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河畔
x
作者:林桂通
——记澄海盐鸿镇“鸿沟乡”扶贫助学事迹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兴学育才,关爱下一代健康成长是“鸿沟乡”乡贤的共同愿望,洪、鸿沟乡创立公益基金机构扶贫助学已经十多年了。十多年来,在乡贤及侨胞的关系支持下,乡贤及侨胞们陆续捐款一百多万元。奖学扶贫济困实施十多年来,对困难学子—本村考上大学的学子每年补助2000-3000元。这笔善款是本村贤达人士林关后(化名)捐资扶贫助学的,每年固定捐9万元扶持和名学子完成学业。
“鸿沟乡”奖学基金会的理事们和关心Z组的老同志同心合力,认真办好公益基金会。他们以老黄牛的精神,坚持不懈地为办好基金会默默耕耘,为兴学育才,扶贫济困而无私奉献。十多年来,基金会累计投入扶贫济困资一百多万元。
在开展奖学扶贫活动中,基金会的理事们和关Z组同志连续三年兴起举办义教活动。回乡大学生为即将上高二、高三的盐鸿学子暑假营造了快乐、进取的学习气氛,效果很好,乡间老少无不啧啧称赞。
义教活动都是自发的,时间为7月中下旬12天。他们是以大学生为主导,准大学生为主讲,未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其本着:“激励师弟师妹努力学习,争求上进,促进社会各界关注教育,关心学子健康成长”的宗旨。为达到此目的,他们竟忘掉自己备考的紧张,放弃松一口气的念头,毅然抓紧部署:地点自寻、经费自筹、课程自定、教材自编、制度自订等系列流程。自认制度落实市关键,备课一环是重中之重。在学习活动中,他们充分利用刚刚毕业的高中生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和丰富的备考经验,把这些财富毫不保留地移送给学弟学妹,遂起到思想沟通、经验交流、信息沟通等作用。在开展活动中,也注重穿插体育活动、文娱活动和活动总结,这既丰富了学习生活,又增进了彼此友谊,体验到暑假劳逸结合的情趣。他们这三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在鸿二小学、鸿三小学、鸿四小学进行义教活动,参加学院达670人,鸿沟教育基金会的理事们受其精神所感动,经协商拨款5400元作为打印“胸卡、学习资料、摄影”等基本费用,廖表寸心,还有乡民自掏腰包出资千元作为“防暑降温”之用,也用热心群众赞助100元,有企业老板捐资5000元(这笔钱暂时保存在基金会)。
下乡大学生举办义教活动这种下一代关心下一代,高超的组织能力,高尚的精神,值得乡人的赞颂和弘扬。这种义教活动,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镇教育组的肯定。每屈都有合影留念的照片,展存在鸿沟乡基金会的本史室里。
鸿沟乡奖学基金会的理事们,自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以本村为依托,整合社会资源,发动办企业有成的老板、爱国爱乡的华侨、侨眷捐资助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对常年回乡的海外侨亲和港澳台同胞,不分资力、贡献大小,一律热情接待,都做到热心、诚心、细心地为侨胞们提供周到的服务,每年春节,村党政都组织向海内外侨亲侨胞们寄发贺年卡、慰问信,并上门拜访回乡过节的侨胞,以此加深同胞们的家乡情谊。
鸿沟乡基金会扶贫助学的义举,大大激发学子们努力学习,健康成长,他们纷纷表示学业有成以后,决心报效祖国,报效家乡父老乡亲,为祖国、为家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多做贡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