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河畔
x
本帖最后由 zzhcxw 于 2012-10-24 09:32 编辑
最近看了新闻,看到了珠海的公共自行车,说实话,本人觉得不适合汕头,综合素质不达标,实际操作也会有很多混乱,骑行过程车子被抢被偷,对于经营方来说,车子是有押金的,使用方还是弱势群体。感觉路边设置自行车停放的铁围栏,有联防队员看护,收费0.5-1.0元,联防队员可提成,晚上10点过可以选择继续加班看护或者回家,加班过程收取费用联防队员全额收入,自负盈亏,出现失车,自行负责赔偿,晚上10点前出现失车则设置一套责任分摊公式由官方与联防队员根据责任分摊公式赔偿。设立投诉机制,专人专管失车纠纷。有点班门弄斧了。
{:soso_e149:}这样应该能减少或者杜绝城区失车吧,相信自行车偷盗率降低也会降低人们购买贼赃的欲望吧,毕竟大多数购买贼赃的人都丢过车。希望能立法公示偷车的人,一部山地车1000元,对个个普通草根来说也许就攒了2-3个月。敢偷那就别怕人知道,偷车人家乡更得大力公示。
个人感觉汕头并不适合汽车,自行车,电力机车,混合动力车更适合汕头,毕竟是海滨城市,没有了政策倾斜的经济要发展起来总得有自己的特色和主题,低碳环保,哪类企业必须与低碳环保挂钩捏,俺不素专家,自己主观认为食品,高科技数码企业,设计企业,服装生产企业,太阳能企业,纯水行业,可以敷生低碳环保为理念的饮料行业;兴建太阳能电站,可以敷生出新型电池开发,城市特色决定了低碳环保,相应的管理机构对高污染企业的潜在控制会导致开发产品会偏向低污染考虑。毕竟这个世界啥最贵,资源最贵,干净清洁的资源更贵,水和电就是资源并不是没有盈利的空间。
“元芳,对此贴所提,你可有何见解啊!”狄仁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