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近期,天气逐渐变热,溺水又将进入高发季,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加强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要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学生安全工作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平安健康成长而努力。 祝您的孩子平安、健康、快乐! 汕头市龙湖区教育局 2021年6月5日 ![]() 防溺水贴士·孩子篇▼ 防溺水安全常识 动画短片▼ ![]()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1877098998788915205 下面这些防溺水安全要点也请牢记 这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 ①不了解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缺乏正确估计,进入水中便可能导致溺水。 ②即使是习水性的人,由于未做充分准备活动,下水后突然遭受冷水的刺激,或者游泳的时间过长,体内的二氧化碳丧失过多等原因也会在水下出现四肢痉挛、抽搐,导致失去自主能力而下沉。 ③安全意识淡薄,在非开放的水域游泳,四肢可能会被水底的水草缠绕而导致下沉,或者陷入泥沙而失去控制能力。 ④在水中互相嬉戏、打闹,发生意外后又惊慌失措,导致溺水。 ⑤身体不好,患有心脏病、贫血、癫痫及其他慢性病的人,可能在游泳中因冷水的刺激而引起旧病复发,从而导致溺水。 警惕这些溺水高风险地点 不同年龄段儿童溺水发生的高危地点不同: ①4岁以下儿童的溺水高发地点主要为家中蓄水容器,如水缸、浴盆等等。 ②5-9岁儿童溺水高发地点会涉及水渠、池塘和水库等。 ③10岁以上儿童活动范围更大,主要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 孩子做到“四个牢记”
家长做到“四个知道” ![]() 记住“六个不准” ![]() 记住“八个要点” 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家长时刻看护。 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被呛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最后,小编再次提醒家长们:一旦发现孩子想和伙伴去野外玩水,一定要马上制止;如果孩子外出没有按时回家,要立即寻找;如果带孩子外出游玩,途中发现他们脱离了视线,一定要及时寻找,必要时可寻求警方帮助。 各位家长一定要常提醒,常教育,常关注,防止孩子因溺水而发生意外。 资料整合:区教育局办公室 ![]() 汕头市龙湖区教育局公众号 ![]() · 编 辑 · 乐扬·MM ![]() ![]() 长 按 二 维 码 关 注 公 众 号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