衬托着一座座白色的建筑物,使整个校园呈现出“一青二白”的特点。汕头市把这里评为鮀岛新八景,被授予“学府涵青”的美誉,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建委主任的谷牧同志称汕大为中国高校建筑艺术之花,对汕大的校园建筑给了高度的评价。汕大已在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行列,具有培养从学士到博士的能力。现在学校设有文、理、工、商、法、医、艺术、成教及开放等9个学院。有27个硕士点和1个博士点。学校拥用一支700多人的教学科研队伍,在校生近7000人。汕头大学拥有网络中心、计算机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等一批设备先进的实验室,仅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就值1.2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藏书125万册,还全面实行电脑化管理。校园网与国家教育科研网连接,整体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此外,设施先进,器材齐全的体育场(馆)为教学、训练、竞赛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学生活动中心作为学生课外学术研究及文化娱乐场所,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美丽的校园在汕大的发展中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
2004-3-20 07:46: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南澳宋井
宋井位于云澳镇澳前村东南海滩。宋井,顾名思义,就是宋代就开掘的井。那是南宋末年,即公元1276年,元兵南下,南宋王朝撤离京城临安后,不断南逃,赵昰(音shi是)在福州被拥立为皇帝。以后又从海路南撤,在大臣张世杰、陆秀夫等护送下来到了南澳。就住在现在的澳前村一带,现在的澳前村岸边还保存着“太子楼遗址”。太子是指赵昺是端宗赵昰病死后继位的小皇帝。据说当时为饮用水之需,他们在澳前村一带挖了三口井,一为龙井,专供皇帝饮用;一为虎井,供大臣饮用;一为马井,供随从人员和士兵饮用。天长日久,三口井都被潮水和沙子掩盖了,有时又会显露出来。现在看到的这口是马井。怕它再被沙子掩盖,近年在井的周围修了井栏。龙井和虎井什么时候能被发现,谁也不知道了。这些井神奇之处在于虽然地处海滩,常被海潮掩没,但是潮退之后井水不带咸味,照样甘清甜美。为什么与海近在咫尺的井会长年不带海水的咸味呢?据有人考察后认为,从科学的道理分析,当时三口井是开凿在山边的岩石上,又正对泉眼,所以泉水源源不断,而将海水冲淡。而且由于井的底部有两重石岩,泉眼在上,底部的石岩又挡住了海水的渗透,所以水质甘甜。当潮水涌进井后,由于海水比重大,下沉后从岩层渗出,上面的泉水依然清淡。宋井备有井桶,你如不信不妨打上一桶亲自尝尝!
2004-3-20 07:46: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宋代创建的波美村
    □郭亨渠    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波美村,自宋建炎三年(1129)置寨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如今,村里仍延续着许多古风古韵。    来到波美村,映入眼帘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沿公路边的新村,新楼林立,市场繁荣,车辆穿梭,行人如鲫;对面老村,清一色明清古民居,小巷悠悠,小桥流水,悠扬悦耳的古乐之声,使人似进入了世外桃源。    据史料记载,宋大观三年(1109),福建蒲田人黄詹中进士,被朝廷选任潮州府通判,后升潮州知军州事,诰授朝奉大夫,宋建炎三年(1129),黄詹任满致仕,携眷于潮阳波美村定居,专事著述,设馆授徒,成为岭南著名学者和波美村黄姓始祖。村里的古民居多为明清时代的建筑,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黄詹纪念祠”,该祠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丙午年(1786)重修,祠外门为牌坊亭式,跟凹肚门楼形成鲜明差异,祠内三进厅两天井加拜亭,两旁有车房,前厅壁廊全部用石板构筑,结构严谨,桁木间有龙虎狮象、花鸟虫鱼等精美木雕,祠内有族规碑一块,主要内容为“重人伦以正纲纪;植树木以培风水;禁赌博以安生业;屏盗贼以扶善良;亲乡里以睦宗族;戒非为以怯生事。”还有“宜读于书,宜耕于田”等遗训,皆是黄詹遗著的“先德行而后文艺”的精神延伸与发展而形成独自的“宗族文化”。波美村后还有两处奇特的古建筑,一处是建于元代至正年间的古雪岩寺,岩寺由天然岩穴和人工建筑巧妙构成,前中后三厅成梯形排列,最为奇特的是后厅的大雄宝殿,这里的墙壁、屋顶由四块纵横交错的大石构成,石块交接处形成六个“天窗”,奇怪的是这些“天窗”都成三角形,能透进光线,使室内明亮、空气清新,古雪岩寺周围怪石嶙峋,形成100多处大小不一的石洞,抗日战争时期,日寇飞机轰炸潮汕,这些石洞成了天然防空洞,当地居民数千人藏于洞内安然无恙。另一处古建筑为长美岩寺,该寺始建于宋代,岩寺以天然岩石为顶,依山构筑,古朴大方,反映了宋代潮汕工匠的高超建筑艺术。    波美村的古树木也闻名海内外。老村四周,花果飘香,村后山坡,古柏森森,古树花卉引人入胜。在古雪岩寺前,有植于宋建炎四年(1130)的槐荫树,历经800余年,仍然枝繁叶茂;植于元代初年,曾被明嘉庆年间名儒林大春誉为“古梅新丛”的梅树,生长旺盛;植于清道光年间的铁树,近年来数度开花;有150多岁高龄的杨桃树,更令人啧啧称奇,该树一年四季皆能结果,其果被称为“四季杨桃”,味甜爽口。在诸多古树中,还有植于明代的白茶树,为茶树中之珍稀品种。    波美村至今仍延续着古民风民俗,村民祖辈耕山务农,擅长石砌工艺。改革开放以来,石砌古建筑工艺焕发青春,目前全村有1000多人在全国各地从事这一建筑专业;古潮乐和弦乐,是村民世代相传的传统文化,村里有大锣鼓队和弦乐队,村头巷尾,丝竹弦乐清音随处可闻;书画也是村民的传统艺术,村民耕山务农之余,挥毫泼墨,村委会定期举办村民书画展览,给古寨增添了无限春色。
2004-3-20 07:46: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潮阳仙城风景区
仙城风景区地处潮阳与普宁交界处的大南山中。因为它位于形似佛像的粮山之间,又叫半天佛景区。这里有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流传着元末农民起义军陈友谅的军师何野云的神奇传说,又是明末民族英雄郑成功麾下名将邱辉抗清的大本营。改革开放以后,由民间自发集资,利用这块风水宝,地建造了这么一处集山水风光、文物和民间宗教为一体的景区。(八仙亭前)这座八仙亭是以一个两层的高亭为中心,放射开去,建上八个攒尖顶的小亭,每个小亭是代表八仙中的一位,排成八卦图形。如果从远处看,亭上有亭,亭下有亭,亭中有亭,亭亭相叠,亭亭相通,再加上天桥,楼阁、曲桥、浮桥、庙殿与湖光山色、翠林修竹相映成趣,恍如身临瑶池仙景。(天云阁)“天云阁”正面挂一幅画像,两旁对联写的是:“修身明性求真谛,寄迹名山显仙乩”。屋眉上书“何野云像”。画中人就是潮阳大地的传奇人物“虱母仙”。元朝后期,陈友谅的农民起义军失败后,他的部下分散隐没在各地。不久,在潮阳县出现了一位精通风水和建筑的人。他自称何野云,据说就是陈友谅的军师邹普胜。传说他披头散发,长满虱子,智慧过人,常有奇思妙想,人们就称他为“虱母仙”。或许仙城是他经常踏足的地方,于是才有“仙城”这个命名,仙湖,也为了纪念这位历史奇人而得名。各位,你们看这幅画像神奇在何处呢?这就是无论观看者站在任何角度,画中人的眼睛、嘴巴、足尖乃至执在手中的书本“周易”二字,都朝着你,民间称之为“活画”。凡到仙湖风景区的游客,大都 以一睹“活画”为快。传说此画系画师偶发灵感所作,以后再无法画出第二幅了。这幅画高2米,宽1米。(在三仙殿前)我们来到这宽敞壮丽的“福天宫”,这里设三个殿,其中最引人注目是“三仙殿”,你们看这三仙是谁呢?一是华佗药仙,一是诗仙李白,一是虱母仙何野云。竟然把这三个不同时代,不同行业、不同信仰的历史人物,请在一起,合称“三仙”,说明潮汕人造神的想像十分丰富,好在这三位都是历史上有益于人民的人,的确值得尊敬。(远眺半天佛峰)半天佛峰形似坐佛,峰顶有寺,名“半天佛寺”,相传为宋宣和年间高僧大峰所建。清顺治年间民族英雄郑成 功转战潮汕抗清,曾驻军于半天佛峰,据俭修武,屡败清军。传说后因老鼠咬断系鼓之绳索,误以为清军袭营报警,以致郑军仓促迎敌,黑灯瞎火,搞不清谁跟谁,以至自相残杀而兵败。现存当年郑军了望哨之拱盘石、踏岭寨山、军灶、环山跑马大道及郑军自挖古井、西校场等遗址
2004-3-20 07:47: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汕头老妈宫和关帝庙
这里并列的两个建筑,是老妈宫和关帝庙。老妈是潮汕人对海神妈祖的尊称。这也就是在中国沿海普遍见到的天后宫。请大家来这里参观,主要是了解它在汕头发展中的特殊意义。这里所在的位置是外马路头,现在距离海滨有500多米。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这里就是滨海的沙滩,叫做“汕”。渔民从这里出海,回来在这里晒渔网。女人们也就经常在这里集聚,一面织渔网,一面等待亲人出海归来,逐渐形成了居民点,就是汕头最早的雏形。清朝嘉庆年间,人们在这里修建了天后宫和关帝庙。渔船出海和潮人过洋,都要在这里拜别祭祀,乞求平安,包一点香灰和泥土带上,以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这就成为汕头开埠前最早的建筑,也是早期潮人华侨回来寻根的标记,具有很重要的纪念意义。所以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由市政府出资重修一新,立碑说明。为什么当初要单单建这两座庙呢?这与潮汕文化的源头有关。汕头开埠时的居民主要由三种人组成:外来移民、本地海民和本地山民。他们信仰和崇拜的代表分别是关羽、妈祖和三山国王。供奉这三种神的大小庙宇遍及潮汕城乡各地。这三种神的共同点,都是属于英雄崇拜。他们的原型都是人。三山国王是山神,主要是山民信奉。这里是海滨,所以就不供。关羽是山西解州人,三国时候蜀国的重臣和缔造者之一,由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等书的宣传,以忠义勇战被后世奉为神。山西人善于经商,并开创了中国的金融业。山西人走到哪里,就把关羽的崇拜和雕像带到哪里,做为自己精神上的保护神。由于提倡忠义既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也符合老百姓的需要。道教尊其为关圣帝君;佛教尊其为护国明王佛;由于满族人奉其为战神,清朝统一中国后便用行政力量在全国推广,使关帝庙遍及中国各地,与供奉孔子的学宫并称“文”、“武”庙,在清代列于官庙地位。明代的大量移民是从山西、河南开始,经福建莆田中转,逐渐发展到潮汕的。他们在迁移流动过程中,讲究“义”最为重要,来到潮汕后,关羽的偶像就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海神妈祖是宋代以后出现的。原型是福建莆田湄洲岛上的渔民女儿林默娘。传说他坐在家中 便能遥知海上的情况,几次灵魂出窍到海上救助危难中的父兄和乡亲们。因此被后世奉为海神,尊称为妈祖,被封为天后,也称天妃。究竟林默娘有无“特异功能”现已无法考查。但是妈祖的出现是符合规律的。古代在海上作业危险性和偶然性都很大,人们需要精神上的保护。而天下之至爱、能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只有母亲。因此,人们才尊其为妈祖。潮汕是福建的近邻,最早崇拜妈祖是很自然的事。现在,海外潮人回乡,看到汕头特区新貌,虽然高兴,却觉得陌生;看到了老妈宫和关帝庙,就象见到了久别的亲人,生发出许多缅怀先祖的情怀。大家在参观的时候,请注意欣赏庙内的各种潮汕工艺。比如门壁的石质浮雕、梁柱的木雕彩绘,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特别是一对由整块石头雕刻的透雕盘龙柱石,上有八仙立像,工艺十分高超,过去只有在皇宫和孔庙才能见到。屋顶的嵌瓷艺术,是潮汕工艺特有的技术。用烧制好的彩色陶瓷片,拼制出各种戏文图案,人物栩栩如生,又不怕风雨的侵蚀,现在已经广泛运用到民间建筑中了。
2004-3-20 07:47: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中山公园
汕头中山公园于1926年奠基兴建,1928年8月28日建成开放,总面积20.18公顷,其中玉鉴湖面积6.3公顷,是汕头市现存建园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它四面环水,北面濒临韩江,可以眺望韩江的自然景致,三面是人工河道,用三座桥与市区相连。中山公园地处闹市区又没有闹市的喧嚣。园内水面宽阔,绿树成荫,被称为是汕头的“市肺”。(正门牌楼)这是一座具有中国建筑传统特色的牌楼,整体建筑雄伟壮观,古色古香。牌楼建于1930年牌楼由六根红色大方柱支撑,柱高30米,底座由约1米见方的花岗岩石砌筑,亭顶以琉璃瓦覆盖,所以牌楼不但显得坚固庄重,而且金碧辉煌。“中山公园”四个字是谭延闿手书,其书法结构严谨,端庄中透出秀气,和庄严大方的牌楼正好相配。谭延闿是湖南茶陵人,清朝光绪年间的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以后跟随孙中山革命,历任都督、部长、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等职。他从政之余又研究书法,其书法在法归颇有名气。牌楼背面是孙中山手书放大的“天下为公”四个金字,行笔舒展,刚柔相济,显得俊逸开阔。高耸的红色牌楼和碧绿挺秀的树木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图,成为公园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所以很多游客喜欢在此照相留念。(假山)这座假山是公园里的一绝。假山高三层,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全部由海水侵蚀风化的石头和钢筋水泥建造。其间有弈亭、梅亭、叙方亭、得月亭、月眉亭、七贤亭、摘星亭等七个小亭。是典型的中国南方园林景致。由于石头奇形怪状,空洞而又相连;路径设计得迂回曲折,壁洞既隐又现;山径盘旋,无中见有,有中又无。所以漫步登山,别有一番情趣。登上山顶眺望,只见绿竹树木掩映,崎岖的山石交错其间,有一种登高舒展之感。海风吹来,倍感凉爽。所以老人们整日都愿在此流连;有的在宽阔地带唱潮剧;有的在山洞里唱潮州歌册。人们一面乘凉,一面欣赏,自得其乐。(九曲桥)九曲桥建于1936年。有四面通风亭三座,大的主亭居中,两边又各有一小亭,然后以桥联成一体。九个直角曲成的桥体点缀在湖上,形成了江南园林建筑的特色。亭子用黄琉璃瓦盖顶,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中,如诗如画。桥是曲折的,人们漫步桥上,能不断变换方向,得到“步换景移”的效果。凭栏可览湖山秀色,波光倒影,群鱼戏逐,情趣盎然。因此,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成为园中八景之一,被誉为“九曲烟波”。(绳芝亭)这是公园里独有的六角形西洋式凉亭,亭建于1931年,高7米、二层。是为纪念高绳芝先生对辛亥革命的贡献而建。高绳芝,澄海人,是清末民初潮汕著名的华侨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对孙中山倡导的民主革命,不但积极支持,还捐款赞助以充军饷;他还积极筹建汕头开明电灯公司,为建设汕头尽力。当时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曾撰《高绳芝先生纪念亭记》,里边说:“先总理首义惠州,君倾家相助,邦人追念君功,建亭中山公园纪念”。(馆花宫)这是1986年建成开放的新景点。它采用中国庭园设计手法,庭廊相接,曲折回环。馆中陈列着各种新奇花卉和盆景。这是一个小型花苑,如果对盆景有兴趣的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很多各具特色的盆景,在“缩景为寸”的天地中领略到各处大自然的美景。宫苑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有不少是热带或寒带才能生长开花的品种,所以这里又是一个鲜花鉴赏的新天地。这座宫苑开放以来,每天都接待不少海内外旅游团体和个人,他们都称赞说:“这是南国独有的一条风景线”。中山公园里还有动物园、游艺场、戏曲舞台等游乐设施。还有象濒临韩江、竹树掩映,风景幽静,被年青人称为“情人堤”的堤岸,那里也别具一番情趣,不过我就不便陪大家前去,要自己去慢慢体会了。
2004-3-20 07:47: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青云岩风景区
青云岩风景区位于达濠区东南的大瞭望山,那里林木茂密,山径幽深,岩洞奇特,泉水淙淙,风景清静优美,摩崖题刻琳琅满目,庙宇寺观建在云岩之间,历来有“海国风光第一山”的美称。游青云岩景区有两条道路:过去从山下入口,游大峰祖师庙、祗园石刻,循山径绕上,游云岩禅林寺庙,在山巅眺望远处风光;现在公路修到了山顶寺庙之后,是从上往下的游览了,在山顶就能望见众多的寺庙建筑群和遮天蔽日的古木和松林,如有兴趣还可循山径往下游览,欣赏路旁的亭台阁榭和山间的摩崖石刻。(云岩禅林)“云岩禅林”是指众多的庙宇和寺观建筑群。这些建筑群中最著名的是“青云禅寺”。禅寺初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由于寺庙地处山岩之间,环境清静肃穆,前人又称此地为“丹丘”。60年代的“文革”期间,庙寺曾遭受破坏,于1985年重修。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了匾额“青云禅寺”,著名画家潮阳人陈大羽、著名书法家商承祚、秦萼生等分别为寺庙题词或撰联。这几年又分别增建和扩建了大雄宝殿和佛堂,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佛宇寺群。佛寺的左侧还有真武庙和关帝庙。真武庙奉祀的是道教的神主玄天上帝。这庙建筑年代也很早,现庙中仍保存着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铸造的重150公斤的大铜锣和大铜鼓,这正是道教专用的庙堂乐器;殿堂正中,还挂有雍正七年(1722年)汤宽题献的牌匾。关帝庙供奉着代表忠勇仁义的关帝塑像,这是儒家道德风貌的代表。大家请留意:这一大片禅林寺院,既有供奉释迦牟尼的佛教,又有玄天上帝和关帝庙,在这围墙和圆门内,真正是释儒道三教共处。来这里瞻仰和朝拜的有各种各样的民众,这里也反映了潮汕人信仰的非宗教性,在心理上只有“教神”而儒释道不分。这一点也是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很有趣的社会现象。(青云岩)这是一处天然的岩洞。洞内面积20多平方米。始辟于明代嘉靖五年(1526年),是僧人信腾开辟的。他利用洞顶巨石表面凹凸不平的形状,刻绘出云龙图案,形态生动逼真。洞内靠东面突出的岩石,雕了一尊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像。岩洞有前后门,正门门额仍保留有“青云岩”三字的门匾。这就是“青云岩”的始创旧址。岩洞周围保存有清代著名学者姚翰、张国栋、俞旭照、黄润沛等的书法墨宝的摩崖石刻。这里环境幽静,从洞口俯瞰,可见青翠成片的松林,倾听阵阵的林木涛声,令人心境分外清爽。(大峰祖师庙)大峰祖师庙位于山下入口处。大峰祖师是宋代潮阳一位乐于行善助人的和尚,一生倡导慈善事业,潮汕地区有300多处善堂就是以他为号召设立的,很得老百姓的支持。这座大峰祖师庙建于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1924年再度重修。庙后左侧有佛堂,供奉释迦牟尼诸佛。大概是把佛祖供奉于后堂显得有点不恭吧,所以把佛座建于浮坛之上,并题匾称“莲台高峙”。庙堂依山构筑,奇石峋嶙,清泉流淌,洞穴相通,构成了许多清幽美丽的小景观,如龙泉琴韵、别有洞天、小桃源等等。那曲径蜿蜒,把多姿跌宕的石室联在一起,形成了清幽的洞穴,后人称之为“十八洞”景观,远近闻名。“牛渚西江”、“山高水长”等更是岩洞间奇特美景。山石、岩洞、流泉,构成了一处处的山水景观,令人流连忘返。(祗园石刻)“祗园石刻”和山间亭台阁榭及摩崖石刻,在大峰祖师庙左侧山下。在巨大岩石缝隙之间,有清泉淙淙流出,泉水迂回曲折,形成了游览的天然胜景。早在1921年,旅居越南的华侨及在上海经商的潮人,曾集资在这里修建了山房屋舍,名为“南山南”、“北山北”。崖刻《南山南序》称赞这里的山水说:“瀛之东背山面水,一天然胜地,三界频九岩诸名胜,咸是以供士大夫之游赏。……”可见当时人们对这里的天然景色就十分欣赏。山涧流泉周围,怪石曲径旁边,山野石壁之上,留有很多情景相配的文人墨客游览的即兴题词题诗,象“香远益清”、“山高水清”、“深水垂钓、“闲趣”等等,后来有人为这里命名为“祗园”,“祗园石刻”于是远近闻名。现在这里仍然是欣赏书法墨宝和清泉怪石的好地方。从“祗园石刻”的山崖间循山径而上,至“青云禅寺”的园门,登山“步梯”约有700多级,迂回曲折,石级整齐,在树木青藤的荫翳下,空气格外清新。在山径道旁建有小亭或阁榭,供游人小憩,亭台的命名,如“临塘赏绿”、“半山闲趣”等等,为游人在登山中又凭添了兴致。公路修到山顶后,这条小径少有人攀登了,但是如果有体力愿意登山者,循山径而登,当可领略幽深的自然山色之美,呼吸那山野草木独有的芳香,又别有一番情趣。青云岩景区有100多题摩崖石刻,是一处丰富的文化宝库。这些石刻,有诗词,有撰文题句,多种多样;书法字体上,行草隶楷篆兼备;在内容上,是青云岩清美环境的写照,很值得品味观赏。现在能辨认的最早的石刻,是清道光十年(1830年)古越徐□绪题刻的七言律诗和道光二十年(1840年)安徽省贵池县姚瀚题刻的《题诗》。(姚诗云:“青云岩可比丹丘,岁岁登高到上头,鞠有黄华才是节,树无红叶不成秋。尽倾元亮千瓢酒,难破樊川万古愁,放眼峰头望不囗,海天空阔两悠悠。”)。
2004-3-20 07:47: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青云岩风景区
青云岩风景区位于达濠区东南的大瞭望山,那里林木茂密,山径幽深,岩洞奇特,泉水淙淙,风景清静优美,摩崖题刻琳琅满目,庙宇寺观建在云岩之间,历来有“海国风光第一山”的美称。游青云岩景区有两条道路:过去从山下入口,游大峰祖师庙、祗园石刻,循山径绕上,游云岩禅林寺庙,在山巅眺望远处风光;现在公路修到了山顶寺庙之后,是从上往下的游览了,在山顶就能望见众多的寺庙建筑群和遮天蔽日的古木和松林,如有兴趣还可循山径往下游览,欣赏路旁的亭台阁榭和山间的摩崖石刻。(云岩禅林)“云岩禅林”是指众多的庙宇和寺观建筑群。这些建筑群中最著名的是“青云禅寺”。禅寺初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由于寺庙地处山岩之间,环境清静肃穆,前人又称此地为“丹丘”。60年代的“文革”期间,庙寺曾遭受破坏,于1985年重修。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了匾额“青云禅寺”,著名画家潮阳人陈大羽、著名书法家商承祚、秦萼生等分别为寺庙题词或撰联。这几年又分别增建和扩建了大雄宝殿和佛堂,形成了颇具规模的佛宇寺群。佛寺的左侧还有真武庙和关帝庙。真武庙奉祀的是道教的神主玄天上帝。这庙建筑年代也很早,现庙中仍保存着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铸造的重150公斤的大铜锣和大铜鼓,这正是道教专用的庙堂乐器;殿堂正中,还挂有雍正七年(1722年)汤宽题献的牌匾。关帝庙供奉着代表忠勇仁义的关帝塑像,这是儒家道德风貌的代表。大家请留意:这一大片禅林寺院,既有供奉释迦牟尼的佛教,又有玄天上帝和关帝庙,在这围墙和圆门内,真正是释儒道三教共处。来这里瞻仰和朝拜的有各种各样的民众,这里也反映了潮汕人信仰的非宗教性,在心理上只有“教神”而儒释道不分。这一点也是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很有趣的社会现象。(青云岩)这是一处天然的岩洞。洞内面积20多平方米。始辟于明代嘉靖五年(1526年),是僧人信腾开辟的。他利用洞顶巨石表面凹凸不平的形状,刻绘出云龙图案,形态生动逼真。洞内靠东面突出的岩石,雕了一尊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像。岩洞有前后门,正门门额仍保留有“青云岩”三字的门匾。这就是“青云岩”的始创旧址。岩洞周围保存有清代著名学者姚翰、张国栋、俞旭照、黄润沛等的书法墨宝的摩崖石刻。这里环境幽静,从洞口俯瞰,可见青翠成片的松林,倾听阵阵的林木涛声,令人心境分外清爽。(大峰祖师庙)大峰祖师庙位于山下入口处。大峰祖师是宋代潮阳一位乐于行善助人的和尚,一生倡导慈善事业,潮汕地区有300多处善堂就是以他为号召设立的,很得老百姓的支持。这座大峰祖师庙建于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1924年再度重修。庙后左侧有佛堂,供奉释迦牟尼诸佛。大概是把佛祖供奉于后堂显得有点不恭吧,所以把佛座建于浮坛之上,并题匾称“莲台高峙”。庙堂依山构筑,奇石峋嶙,清泉流淌,洞穴相通,构成了许多清幽美丽的小景观,如龙泉琴韵、别有洞天、小桃源等等。那曲径蜿蜒,把多姿跌宕的石室联在一起,形成了清幽的洞穴,后人称之为“十八洞”景观,远近闻名。“牛渚西江”、“山高水长”等更是岩洞间奇特美景。山石、岩洞、流泉,构成了一处处的山水景观,令人流连忘返。(祗园石刻)“祗园石刻”和山间亭台阁榭及摩崖石刻,在大峰祖师庙左侧山下。在巨大岩石缝隙之间,有清泉淙淙流出,泉水迂回曲折,形成了游览的天然胜景。早在1921年,旅居越南的华侨及在上海经商的潮人,曾集资在这里修建了山房屋舍,名为“南山南”、“北山北”。崖刻《南山南序》称赞这里的山水说:“瀛之东背山面水,一天然胜地,三界频九岩诸名胜,咸是以供士大夫之游赏。……”可见当时人们对这里的天然景色就十分欣赏。山涧流泉周围,怪石曲径旁边,山野石壁之上,留有很多情景相配的文人墨客游览的即兴题词题诗,象“香远益清”、“山高水清”、“深水垂钓、“闲趣”等等,后来有人为这里命名为“祗园”,“祗园石刻”于是远近闻名。现在这里仍然是欣赏书法墨宝和清泉怪石的好地方。从“祗园石刻”的山崖间循山径而上,至“青云禅寺”的园门,登山“步梯”约有700多级,迂回曲折,石级整齐,在树木青藤的荫翳下,空气格外清新。在山径道旁建有小亭或阁榭,供游人小憩,亭台的命名,如“临塘赏绿”、“半山闲趣”等等,为游人在登山中又凭添了兴致。公路修到山顶后,这条小径少有人攀登了,但是如果有体力愿意登山者,循山径而登,当可领略幽深的自然山色之美,呼吸那山野草木独有的芳香,又别有一番情趣。青云岩景区有100多题摩崖石刻,是一处丰富的文化宝库。这些石刻,有诗词,有撰文题句,多种多样;书法字体上,行草隶楷篆兼备;在内容上,是青云岩清美环境的写照,很值得品味观赏。现在能辨认的最早的石刻,是清道光十年(1830年)古越徐□绪题刻的七言律诗和道光二十年(1840年)安徽省贵池县姚瀚题刻的《题诗》。(姚诗云:“青云岩可比丹丘,岁岁登高到上头,鞠有黄华才是节,树无红叶不成秋。尽倾元亮千瓢酒,难破樊川万古愁,放眼峰头望不囗,海天空阔两悠悠。”)。
2004-3-20 07:47: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中山公园
汕头中山公园于1926年奠基兴建,1928年8月28日建成开放,总面积20.18公顷,其中玉鉴湖面积6.3公顷,是汕头市现存建园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它四面环水,北面濒临韩江,可以眺望韩江的自然景致,三面是人工河道,用三座桥与市区相连。中山公园地处闹市区又没有闹市的喧嚣。园内水面宽阔,绿树成荫,被称为是汕头的“市肺”。(正门牌楼)这是一座具有中国建筑传统特色的牌楼,整体建筑雄伟壮观,古色古香。牌楼建于1930年牌楼由六根红色大方柱支撑,柱高30米,底座由约1米见方的花岗岩石砌筑,亭顶以琉璃瓦覆盖,所以牌楼不但显得坚固庄重,而且金碧辉煌。“中山公园”四个字是谭延闿手书,其书法结构严谨,端庄中透出秀气,和庄严大方的牌楼正好相配。谭延闿是湖南茶陵人,清朝光绪年间的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以后跟随孙中山革命,历任都督、部长、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等职。他从政之余又研究书法,其书法在法归颇有名气。牌楼背面是孙中山手书放大的“天下为公”四个金字,行笔舒展,刚柔相济,显得俊逸开阔。高耸的红色牌楼和碧绿挺秀的树木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图,成为公园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所以很多游客喜欢在此照相留念。(假山)这座假山是公园里的一绝。假山高三层,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全部由海水侵蚀风化的石头和钢筋水泥建造。其间有弈亭、梅亭、叙方亭、得月亭、月眉亭、七贤亭、摘星亭等七个小亭。是典型的中国南方园林景致。由于石头奇形怪状,空洞而又相连;路径设计得迂回曲折,壁洞既隐又现;山径盘旋,无中见有,有中又无。所以漫步登山,别有一番情趣。登上山顶眺望,只见绿竹树木掩映,崎岖的山石交错其间,有一种登高舒展之感。海风吹来,倍感凉爽。所以老人们整日都愿在此流连;有的在宽阔地带唱潮剧;有的在山洞里唱潮州歌册。人们一面乘凉,一面欣赏,自得其乐。(九曲桥)九曲桥建于1936年。有四面通风亭三座,大的主亭居中,两边又各有一小亭,然后以桥联成一体。九个直角曲成的桥体点缀在湖上,形成了江南园林建筑的特色。亭子用黄琉璃瓦盖顶,倒映在碧绿的湖水中,如诗如画。桥是曲折的,人们漫步桥上,能不断变换方向,得到“步换景移”的效果。凭栏可览湖山秀色,波光倒影,群鱼戏逐,情趣盎然。因此,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成为园中八景之一,被誉为“九曲烟波”。(绳芝亭)这是公园里独有的六角形西洋式凉亭,亭建于1931年,高7米、二层。是为纪念高绳芝先生对辛亥革命的贡献而建。高绳芝,澄海人,是清末民初潮汕著名的华侨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对孙中山倡导的民主革命,不但积极支持,还捐款赞助以充军饷;他还积极筹建汕头开明电灯公司,为建设汕头尽力。当时国民党元老胡汉民曾撰《高绳芝先生纪念亭记》,里边说:“先总理首义惠州,君倾家相助,邦人追念君功,建亭中山公园纪念”。(馆花宫)这是1986年建成开放的新景点。它采用中国庭园设计手法,庭廊相接,曲折回环。馆中陈列着各种新奇花卉和盆景。这是一个小型花苑,如果对盆景有兴趣的游客,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很多各具特色的盆景,在“缩景为寸”的天地中领略到各处大自然的美景。宫苑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有不少是热带或寒带才能生长开花的品种,所以这里又是一个鲜花鉴赏的新天地。这座宫苑开放以来,每天都接待不少海内外旅游团体和个人,他们都称赞说:“这是南国独有的一条风景线”。中山公园里还有动物园、游艺场、戏曲舞台等游乐设施。还有象濒临韩江、竹树掩映,风景幽静,被年青人称为“情人堤”的堤岸,那里也别具一番情趣,不过我就不便陪大家前去,要自己去慢慢体会了。
2004-3-20 07:47: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汕头老妈宫和关帝庙
这里并列的两个建筑,是老妈宫和关帝庙。老妈是潮汕人对海神妈祖的尊称。这也就是在中国沿海普遍见到的天后宫。请大家来这里参观,主要是了解它在汕头发展中的特殊意义。这里所在的位置是外马路头,现在距离海滨有500多米。在明末清初的时候,这里就是滨海的沙滩,叫做“汕”。渔民从这里出海,回来在这里晒渔网。女人们也就经常在这里集聚,一面织渔网,一面等待亲人出海归来,逐渐形成了居民点,就是汕头最早的雏形。清朝嘉庆年间,人们在这里修建了天后宫和关帝庙。渔船出海和潮人过洋,都要在这里拜别祭祀,乞求平安,包一点香灰和泥土带上,以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这就成为汕头开埠前最早的建筑,也是早期潮人华侨回来寻根的标记,具有很重要的纪念意义。所以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由市政府出资重修一新,立碑说明。为什么当初要单单建这两座庙呢?这与潮汕文化的源头有关。汕头开埠时的居民主要由三种人组成:外来移民、本地海民和本地山民。他们信仰和崇拜的代表分别是关羽、妈祖和三山国王。供奉这三种神的大小庙宇遍及潮汕城乡各地。这三种神的共同点,都是属于英雄崇拜。他们的原型都是人。三山国王是山神,主要是山民信奉。这里是海滨,所以就不供。关羽是山西解州人,三国时候蜀国的重臣和缔造者之一,由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等书的宣传,以忠义勇战被后世奉为神。山西人善于经商,并开创了中国的金融业。山西人走到哪里,就把关羽的崇拜和雕像带到哪里,做为自己精神上的保护神。由于提倡忠义既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也符合老百姓的需要。道教尊其为关圣帝君;佛教尊其为护国明王佛;由于满族人奉其为战神,清朝统一中国后便用行政力量在全国推广,使关帝庙遍及中国各地,与供奉孔子的学宫并称“文”、“武”庙,在清代列于官庙地位。明代的大量移民是从山西、河南开始,经福建莆田中转,逐渐发展到潮汕的。他们在迁移流动过程中,讲究“义”最为重要,来到潮汕后,关羽的偶像就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海神妈祖是宋代以后出现的。原型是福建莆田湄洲岛上的渔民女儿林默娘。传说他坐在家中 便能遥知海上的情况,几次灵魂出窍到海上救助危难中的父兄和乡亲们。因此被后世奉为海神,尊称为妈祖,被封为天后,也称天妃。究竟林默娘有无“特异功能”现已无法考查。但是妈祖的出现是符合规律的。古代在海上作业危险性和偶然性都很大,人们需要精神上的保护。而天下之至爱、能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只有母亲。因此,人们才尊其为妈祖。潮汕是福建的近邻,最早崇拜妈祖是很自然的事。现在,海外潮人回乡,看到汕头特区新貌,虽然高兴,却觉得陌生;看到了老妈宫和关帝庙,就象见到了久别的亲人,生发出许多缅怀先祖的情怀。大家在参观的时候,请注意欣赏庙内的各种潮汕工艺。比如门壁的石质浮雕、梁柱的木雕彩绘,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特别是一对由整块石头雕刻的透雕盘龙柱石,上有八仙立像,工艺十分高超,过去只有在皇宫和孔庙才能见到。屋顶的嵌瓷艺术,是潮汕工艺特有的技术。用烧制好的彩色陶瓷片,拼制出各种戏文图案,人物栩栩如生,又不怕风雨的侵蚀,现在已经广泛运用到民间建筑中了。
2004-3-20 07:47:00
汕头全民爆料请 下载安装蓝色河畔App即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河畔 |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法律声明|诚聘英才|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APP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3, Hepan.com Cloud.    Powered by hepan.com Discuz!X3.4    粤B2-20080418 粤ICP备11103827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4-88943210 举报邮箱:help@hepan.com 粤公网安备 44050702000900号

GMT+8, 2024-3-28 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