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App下载

蓝色河畔

蓝色河畔 首页 潮南新闻 潮南侨联 查看内容

正公示!潮南区归侨赵永龙入围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拟表彰名单

2025-4-9 16:41| 发布者:蓝色河畔| 查看:433| 评论:0

摘要:8月9日,中国侨联官网发布了《关于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的公示》。其中,潮南区归侨赵永龙入围拟表彰对象名单。赵永龙来自汕头市潮南区仙城镇一个越南归侨之家,一直把立德、修身、治家、敬业作为立身之本 ...


8月9日,中国侨联官网发布了《关于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的公示》。其中,潮南区归侨赵永龙入围拟表彰对象名单。





赵永龙来自汕头市潮南区仙城镇一个越南归侨之家,一直把立德、修身、治家、敬业作为立身之本和处世之道,用平凡的积累创造不平凡的人生价值,是大家眼中的好归侨、受人尊敬的好医生、村民称赞的“文化人”,展现了归侨爱党爱国、为祖国建设建功立业的担当作为。



华侨之家 情系家国

赵永龙的父母赵开钳、伍如英均是越南华侨、抗日战争时期红色侨批汇路——“东兴汇路”的开创者之一,为抗战时期南洋一带输送侨汇、抗战物资以及抗战人才进入国内缓解潮汕“大饥荒”问题、支援抗日战争做出巨大贡献,被誉为“红色侨领”。赵永龙在新中国成立后从越南回国,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自小就认定了“我是中国人、当有中国魂”,无论历经何种境遇,始终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祖国发展充满信心,始终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结合个人所学所长为家乡建设事业发挥光和热,数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奉献着。



▲图为赵永龙向潮南区侨联张嘉慧主席赠书。



投身杏林 服务乡亲

 1966年,他毕业后回到了农村,成为一名民办教师。看到当时农村缺医少药、群众就诊困难,他便开始刻苦钻研中医,并以之作为一生孜孜追求的事业。为了学习中医,他把冷板凳坐穿,青灯黄卷,穷经皓首,刻苦钻研。学成后,他一头埋进基层社区卫生所从医就是数十年,倾尽所学所识,尽心尽力为老百姓解除病痛。由于他医术精湛,求医者络绎不绝,对经济困难的患者,他主动减免诊费药费,赢得不少赞誉。他还经常参加义诊下乡活动,新冠疫情期间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参与抗疫工作,受到地方党政和群众的好评。他对潮汕本土中医名医虽多而医著甚少的状况深有感触,认真总结了长年中医工作实践的心得体会和案例,并于2019年编撰成书《杏林拾碎——赵永龙医案医话选集》,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在业内获得良好反响。



▲图为赵永龙给患病群众诊疗。
 


 

弘扬文化 润物无声

在繁忙的医务之暇,赵永龙根植青少年时代的文化情结因岁月积淀而愈发浓重,如幽兰般地悄悄绽放,芬芳留香。他参与创办了颇具影响的镇级文艺刊物《蓝田文艺》至今已三十多年,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推动家乡文化事业发展。他的传记式散文集《岁月无痕痕深处》在花城出版社出版,书中记录他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岁月往事引起广大读者的较大反响,唤起人们对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这段伟大历程的深情回忆以及“同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共鸣。2019年,他倡导并主办了仙城镇首次大型书画展,吸引了观展者逾万人次,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推进仙城镇文化振兴发展。l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在乡亲的眼中口中,赵永龙是一位德高望重、乐于助人、低调谦恭的智者。他经常帮助化解社区邻里之间矛盾纠纷,协助家乡开展与旅外乡亲联谊联络工作,敦睦了乡情乡谊。他经常想起父母生前从事的侨批事业,对侨批文化有着特殊的情愫,经常协助当地有关部门做好侨批文化宣传和“东兴汇路”历史资料收集工作。他经常教育子女要诚实做人,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恪尽职守,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现如今,他的儿女们有的从医、有的从政、有的从商,均成为勤劳拼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



▲图为赵永兴、赵永龙兄弟和市档案馆、侨批专家探讨交流“东兴汇路”历史和侨批文化。
尽管如今已经年近八旬,但赵永龙依然担当着多种角色,孜孜不倦地发挥余热。他现为中华医学会会员、汕头市作家协会会员、《蓝田文艺》杂志社社长。



▲图为赵永龙所著的作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