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冰 李灿霞 实习生 郑新培 高考过后,考生们从紧张的复习和考试中解脱出来,突然卸下重担后,一些学生由于过度放松,出现身体抵抗力下降、情绪低落焦虑等“考后综合征”。对此,家长应当如何帮助孩子们从身体及心理方面进行科学调整?考生又该如何顺利度过高考后身心的“虚脱期”呢?记者采访了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 潮州市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黄育新告诉记者,高考后,不少学生过度放松、纵情玩乐如K歌、玩游戏。“学生在考前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一旦突然过度放松,身体一下子难以适应,容易导致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大幅下降,出现身体不适症状。”黄育新说。 黄育新建议,学生在考后还是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各种娱乐活动要适度,适当运动。在饮食方面要合理,切忌聚会聚餐时暴饮暴食。 高考后,有不少考生总是怀疑自己试卷上忘了填姓名、填错了答题卡,因担心自己犯了某些“毁灭性”错误而整天精神恍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晓玲指出,这一种情况是考后焦虑产生的行为表现。考生在高考后出现焦虑心理,是较为普遍常见的现象。“对此家长要及时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孩子理智看待已经成定局的高考,保持平常心态。”刘晓玲说。 高考后,部分考生,迷茫,没目标、没追求、没动力,产生空虚感,部分考生则以放纵自己,白天黑夜颠倒。刘晓玲认为过度放松是无效的放松。她建议,考生以舒缓的方式放松,如参加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夏令营等,更有益身心健康。 此外,刘晓玲还指出,高考后,部分家长比考生还紧张,而家长的紧张感、焦虑情绪会传递给孩子,加上亲朋好友对高考的询问,这些都会影响孩子。她建议家长应用平和宽容的心态对待高考后的孩子,传递较轻松的情绪和友善的关爱。如条件允许,家长可带孩子外出短途旅行,换个环境,暂离高考圈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