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本报记者 吴冰 李灿霞 昨天是第28个世界无烟日。同时,今年也是自2011年全国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以来第四年。昨天,记者走访市区部分医院、汽车站、餐厅、商场等人口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发现,不少烟民仍无视公共场所不准吸烟的规定,若无其事地“吞云吐雾”。对此,市民认为,在公共场所吸烟,影响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大家应共同努力,坚决杜绝在公共场所吸烟。专家建议,烟民可从四个方面进行努力,逐步戒除烟瘾。 公共场所: 吞云吐雾者大有人在 昨天,记者走访市区多家室内公共场所发现,虽然目前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设置了禁止吸烟的警示和标志,但依然无法阻止市民吸烟。 昨天上午,在市区一家大医院,记者刚走进门诊大厅,就看到许多市民在大厅排队候诊,在他们的旁边,三位中年男子正手持香烟吞云吐雾。而大厅墙壁上赫然贴着三块“医疗场所严禁吸烟”的标志。记者发现,该医院的多处墙壁上,同样贴有“严禁吸烟”的明显标志,但无论是问诊大厅还是走廊、楼梯,患者及其家属仍然无视禁烟标志抽起烟来,一些地板、楼梯上还散落着烟蒂。 随后,记者前往市汽车总站采访,在车站候车大厅里的墙壁上,能看到“禁止吸烟”的警示牌。然而,大厅内随时可见吸烟者,地面上也残留着一些烟头。一名男子就在一块“禁止吸烟”的标志牌下吸烟,而在他的旁边,坐着一位20多岁的孕妇。 在市区部分餐馆、酒店,记者看到大多数桌子都摆放有烟灰缸,顾客边吃饭边聊天边吸烟的现象屡见不鲜。昨天中午,记者在一家餐厅看到,大厅内吸烟的食客最少有8人,旁边就有多名儿童在用餐。 记者又走访了市区部分网吧、商场,发现市民在这些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的现象比较普遍,部分网吧更是烟雾缭绕,而商场则相对好点。 烟民: 不抽烟实在憋得难受 “公共场所禁烟是件好事,但对我们这些‘老烟民’来说,不抽实在憋得难受。”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香烟对于“老烟枪”来说,就像手机对于年轻人一样,都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时间无法舍去。 对于陈先生的说法,已有多年烟龄的市民邱先生也表示赞同。“工作紧张时,抽上一根,周围烟雾缭绕,感觉全身都舒坦。”邱先生告诉记者,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这在数量庞大的烟民群体面前显得不切实际。 市民: 一闻到烟味就很讨厌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吸烟影响自身健康的同时,“二手烟”也在影响着其他人的身体健康。“一闻到烟味,我就非常讨厌。在室内公共场所禁烟是百利无一害的,我非常支持!”市民侯女士告诉记者,大家应共同提高控烟的认识,当发现有人在室内抽烟的时候,用坚决的语气对吸烟者说“我很介意”“请掐灭你手中的烟头”等,当说的人多了,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的现象就会逐步减少。 市民刘先生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在部分室内公共场所划分“无烟区”和“吸烟区”,分区而治,慢慢过渡,还应尽快出台相关的处罚和管理措施,使得禁烟更具执行力,坚决杜绝在公共场所吸烟的现象。 专家: 四方面入手戒除烟瘾 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王钟杰指出,大多数人仅仅知道吸烟与肺部疾病关系密切,其实,据科学的统计资料显示,吸烟与心血管疾病及呼吸道疾病也息息相关,其中心血管病是吸烟最常见的死因。另外,“二手烟”对被动吸烟者的危害,一点也不比主动吸烟者轻,特别是对孕妇及儿童的影响较大。 王钟杰认为,市民戒烟难除了自身的意志力不够外,对香烟的危害性认识还不够深刻,有些人甚至要等到因为抽烟而危及生命才顿时醒悟。此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一些市民在戒烟的过程中没有注意一些方法,致使戒烟失败。 那么烟民又该如何戒烟呢?王钟杰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首先应制定戒烟计划,转移注意力。烟民可为自己设立一些可操作的目标,如定期的体育锻炼来缓解戒烟时出现的焦虑、不安等戒断症状;其次,可以在戒烟一段时间后,买一些东西奖励自己,激励自己继续戒下去;第三,要摆脱吸烟环境,将那些与吸烟有关的物品收起,以免勾起吸烟的欲望。此外,还可以借助一些戒烟产品,如电子烟、戒烟香水等等,逐步戒除烟瘾,真正达到戒烟的目的。 ◆ 相关新闻 卷烟消费税提高以来 烟民购烟 热情未减 本报讯(记者 林雄锐)5月10日起,中国实施卷烟消费税调整,卷烟商业批发环节的消费税率从5%上调至11%,每支烟还加征0.005元的从量税。半个多月过去,烟草价格上涨了,我市卷烟销售有无受到影响? 昨天,记者走访我市多家香烟销售店和超市了解到,商家们基本已上调香烟零售价,上调后20元以内的卷烟价格每包普遍上涨0.5元至1元,20元以上的每包上涨1元至2元,30元以上的每包涨近2元或更多。 市区一家香烟销售店的老板庄先生告诉记者,卷烟批发价上涨后,销售量最多的香烟品牌,普遍一整条香烟要上涨10元到20元不等,每包等于上涨1元到2元。“半个多月来,虽然烟价上升了,但生意没受到影响,销量与过去基本差不多。”庄先生说,一开始听说香烟要涨价,他还担心涨太高,对烟店的生意造成影响,但这次香烟价格调整后,并未超过烟民的承受能力,他们对香烟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 市民王先生说,他抽烟也有不少年头了,一般抽10几元的香烟,此次涨价后,每包烟比过去大概多了1元,影响不大,因此他还会继续抽,没打算戒烟。而市民郑先生则说,他抽烟的支出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抽的烟涨价了,最多换换品牌,并没有戒烟的念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