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花灿烂迎客到,茶叶芬芳踏香来。在这夏花灿烂、茶树滴翠的季节,潮州单丛茶产区之一的饶平县浮滨镇黄正村,近日迎来了一行客人。这其中,有一位身着黑西裤白衬衣,鼻架眼镜双眼有神,神情恬然自若的中年人。只见他冒日走进茶园地垄,仔细察看茶树生长,深入茶企车间,与茶农茶商交流交谈,说种植、谈生产、话发展,闻香品茗娓娓道来,众人认真倾听,不时颔首若有所思,皆露信服之色。这位中年人,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这是一位从茶学界走出的院士。 应潮州市政府邀请,此次刘仲华院士专程来考察潮州单丛茶产业。说起潮州单丛茶,刘仲华院士是熟悉而有缘分的。早在2019年11月,第二届广东茶叶产业大会在潮州举行之时,刘仲华院士就作为重要嘉宾参加盛会。期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潮州茶有悠久的历史,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尤其是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以建设美丽乡村为重要抓手,推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带动茶农增收,在这样的背景下,潮州单丛茶的发展有很好的机遇和空间。 而最让潮州人所津津乐道的,是刘仲华院士对潮州单丛茶口感与质量的评价。刘仲华院士认为,潮州单丛茶在茶类之中堪称“茶中香水”,品尝潮州单丛茶的过程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喝第一杯:一见钟情;喝第二杯:念念不忘;喝第三杯:不离不弃。 把茗共话高质量发展 把脉开方提“三大建议” 对于有着中国特色农产品茶叶优势区称号的潮州来说,刘仲华院士就像是一座移动的“宝山”。对他的到来,潮州又怎能面对“宝山”错过收获呢? 在潮州考察期间,刘仲华院士受到了市长殷昭举等市领导的热情会见与亲切接待。在茶盏烟气氤氲中,主宾双方就推动潮州单丛茶产业加快创新发展,进行深入交流探讨。 “刘院士在茶叶研究方面造诣高深,此次到潮州考察指导,是潮州茶业界的一大福音”,殷昭举市长开门见山地表示,希望刘仲华院士所带领的团队发挥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优势,为潮州茶叶种植加工、品牌打造推广等方面加强技术指导、提供先进经验。 今年来,潮州市多措并举助力茶农、茶企复工复产,有效保障疫情防控和春茶生产两不误。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市茶园保存面积22.94万亩,比去年新增1.11万亩,累计建设生态茶园面积超过4.3万亩。全市今年春茶总产量13260吨,且春茶质量比往年上升明显,上半年春季干毛茶产值39.82亿元,比去年上升55%,销售形势持续向好,预计今年干毛茶总产值约55亿元。 “潮州单丛茶特色优点明显,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潮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单丛茶产业发展,为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座谈中,刘院士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 刘仲华院士在品鉴潮州单丛茶。 基于自身专业素养、深入考察和思考,刘院士对潮州单丛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三大建议:产品架构方面,单丛茶是在全国众多品类中最有特色,最有发展空间的小众茶。建议构建金字塔式的产品结构,塔尖是古树茶、高海拔产品,塔基是适合大众品饮的,低海拔地区的、可以规模种植的产品。应该着力找准消费者需求,合理布局单丛茶的种植,有计划有规模进行扩种,让单丛茶走出潮州,走出广东,走向更大的市场。生产技术方面,要通过现代、完整的栽培技术,生态、有机、绿色理念培育好单丛茶。质量安全是第一要素,要确保质量安全,需要通过政府、行业协会、茶企、茶农联动,做好绿色防控,建设生态茶园。在加工技术上要有标准化的手工制茶体系,同时逐步推进机械化的采制技术,扩大整体产能。品牌打造方面,需要区域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共同打造,将整个潮州单丛茶产业整体水平做大。最好的模式是各自有分工,农民种植鲜叶,龙头企业进行标准化加工,然后再由龙头企业进行推广销售。 宾主相谈甚欢,刘仲华院士表示,将积极配合潮州市工作部署,引进专家科研团队,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营造局域公共品牌和龙头企业品牌共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提高潮州单丛茶的影响力和美誉度。而殷昭举市长则表示,潮州市将把握机遇,主动对接沟通、深入加强合作,统筹集聚政府部门、龙头企业、茶叶协会、农户代表和金融机构等多方力量,努力为刘院士团队提供支持和服务。 因茶扬名富民仍需思进 “一轴两翼三组团”求突破 凭借优越的地理优势、独特品种资源和精细人文精神,潮州人用一片叶子撑起一片天,用大自然的馈赠烹饪出茶界奇葩——潮州单丛茶。独具“天然花香、特殊丛韵”的潮州单丛茶一直以来备受业界推崇,成为茶之珍品,潮州也因此在国内三大乌龙茶产区占一席之地,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茶叶优势区。 近年来,潮州市通过政策引导、重点扶持、龙头带动等方式,下大力气建设潮州单丛茶优势产区现代农业产业园。至此,潮州,因茶而名扬,也因茶而民富。 “我觉得潮州市委市政府把茶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也作为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来抓,从我所了解的举措来看,都符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潮州单丛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行业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这就为我们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考察中,刘仲华院士如是说。他直言:“单丛茶是在全国众多品类中,最有特色,最有发展空间的小众茶。” 如何利用和发挥潮州单丛特有优势?综合考虑现有产业基础、种植传统、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等条件,潮州市提出“一轴两翼三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设想,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潮州茶产业健康发展。力争经过三年努力,潮州茶叶第一产业突破100亿元大关。 一轴:即以凤凰镇、浮滨镇、铁铺镇、新塘镇、樟溪镇、意溪镇、文祠镇等主产区和产茶区为发展轴。两翼:以上饶镇、新丰镇、建饶镇、东山镇、饶洋镇、三饶镇等北部产茶片区和赤凤镇、归湖镇、登塘镇等西南产茶片区为两翼。三组团:即种质资源开发与保护组团,全面推进优良茶品种保护与开发工作;现代加工与流通产业组团,推动全市茶叶精深加工产业及流通业发展;茶旅休闲度假组团,推进茶旅融合互动发展。 这其中,一轴可谓“凤凰”的头部和躯干,为产业发展的驱动主轴;北部和西南产茶片区为两翼,为产业发展的有力辅助,总体布局呈“凤凰”腾飞之势。 潮州单丛茶产业发展,未来蓝图已经绘就,美丽前景催人奋进,但逐梦唯有躬身笃行。 潮州工夫茶艺表演。 “双品牌”两轮齐驱 政企同唱一首歌 潮州产茶历史悠久,其种植源于畬族先民,兴于南宋,发展于现代。相传南宋末年,宋帝昺途经潮州凤凰山,饮了当地山民献上的茶汤后连称“好茶”,后人把宋帝昺饮过的茶叶称为“宋种”。潮州单丛茶早在明代就因其独特品质而被列为贡品。据《潮州府志》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记载:饶平县每年须贡“叶茶一百五十斤二两,芽茶一百八十斤三两”。 凭借潮州单丛茶独特的品质魅力,潮州在全国屡获殊荣,先后获得“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7年全国十大魅力茶乡”、“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等称号,拥有“凤凰单丛茶”、“岭头单丛茶”地理标志。在2017年被评为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2019年潮州单丛茶被认定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对于潮州单丛茶品牌的建设与打造,刘仲华院士有着独到的见解,认为要将产品推向更大的市场,一个富有代表性和独特性的品牌是重要突破口。他主张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和龙头企业品牌联动发展的格局,培育茶叶龙头企业集群,通过集群塑造品牌,以品牌来提高品质。他说:“只有区域公共品牌越来越响,龙头企业越来越强,市场的占有率、企业的营销能力才越来越强,形成一个茶农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的良性循环,所以要双品牌联动,共同推进,既有在行业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影响力,同时有在市场和消费者心中的美誉度。” 目前,潮州单丛茶影响力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但是市场影响力还不够大。除此以外,潮州茶产业还需要做好公共品牌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助推企业产品的品牌化营销。这个过程需要五年至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刘仲华院士建议,在打造公共品牌的背景下,培育龙头企业集群,且龙头企业之间实施差异化发展,通过现代的营销体系使企业品牌深入消费者心中。他说:“从政府到企业到茶农要同唱一首歌、同做一件事,形成合力来持续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真正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 潮州单丛茶产业总体空间布局 利用和发挥潮州单丛特有优势,综合考虑现有产业基础、种植传统、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等条件,集聚优势资源,突出特色产业,大力推进生态茶园、茶叶现代化加工基地和茶旅产业建设,增强潮州单丛市场竞争力,扩大单丛市场占用率,逐步形成“一轴两翼三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潮州茶产业健康发展。力争经过三年努力,潮州茶叶第一产业超过100亿元大关。 一轴:即以凤凰镇、浮滨镇、铁铺镇、新塘镇、樟溪镇、意溪镇、文祠镇等主产区和产茶区为发展轴。两翼:以上饶镇、新丰镇、建饶镇、东山镇、饶洋镇、三饶镇等北部产茶片区和赤凤镇、归湖镇、登塘镇等西南产茶片区为两翼。 三组团:即种质资源开发与保护组团、现代加工与流通产业组团和茶旅休闲度假组团。 种质资源开发与保护组团,全面推进优良茶品种保护与开发工作。以凤凰古茶树保护区为核心,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市古(老)茶树的调查与保护,通过古(老)茶树母穗的留养,繁育出种性纯、种性特征优异的单丛茶原种;同时,开展良种茶树苗圃建设,打造名优茶资源园,繁育出优良茶叶品种(品系),为新种茶园和老劣茶园改造提供优良种源,以此合理调整全市茶叶生产品种布局,辐射带动全市茶树良种覆盖率提高。 现代加工与流通产业组团,推动全市茶叶精深加工产业及流通业发展: ❋ 成立潮州单丛茶研究院,与高校、上级科研单位合作组建技术核心研发和科技阵地,加强单丛茶加工技术研究和开发,通过现代、完整的栽培技术,生态、有机、绿色理念培育,提高单丛茶叶生产科技含量;依托产品标准化加工示范基地,增强科技示范和推广服务,强化科研与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的科技合作,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市茶叶精深加工产业发展。 ❋ 积极引入国内大型茶叶企业,借助大型企业的产业战略布局以及先进的管理、经营优势,深度挖掘潮州单丛茶叶产业发展潜力,开展产业布局整合,拓展品牌宣传,共同推动潮州单丛茶产业快速发展。 ❋ 加强产销衔接,整合现有茶叶市场,推进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集单丛茶精制、储存、物流、展示、电子商务于一体的综合体;建立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的生产经营机制,完善高效、畅通、安全、有序的流通体系。发展电子商务,扶持互联网企业、物流配送企业与茶叶协会等组织合作建设农村电商平台。以潮州单丛文化和潮文化为底蕴,全方位呈现单丛独特魅力、工夫茶文化、潮汕人文风采,集中力量,开展“潮州单丛茶”等公共品牌宣传。 茶旅休闲度假组团,推进茶旅融合互动发展。整合凤凰山、坪溪水库和温泉等核心旅游资源,突出“茶文化旅游”主题,将景区与单丛茶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辐射带动湘桥区紫莲山、饶平县绿岛山庄、双髻娘山等涉茶旅游景点,推出多样化旅游线路,构建多业态的文旅产品,提升潮州茶文化影响力和旅游形象品质,促进茶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 □ 文 石一堆 □ 图 市农业农村局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