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河畔
x
粿,按辞书解释,是一种米食。无米之粿,又是什么样子呢?
无米粿,又称水粿、水晶粿。皮是番薯粉做的,馅多用蔬菜杂粮来做。
咸的是大多为韭菜,也有马铃薯、竹笋粒、胡萝卜粒,甜的馅可用芋泥或绿豆瓣。
主料:番薯粉,绿豆,虾米,韭菜(咸馅),或芋泥(甜馅)
1做法:
无米粿的粿皮制法是,先将番薯粉加入等量的清水,搅拌均匀;锅中放入清水(清水的分量应是番薯粉的两倍),放炉上烧至水沸,加入白矾(按1000 克水加入5克白矾的比例),倒入番薯粉,搅拌均匀,成稀饭一样的糊状(应比糊略稠),待其半熟的时候,即端离火位,待其凉后才使用。(如隔一夜后使用,效果更好)
2制作工序:
潮汕人做粿,第一道工序是“煮钢”,“钢”是柔韧的意思。因粿—般都要包馅,皮薄馅多才好吃,但皮薄易弄破,流出馅来。
为使粿皮既薄又不被弄破,外观好看,便必须“煮钢”。先把薯粉研成细末,不留半点硬粒,取其中少许,然后在锅里煮,像煮糊一样,用筷子不停地搅拌,使其成为一锅稀糊汤,再倒在粿桶里,加薯粉揉搓,直至均匀调和,韧性与弹性适中,便像擀饺皮一样,擀出薄薄的一张张来。
3、特色:烹饪简单,营养丰富
韭菜无米粿
蒸熟后要喷点冷水,才不会粘手。再用热油把皮煎脆,沾上辣椒酱吃起来外酥里嫩、咸香
绿豆、芋泥无米粿
潮汕自古人多地少,是个严重的缺粮区。为填饱肚子,潮汕人想尽办法。心灵手巧的潮汕妇女更是花样迭出,“无米粿”便是妇女变幻出来的无米之炊。
无米粿的皮是番薯粉做的。番薯自明代万历年间由福建陈姓人偷偷从菲律宾传入之后,随闽南人入粤,迅速传遍潮汕大地,成为潮人的又一项主食。
番薯吃不完了,便磨粉,薯头可以养猪,薯粉作副食及调料。著名的潮州蚝烙,夏天的“清心丸”甜汤、薯粉糕、无米粿等都以薯粉作原料。
来源:揭阳姐爱潮菜
|