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品牌与国家经济直接挂钩,而国家经济与国家安全一脉相承。为何我们不如他国那般支持国货?难道外国的商品都比我们的好?民族企业生存危机愈演愈烈,他们需要我们的支持!消费不只爱国,且在国际方面、于我们自身都有益处。
回顾2008,314骚乱、512大地震、奶粉事件,灾难中总孕育着希望。展望2009,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逐步推进,惠民政策也将陆续出台,愿与君携手,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明天!
“经济不景气,国货当自强。日韩贵己货,华夏岂空忙。”韩国有抵制进口商品、支持国货的传统。在韩国,满大街跑的车都是现代、双龙等韩国品牌,电子产品大都用三星、LG,正是有韩国国民的拥护下,使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韩国企业,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的资本,拥有了再投资和发展的能力,三星等企业也逐渐发展成为强大的跨国公司。韩国、日本等的国民都以使用国货而感到无比自豪,因为他们为自己企业、国家的发展尽了一分力。难道我们不如日本、韩国吗?
而在中国,您在消费时有专门挑中国品牌的么?喝可乐?汽水含碳酸、磷酸,会带走体内大量的钙,钙的重要性不用我说了吧,它是组成骨骼牙齿的最主要成分。含糖量高,而且喝了有饱涨感,影响正餐。不如多喝有益健康的汇源果汁,清热解火的王老吉。周围的同学们穿匡威、耐克的占多数,为什么不试试价格较之便宜而质量相当的李宁、安踏。有人就问:”国产的东西质量过不了关,你不怕?”难道外国的商品质量就都过关?外国的就一定是好的?知道么,单单今年1月,美国至少有200种以花生酱或花生糊为原料的产品被召回,因为它们都感染了沙门氏菌。更别说以往的瑞士雀巢、日本黑大米等的质量安全问题。无论哪国生产的商品,都不可避免地有质量问题出现。
前阵子,可口可乐将收购汇源事件炒得沸沸扬扬,民族企业生存危机愈演愈烈。人家怕将来你老练了斗不过你,就趁现在先把你这爱钱而见识短浅的小姑娘买下来,接着直接打入冷宫,熬成黄脸婆。在价值观念、法律制度、市场经验等因素的共同支配下,中国往往花高价收购外国的“没落贵族”,而他们却时时收购我国经济中各大支柱企业。据工商总局《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近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垄断状况非常突出。跨国公司正在利用其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规模优势,扩大垄断地位。”“外资公司的产品品牌已占据1/3以上的市场份额……”看到这里还不胆战心惊吗?民族品牌与国家经济直接挂钩,且国家经济与国家安全一脉相承!我们要支持我们的民族企业,否则再过个十年八年,就甭想再看到我们熟悉的民族品牌了。没有一批世界强势的民族品牌,又如何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一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强国呢?
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主张通过鼓励扩大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发展。1931年,美国处于“过剩危机”时(那时美国的商品绝大多数由自己供给),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那些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做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腰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多做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
那么如今的中国也存在过剩危机吗?是的。中国一直以来对外贸出口的依存度非常大,以物美价廉的日用品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素称”世界工厂”. 金融海啸降低了全球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使得我国临海许多做贴牌加工、过分依赖出口的企业倒闭。而且这样走低端路线不仅利润低,为别人服务还被别人骂垄断,外媒借此宣传反中情绪(美国,澳大利亚等)这也是外国宣扬中国威胁论的原因之一.中国何必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呢?对外贸易额的减少再加上中央扩大内需政策的推行,让我国许多企业开始转战国内市场。这正是需要我们中国消费者支持的关键时期。只有在我们的支持下,企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在转攻国内市场后又能少遭骂名。再加上我们自身得了实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我们的产品更具价格优势),这样一举三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回顾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