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App下载

蓝色河畔

蓝色河畔 首页 潮州新闻 潮州新闻 查看内容

昔日“桥市”繁华景象重现

2015-5-23 09:27| 发布者:admin| 查看:559| 评论:0|原作者:大华网|来自:潮州日报

摘要:   本报记者余育闺杨碧娜    烟雨蒙蒙,潮韵悠悠,广济古桥,人头攒动。为期三天的“一里长桥一里市——民间艺人赶集来”活动于昨天正式开市。记者也赶一回好奇,登桥看热闹,感受“桥市”的繁华景象。  昨天

  本报记者 余育闺 杨碧娜

  

  烟雨蒙蒙,潮韵悠悠,广济古桥,人头攒动。为期三天的“一里长桥一里市——民间艺人赶集来”活动于昨天正式开市。记者也赶一回好奇,登桥看热闹,感受“桥市”的繁华景象。

  昨天上午10点左右,记者在广济桥售票处看到,不少市民手持身份证,纷纷购票登桥,或一睹湘桥风光、或欣赏民间工艺、或购买特色手信。桥上店铺也竞相开启,茶亭小吃、工艺展演、潮乐清唱……活脱脱地就像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

  在广济桥第三洲桥,一个独特的摊位,一批精致的橄榄核雕作品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观看。《龙虾蟹篓》《渔樵耕读》《九龙戏珠》……一颗小小的橄榄核在经历精雕细琢后,蜕变成一件件主题鲜明的艺术品。

  “橄榄核雕在本地展览亮相还属首次,可以说这种艺术形式在我们潮州还属于新兴类型。”该摊位负责人、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郑良枢说道,《龙虾蟹篓》是他的得意之作,长4公分,宽2公分,历时两个多月才完成。他希望能借此机会,将橄榄核雕这种艺术形式推介给广大市民,让群众领略其中的艺术之美。

  在一个茶碗摊档前,女摊主正忙着为自己的商品贴标价。第一次上桥参加这样的活动,她感到很新鲜。尽管刚刚开市,又恰逢下雨生意不尽理想,但摊主还是心态乐观,憧憬道:“周末游客更多,生意应该会好点吧。”

  长期在桥上经营“潮州三宝”的亭楼前,摊主苏女士又做成了一笔生意。她告诉记者,今天的游客比往日多,生意也跟着好起来。瞄准商机,她准备走“薄利多销”策略。

  作为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广济桥素有“廿四楼台廿四样”的美誉,昔日桥上木屋相互比邻,楼台鳞次,商贩云集,是潮州交通、贸易的中心。此次活动以潮州民间工艺品展销的方式,再现广济桥“一里长桥一里市”的风貌,勾起了老一辈人的回忆。市民林金溪向记者讲述,大概1957年左右,他十几岁时曾来过广济桥玩,那时桥上有卖粿条面汤、筐篮椅、鱼、薄壳等,还有问卦占卜的,就连梭船上也在做买卖,很是热闹。“这样的活动应该长期办下去。”林阿伯希望。

  老人勾回忆,小孩图新鲜。跟着爷爷奶奶来赶集的小朋友依岚,左瞧瞧、右看看。“真趣味!”小依岚天真地说道:“跟市场一样,又跟市场不一样。”她跟记者解释,因为同样是在卖东西,但是卖的东西有点不一样,感觉比市场“高大上”。

  市民小陈是名摄影爱好者,拿着手中的相机不停地到处拍。他说,利用古桥赶集的形式来集中展现潮州的工艺美术,既推广了潮州的文化旅游,也提高潮州的知名度。

  一里长桥一里市,再现的是繁华,承载的是回忆,推广的是文化。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